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耿晋军在泰达汽车论坛开幕大会上发言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联合协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本届论坛以“风雨同舟二十载 携手并肩向未来”为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8月31日“开幕大会:壮阔二十,共赴新质生产力涌动下的产业未来”中,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耿晋军发言。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 耿晋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参加本次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运输服务关系国计民生、关联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物流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撑,也是汽车等载运工具装备的重要应用场景。
刚才辛副部长在演讲中提到,汽车产业具有经济发展压舱石的作用,安董事长在致辞中介绍,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已经达到87.8万辆,在历史上首次超过燃油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本次论坛的一项重要议题,我结合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工作,给与会各位同志汇报两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个方面,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近年来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部署,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
一是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依托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等示范创建项目,指导各地在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等领域,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总量55.7万辆,占比81.9%,新能源巡游出租车总量41.7万辆,占比30.7%,77个示范工程创建城市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总量超过53万辆。规范新能源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已发布44批,并面向行业发布了2200余个新能源道路运输车型。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实施城市公交车辆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以及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和新购置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补贴工作,指导各地用好、用足支持政策,鼓励引导动员广大道路货运经营者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主动报废更新老旧货车和公共汽电车,进一步强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二是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布局。我部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的通知》《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公路沿线、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站场和公共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建设,同时将推动服务区充电桩建设作为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电的短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累计建成2.72万台充电桩,并基本实现服务区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抓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宣贯落实,以及九部门《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民生实事的办理。今年年内,高速公路服务区计划再新增3000个充电桩,5000个充电停车位,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
三是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我部先后制定发布《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电动营运货车选型技术要求》《纯电动城市客车通用技术条件》等技术标准。同时加快研究建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标准体系,发布《纯电动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等标准,开展《动力蓄电池维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营运纯电动汽车换电服务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的制定,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和使用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作业安全要求》、《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重点标准的制定工作,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氢气道路运输等能力和水平,切实支撑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四是开展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依托于交通强国试点,指导北京、四川等地开展固定线路氢能源汽车推广试点,指导国电投、中国能建等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厂区园区特定场景下氢能源汽车的推广实践。截至目前,我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近2万辆,建成加氢站400座,新能源商用车保有量及加氢站数量目前居世界首位。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交通强国试点,在固定线路和特定场景继续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梳理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试点推广,更好助力我国氢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第二个方面,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需高度关注的若干问题
在看到新能源汽车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急需引起高度关注。所以,借大会的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需要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推广节奏上,个别城市存在盲目跟风倾向。以氢能源汽车为例,近年来我国氢能源汽车取得很大的技术进步,在应用推广上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我国氢能源汽车技术,比如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成熟度还有一定的欠缺,车辆的经济性、耐久性、可靠性与传统燃油车、纯电动汽车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同时存在购置成本高、燃料成本高、加氢不方便等问题。所以氢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应当合理把握力度和节奏、量力而行、有序推进。有的城市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购入氢燃料电池汽车,购入后缺乏系统的工作统筹,无法保障这些车辆高效、稳定运营。还有的城市因为车辆无法加氢导致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这些都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利于氢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应当按照“落实氢源、明确场景、确保安全、因地制宜、适度补贴、有序推进”的原则,统筹考虑本地区的产业基础,以及配套设施、市场需求、资金保障等因素,有序、稳妥开展。
