云南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向新向绿推进铅锌产业转型升级
铅锌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云南铅锌产量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云南铅锌产业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全力加快转型升级。
驰宏锌锗年产15万吨锌智能生产系统及应用示范生产线,为国内大型锌电解自动化成套系统首创,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单;永昌铅锌“锌锭”、云铜锌业“锌锭”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一项项成绩的背后,留下的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的铿锵步伐。
依托丰富资源 打造完整产业链
走进云南驰宏新材料厂锌产品作业区,机械臂忙碌而有序地挥动着,偌大的厂房内,五六名工人便可轻松应对。压铸锌合金生产线上,进料、打码、码垛等工作完全由机械臂完成。“过去,这些工序全靠人工完成,生产效率提不上去,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凭借这些灵活的机械臂,生产线每天能高效产出压铸锌合金70吨,创造产值约160万元,在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卓有成效,同时通过人、机、物、料全面互联,实现工厂“无人值守”。
作为全国有色冶炼领域首家也是唯一的无煤无焦绿色工厂,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历经6年攻关,成功研发“二氧化硫还原浸出—赤铁矿法除铁”核心工艺,破解了传统湿法炼锌“三高两低”技术瓶颈,实现渣资源化零废液产生,构建起绿色制造体系,突破了国际上对赤铁矿除铁关键技术和配套装备的封锁,填补中国锌冶炼技术的空白,树立起矿产资源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作为我国重要的铅锌产区,云南铅锌资源储量丰富,资源富集程度高,矿石品位较富,共伴生有益元素多。依托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云南铅锌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始于民国时期的会泽铅锌矿(滇北矿务局保管处矿山厂)为祖国“两弹一星”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并持续做大做强,成长为国内铅锌龙头企业。目前,云南省铅锌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曲靖、怒江、红河、文山、大理等铅锌矿丰富的地区,初步形成了集采矿、选矿、冶金、化工、深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龙头引领带动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沿链聚合、聚链成群。云南省铅锌产业链的崛起,培育和聚集了中国铜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示范引领云南铅锌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作为全国铅锌行业的头部企业、中国铜业下属A股上市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产业链涵盖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化工、精深加工等,拥有国内外25家分、子公司,分布在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卢森堡4个国家和国内8个省(区、市),综合竞争实力位居铅锌行业国内第一、全球第四。
经过多年发展,云南振兴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粗铅原料、铅锌冶炼、电源生产、化肥化工、资源回收等5大生产基地,打造了5大产品品牌,形成了从铅矿开采—铅锌冶炼—铅基合金熔炼—蓄电池制造—废旧蓄电池回收—稀贵金属生产的内部产业循环。
成立于1996年的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集科研、勘查、采矿、选矿、冶炼、贸易于一体,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具备有色金属全产业链,拥有独立贸易和供应链业务平台。
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火法富集—湿法脱杂—分级提取多段耦合集成处理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10余条产业化生产线。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共有规上铅锌企业(含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95户。其中,矿山采选企业38户,矿石处理能力约1000万吨;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44户,铅冶炼产能约97万吨,居全国第四;锌冶炼产能约137万吨,居全国首位;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企业13户。2024年,云南省规上铅锌工业实现产值约550亿元,较上年增长3.8%。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总体来看,云南铅锌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然以原料型企业为主,在加工环节主要是合金、锌粉、镀锌等产品,科技附加值不高,下游应用型企业较少,加之近年来铅锌消费进入低速增长阶段,铅锌新产品开发不足,低成本、高效储能用铅锌材料开发进展缓慢,铅锌下游消费需求结构迎来深度调整,铅锌产业加快产业链延伸和产品结构调整较为迫切。
针对上述情况,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上游龙头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铅锌冶炼企业恶性竞争。要加快铅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统筹谋划布局下游加工产业发展,加大对铅锌下游产品应用场景的研发,鼓励下游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有特色优势的铅锌产业集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徐念沙会长调研湘电集团 电工电器 5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湘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湘电股份董事长张越雷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话题与徐念沙会长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会现场座谈交流会上,张越雷副书记向徐念沙会长一行详细介绍了公司深化改革、产业发展、创新成果、技术优势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湘电集团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节能、高效”装备技术的开发应用,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发力,抢占行业制高点,企业发展企稳向好。徐念沙会长对湘电集团的发展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湘电集团底蕴深厚,多年来为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湘电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发展韧性,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好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做好服务,助力行业健康发展。考察期间,徐念沙会长参观了公司展示馆、湘电动力生产车间、湘电重装装配车间。湘潭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丁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处长丁昌明,长沙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敏,湘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达,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刘海强,湘电股份副总经理贺玉民,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徐念沙会长与湘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张越雷及团队合影(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星邦智能 工程机械 5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宁乡市副市长段志斌、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鑫等参加调研,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党委书记孔朝阳陪同。左起:孔朝阳书记、徐念沙会长、许红霞总经理、段志斌副市长徐念沙会长一行实地考察了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许红霞系统汇报了公司近年来经营发展、创新成果及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徐念沙会长对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及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徐念沙会长与孔朝阳书记等亲切交谈在座谈会现场,徐念沙会长结合行业前沿趋势,针对“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化发展”等议题,从全球化战略布局优化、品牌价值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方向,并强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做好风险提示服务,为星邦智能把握“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发展建议。(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中南智能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中南智能并座谈,副会长李奇等参加。中南智能董事长杨漾博士热情接待并汇报公司情况,长泰机器人董事长高狄、工会主席肖高雄等陪同。徐念沙会长一行考察了公司科技展厅和研发车间,听取了关于公司发展沿革、研发能力、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介绍,观看了公司高端激光装备、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机演示,并饶有兴致地就产品的技术特点、参数指标和应用场景与介绍人员深入交流。徐念沙会长参观中南智能数字化智慧工厂数据屏徐念沙会长对中南智能的创新成果表示赞许,并对公司市场开拓等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他谈到,中南智能要充分发挥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挖掘轻工行业的市场机遇,在拓宽自身业务的同时助力其智能化升级。要加强智能制造产品在终端的拓展,既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产业,也要关注“铺天盖地”的大市场。徐念沙会长与杨漾董事长会谈徐念沙会长一行与中南智能团队合影(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铁建重工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颜琰等参加调研,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陪同调研。徐念沙会长一行考察了位于公司第二产业园区的地下工程装备智能化车间,车间里的巨型掘进机设备将远销海外市场。董事长赵晖向徐念沙会长介绍了企业发展历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情况。徐念沙会长随后参观了原创技术策源地展厅,听取了铁建重工掘进机首台套产品及大型重载主轴承重难点技术突破等介绍,对铁建重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端装备“走出去”等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指导意见。徐念沙会长与赵晖董事长亲切交谈(展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