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脖子”到“中国阀”:纽托克的三级跃迁与国产化突围之路

2025-09-05 09:43    来源:Newtork

  一项项技术突破,一个个重大项目,纽托克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见证着中国高端控制阀领域的自主化崛起……

  近日,盛京金控集团旗下创投公司与纽托克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股权投资协议,标志着纽托克高端控制阀门项目正式落地沈阳铁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金额高达10亿元。

  这一重大项目落地不仅丰富了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也为推动国产控制阀技术升级和产业集群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深耕高端控制阀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纽托克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控制阀与执行机构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多年来,纽托克坚定不移地走 “专精特新”道路,立足“产学研用”发展模式,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化。

  公司先后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TSA1)、CE认证、API6D认证、API607防火认证、功能安全认证(SIL3)、ISO15848-1低泄漏认证等多项国际资质证书,为产品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国产替代成效显著

  纽托克专注于严苛工况下高端控制阀的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某些国产替代产品领域实现了国内首台套的突破,具备重要的国产化替代意义。

  2024年5月,纽托克凭借 《离心压缩机用防喘振调节阀国产化》项目荣获2024年度石油石化装备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优秀创新成果”奖。

  防喘振调节阀作为压缩机组关键配套设备,在压缩机的启动并网、性能调节、抑制喘振等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是确保压缩机安全、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设备。

  长期以来,这一市场被外企所主导,导致成本高昂且供货周期冗长,成为我国工业领域的一项技术瓶颈。纽托克研制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调节阀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既打破了国外垄断,又带动了控制阀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

  此外,公司还推出了储气库高压金属硬密封切断阀、轴流式止回阀等一系列极具市场竞争力和认可度的新产品,始终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025年1月,纽托克又成功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无碰撞轴流式止回阀组合式阀瓣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专利,进一步提升了流体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沈阳数字智造基地:打造高端控制阀国产化重要基地

  纽托克高端控制阀"数字智造"产业基地项目已于去年年底在沈阳启动。该项目紧密契合中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方向,深度融合“工业4.0”发展理念。项目共分两期建设,规划三大核心板块:

  绿色示范生产基地: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从产品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高端控制阀产业技术研究院及测评中心:专注于严苛工况阀门的研发,致力于推动材料科学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度融合;

  综合配套区:全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体系,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与企业入驻。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20亿元,成为东北地区首个覆盖研发、测试、生产全链条的高端控制阀产业基地。本次签约的一期项目资金为4亿元,规划建设智能化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

  同时,该项目还将带动2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围绕沈鼓集团等产业龙头企业,推动形成“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助力沈阳打造高端控制阀国产化的重要基地。

  政策认可与行业荣誉

  2023年7月,纽托克荣获上海市奉贤区“四新”经济示范企业荣誉称号。“四新”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内核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型经济形态。

  同年8月,纽托克荣获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这一荣誉的获得,标志着纽托克在控制阀行业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未来展望:从中国领先到全球竞争

  纽托克不仅在国内市场稳步发展,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为全球流体控制领域提供更优质、更智能、更高效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沈阳数字智造基地的投产,纽托克将通过数字化赋能,不仅提升产品附加值,更将推动沈阳高端控制阀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话语权。

  基地计划与欧盟、东盟等国际市场建立紧密技术合作,通过“纽托克智造”方案,输出中国技术,建立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国装备制造业从“跟跑”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纽托克的发展之路,是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也是“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的典型代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纽托克正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责编:hey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