二是在保险服务上,新能源汽车保费普遍偏高。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营运车辆的保费总体偏高,特别是新能源营运车辆保费问题突出。一些地区的新能源出租车汽车、网约车,给司里反馈出现无法投保的情况,这些都是营运车辆,不能投保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个问题与新能源车辆多为一体化设计、维修成本相对较高有直接的关系,也反映出我国新能源车的车险市场在产品设计、服务供给、费率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我们期待,保险界可以针对性地增加新能源车险的产品供给,推动更多符合新能源汽车运行特点的保险产品,在不增加企业、车主负担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拓展车辆保险的保障范围,提升车险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在车辆维修上,用户“痛点”依然存在。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产业链条尚未全面打通,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和新能源车企破产后遗留的售后服务问题、主机厂维修技术的垄断问题、维修贵等问题亟待解决。部分新能源车企出于利益保护的需要,仅允许自营、授权的汽车维修企业对车辆进行维修,而且维修作业时对零部件只换不修,甚至部分车企利用“三包”政策,禁止车主在非授权的维修企业进行常规的维修保养,否则的话,对电池不再进行“三包”。这些都导致消费者的维修成本大幅度上升,也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深化推广应用。
借今天论坛的机会,我们也呼吁,一是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主机厂加大技术的研发力度,持续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二是主机厂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通过其自营和授权网络向社会销售三电系统配件,打通配件的流通渠道;非授权维修企业加强三电系统的维修能力建设,加大维修服务的供给力度。三是主机厂和新能源汽车进口企业严格落实《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按照规定及时公开新能源车辆的维修信息,打破维修的信息垄断。四是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从制度层面做好破产退出企业车辆的售后、维修和保障工作,更好保障城市公交企业、车主等合法权益。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年是泰达汽车论坛创办二十年,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衷心希望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展示发展成果,分享经验做法,共商创新举措,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厚植新优势。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徐念沙会长调研湘电集团 电工电器 5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湘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湘电股份董事长张越雷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话题与徐念沙会长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会现场座谈交流会上,张越雷副书记向徐念沙会长一行详细介绍了公司深化改革、产业发展、创新成果、技术优势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湘电集团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节能、高效”装备技术的开发应用,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发力,抢占行业制高点,企业发展企稳向好。徐念沙会长对湘电集团的发展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湘电集团底蕴深厚,多年来为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湘电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发展韧性,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好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做好服务,助力行业健康发展。考察期间,徐念沙会长参观了公司展示馆、湘电动力生产车间、湘电重装装配车间。湘潭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丁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处长丁昌明,长沙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敏,湘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达,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刘海强,湘电股份副总经理贺玉民,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徐念沙会长与湘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张越雷及团队合影(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星邦智能 工程机械 5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宁乡市副市长段志斌、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鑫等参加调研,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党委书记孔朝阳陪同。左起:孔朝阳书记、徐念沙会长、许红霞总经理、段志斌副市长徐念沙会长一行实地考察了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许红霞系统汇报了公司近年来经营发展、创新成果及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徐念沙会长对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及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徐念沙会长与孔朝阳书记等亲切交谈在座谈会现场,徐念沙会长结合行业前沿趋势,针对“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化发展”等议题,从全球化战略布局优化、品牌价值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方向,并强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做好风险提示服务,为星邦智能把握“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发展建议。(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中南智能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中南智能并座谈,副会长李奇等参加。中南智能董事长杨漾博士热情接待并汇报公司情况,长泰机器人董事长高狄、工会主席肖高雄等陪同。徐念沙会长一行考察了公司科技展厅和研发车间,听取了关于公司发展沿革、研发能力、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介绍,观看了公司高端激光装备、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机演示,并饶有兴致地就产品的技术特点、参数指标和应用场景与介绍人员深入交流。徐念沙会长参观中南智能数字化智慧工厂数据屏徐念沙会长对中南智能的创新成果表示赞许,并对公司市场开拓等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他谈到,中南智能要充分发挥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挖掘轻工行业的市场机遇,在拓宽自身业务的同时助力其智能化升级。要加强智能制造产品在终端的拓展,既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产业,也要关注“铺天盖地”的大市场。徐念沙会长与杨漾董事长会谈徐念沙会长一行与中南智能团队合影(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铁建重工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颜琰等参加调研,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陪同调研。徐念沙会长一行考察了位于公司第二产业园区的地下工程装备智能化车间,车间里的巨型掘进机设备将远销海外市场。董事长赵晖向徐念沙会长介绍了企业发展历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情况。徐念沙会长随后参观了原创技术策源地展厅,听取了铁建重工掘进机首台套产品及大型重载主轴承重难点技术突破等介绍,对铁建重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端装备“走出去”等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指导意见。徐念沙会长与赵晖董事长亲切交谈(展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