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食品市场扩容 食品机械企业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宠物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宠物食品领域表现尤为亮眼。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已攀升至2272亿元,预计到2028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将突破3800亿元。随着养宠观念在城乡地区进一步普及,“宠物拟人化”消费趋势凸显,宠物食品因高频消费、刚性需求、量大稳定的特征,成为资本市场和产业界的“蓝海赛道”。这一趋势也为上游食品机械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需求激增,食品机械订单量提升
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直接传导至上游生产设备领域,带动食品机械企业订单增长。一方面,原有宠物食品企业为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启动生产线扩建或升级计划,对混合、挤压、烘干等核心生产设备的采购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新入局的初创企业为快速落地生产,需一次性采购成套生产线设备,进一步放大了市场需求。
从行业反馈来看,近两年来专注于宠物食品设备的机械企业,订单量普遍同比增长30%以上,部分头部企业甚至出现产能饱和、订单排队的情况。例如,江苏、广东等地多家食品机械企业表示,宠物食品生产线相关订单已占企业总订单量的40%左右,成为仅次于传统畜禽饲料设备的第二大业务板块。随着2028年行业规模向3800亿元迈进,食品机械市场的需求空间还将持续释放,为企业业绩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消费升级,驱动食品机械技术创新
宠物食品消费升级趋势,正倒逼上游食品机械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过去,我国宠物食品以低端膨化粮为主,对生产设备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如今,随着消费者对宠物健康关注度提升,高端冻干粮、鲜食、功能粮(如益生菌粮、处方粮)等产品需求快速增长,这类产品对生产工艺的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要求更高,传统设备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为适配新产品生产,食品机械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例如,针对冻干粮生产,企业研发出低温真空冻干设备,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营养成分,满足高端市场需求;针对鲜食生产,开发出无菌灌装、冷链一体化设备,解决了鲜食保质期短、运输难的问题;针对小批量定制化需求,推出柔性生产线设备,可快速切换配方和规格,适配初创企业“小单快反”的生产模式。技术创新不仅帮助食品机械企业打开了高端市场,也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
线上崛起,推动包装机械升级
线上销售已成为宠物食品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一趋势对宠物食品包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动了包装机械的升级迭代。线上运输环节多、周期长,需要包装具备更强的密封性、抗摔性和保鲜性;同时,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包装设计需更精美、便携,且符合环保要求。
对此,食品机械企业针对性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包装设备:一方面,推出全自动真空包装机、防穿刺包装生产线,提升包装密封性和抗损能力,降低运输损耗;另一方面,研发出智能化贴标、喷码设备,支持个性化包装印刷,满足企业差异化营销需求;此外,响应“双碳”政策,开发可降解材料包装生产线,适配环保包装趋势。
宠物食品市场的快速增长,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部分中小机械企业仍存在研发能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难以满足高端化、个性化的生产需求。面对机遇与挑战,食品机械企业需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加大对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设备的投入,紧跟宠物食品产品创新趋势;加强与宠物食品企业的协同合作,深入了解生产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设备解决方案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中国机械联会领导出席聊城市供需对接活动 机械工业 10月1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聊城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城市协同发展大会(聊城)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聊城举办。大会以“链动产业共赢未来”为主题,围绕十二大重点产业链开展对接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等领导受邀出席会议。苏波、侯云春和李春生并做了大会致辞。大会举行了聊城供需对接清单发布及签约项目仪式,500多名各界人士出席大会。会后,徐念沙会长和聊城市分管工业的相关领导就目前地方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痛点,中国机械联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帮助地方诊断、服务,赋能地方发展进行了充分交流。李燕霞总工程师和国际合作部有关同志参会并参加交流。
-
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机械工业 10月16日下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于2004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2届,今年由台方主要承办。此次会议以“智能机械升级与AI深度融合”为主题,汇聚了包括四十余位台湾代表在内的近150位两岸机械工业领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工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本次会议得到了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的大力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秘书长宋晓刚,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庄大立、秘书长许文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牛辉、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专家委主任侯睿、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崔鹤松、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副会长殷和平、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监事长邸敏洁以及中国锻压协会等行业专家,南通市台办主任陈鸣华以及南京市台办等地方台办代表出席此次活动。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大合照徐念沙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形势面临诸多挑战,但大陆机械工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大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为两岸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台湾企业坚定信心,抢抓大陆发展机遇,共享政策红利。他强调,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与AI深度融合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两岸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他同时指出,中国机械联打造了智库、标准、国际合作等多个平台,愿为陆台企业搭建桥梁,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两岸行业交流和企业务实合作,促进两岸机械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徐念沙会长致辞庄大立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连续举办二十余载不曾间断,已成为两岸机械工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两岸机械工业不断进步和融合发展。当下,智慧机械升级与AI深度融合正引领时代潮流,在此背景下,两岸机械工业更应紧密携手、深化合作。他衷心期望与会代表能够借助交流会搭建的优质平台,共同探寻智慧机械与AI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开创两岸机械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庄大立理事长致辞会议延续历年惯例,报告两岸机械工业产业发展情况。中国机械联宋晓刚秘书长和台湾机械公会许文通秘书长就两岸机械工业发展概况、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两岸产业智能化升级与融合发展提出建议。随后,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睿主任就机械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与实践进行分享,希望推动两岸机械工业绿色协同发展,实现减碳共赢。宋晓刚秘书长做大陆机械工业发展报告许文通秘书长做台湾机械工业发展报告在大会的交流环节,两岸机械工业领域的四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做专题演讲。大陆方面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小艳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磨床制造领域的应用探索,宁波海天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胡炳谦博士分享了企业在智能化升级和AI探索方面的经验和思考,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台湾方面上银科技公司总经理张云杰就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发展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华物联网自动化事业群副总经理蔡奇男分享了AIoT驱动场景革新的最新成果,展示了智能装备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两岸行业企业代表进行专题分享会后交流晚宴上,两岸代表热络交流,增进了解,探讨合作。活动期间,台湾代表团还参观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机械工业企业,实地了解了当地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和科技创新成果,为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合作部)
-
关于召开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CRIC2025)的通知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各有关单位: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装备、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得力助手。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机器人整机产品性能质量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应用场景从工业主导到向千行百业加速渗透、多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区域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产业综合实力实现大步跨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智能机器人”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创新平台构建、关键部件研发、应用场景开放、金融人才支持等多要素共同发力,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更是布局智能机器人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于11月10-12日在上海组织召开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会议地点: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2739号)报名咨询:戴应奇13758030699商务合作:朱函18500968033扫码报名参会详见通知正文:(机器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