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3年9月1-3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以“高质量·新未来”为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2日“开幕大会:引领中国汽车产业新征程”中,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发言。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高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第十九届泰达汽车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向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运输服务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物流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撑,也是汽车等载运工具装备的重要应用领域。围绕推进运输服务的绿色低碳转型,我想和大家交流汇报四方面的情况。
一、加快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式联运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大力推动‘公转铁、公转水’”“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对多式联运重点区域的运输结构调整及技术装备的升级等重点任务做出部署安排。交通运输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全国的铁路货运量较2020年增加4.32亿吨,增长9.5%。全国水路货运量较2020年增加9.38亿吨,增长12.3%。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煤炭的比例达到92.3%。围绕聚焦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服务规则的“软联通”等关键问题,加快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提供综合运输的基础设施支撑。二是着力提升铁路、水运的运输占比。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货类,推进铁路干线的瓶颈路段扩能改造,加快重点水运通道的建设,持续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和“公转水”。三是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和“一箱制”的发展。深化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强铁路、港口、船公司等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培育骨干多式联运经营人,推广应用标准化的多式联运电子运单,引导建立一体化运输服务模式。四是持续推进多式联运相关装备的标准化和智能化,着力解决多式联运的倒装、换装等问题,发展集装箱运输“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的“一箱制”服务模式。
二、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鼓励引导绿色出行,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客运体系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强调“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治堵的治本之策”“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指导各地优化提升公交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出行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70.32万辆,运行线路7.8万条,线路长度166.45万公里,全国公交专用道长度1.99万公里。2022年,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完成运营里程291.6亿公里,客运量353.37亿人次。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运营里程9744公里。2022年全年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193.1亿人次,预计今年可以达到300亿人次。
围绕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出台,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从规划、资金、用地、路权、装备等方面,切实保障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导各地通过科学分析研判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出行需求和交通特点,选择适合本地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发展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服务,推广应用适应本地居民出行需求的小型化的公交车辆,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水平,不断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三是持续推进城市公交健康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性文件,支持新能源公交充换电的设施建设,鼓励对新能源公交充电给予优惠。四是持续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深化绿色出行创建行动,营造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良好氛围。
三、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促进运输装备技术升级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通过示范创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指导各地在运输服务领域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截止到2022年年底,全国新能源公交车辆54.26万辆,占比达到了77.2%。新能源巡游出租车总量将近30万辆,占比已经达到了22%。创建城市绿色配送的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保有量目前已经超过了41万辆。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国家公交都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等示范工程,促进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配送车辆推广应用。会同相关部门优化新能源配送车辆的通行环境,确保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新增或者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车辆的比例不低于80%。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城市公交行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换电成本高、检测不便利、电池产品不一致等问题。针对当前大量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集中濒临退役的突出问题,我们也呼吁:尽快建立健全完善动力电池的性能检测、换装电池安全性检测评估和技术服务体系,尽可能地为运输企业提供上门服务,避免车辆长途返厂检测,降低检测成本。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新能源车辆的技术创新力度,持续提高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推进动力电池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丰富小型化新能源公交车的产品,降低车辆购置和换电的成本,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和吸引力。推动营运车辆生产使用、供需两端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四、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积极稳妥地引导自动驾驶技术进入运输服务领域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成为各国汽车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目前,我国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应该说发展非常迅速,正在从道路开放环境的测试,逐步地进入商业运营领域。这为社会公众出行提供了更具科技感和未来感的运输服务选择。同时,也为出行安全和运输安全的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要求,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和安全审慎的原则,就不同水平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序进入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货运物流等运输服务领域从事经营性活动,做出建设性、规范性指引。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和社会各界以及有关方面加强沟通交流,秉持安全第一、包容审慎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在运输服务领域的示范应用。
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副总工程师温顺如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重大装备项目办公室)主任杨铁成主持。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宋志明做题为《科技向新,产业向兴加快推动机械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工作报告。宋志明副会长总结了近两年来,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政策下行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下一步行业科技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能效;三是加强原创引领,推进高端装备突破;四是加速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深度转型;五是提升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工作体系。宋志明副会长做科技工作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机械联副会长陈学东院士作题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与未来五年重大科技突破方向”专题报告,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徐洪海会长作题为“AI+制造——打造智能制造的升级版”专题报告,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沈峰总工程师作题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交通的新基建与发展新引擎”专题报告,佛山大学教授、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张伟院长作题为“绿色低碳再制造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专题报告。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特邀行业专家、中国机械联智能制造分会代表、中国机械联绿色制造分会代表、机械工业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代表等出席了会议。(科技工作部)
- 
                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在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8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在京组织召开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专家委专务委员于清笈、杨学桐,副秘书长夏闻迪,工作总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22家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上,佘伟珍总经济师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四家协会代表作了重点发言,介绍了地方行业发展情况与协会工作亮点,其他地方协会代表交流了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徐念沙会长在听取到会各个地方协会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好“十四五”的成果经验,推动“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建设和执行,主要目的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中国机械联的“四个服务”不仅是为行业服务,也为各个地方协会服务,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推动落实,同时希望中国机械联的各方面工作都能得到地方协会的支持。徐念沙表示,中国机械联积极践行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四个服务”的办会宗旨,着力建设专家智库、数据信息、会员服务、科技创新、质量建设、标准工作等十多个业务平台,希望与地方协会做好资源与服务、产品与渠道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并就下一步深化合作提出了强化战略协同,畅通信息渠道,对接优势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密切日常联络等五方面建议。(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联会领导会见广西机械联会长一行 机械工业 10月2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在工作总部会见了广西机械联徐飞云会长一行。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会员工作部、行业发展部、科技工作部等部门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见。徐念沙会长对徐飞云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广西机械联第三届会员大会及理事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广西机械联多年来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徐飞云会长详细介绍了广西机械工业的整体情况,表达了希望继续得到中国机械联的大力支持,在中国—东盟高端装备职业教育联盟、机械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加强合作。徐会长表示中国机械联和广西机械联是一家,对于广西机械联提出的需求,中国机械联将认真研究给予大力支持。目前,中国机械联正在研究开发一批服务行业和地方产业的产品,将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希望广西机械联共同参与,协助收集产业需求,宣传产品特点优势,共同服务好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随行的还有广西机械联原会长覃彦瑞、副会长兼秘书长霍力。(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薛一平,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王侠、张立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并作会长述职徐念沙会长向五届七次理事会报告了工作。他指出,本次理事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冲刺机械工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深化行业协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2025年以来,中国机械联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按照五届六次理事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进步、助力会员发展中展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在党的建设方面,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明党的纪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顺利完成党委换届;纵深推进廉政建设,净化政治生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实对口帮扶。在秘书处建设方面,健全制度体系,提升运行效能,优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紧紧围绕“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职能定位,搭建平台、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徐念沙强调,下一步,中国机械联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四五”时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时期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好中社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严明纪律规矩,健全制度机制;二是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章程》规定,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的意见》,持续推进中国机械联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能效,推进中国机械联专家、数据、会员、科技、质量、标准、国际、人才、法律、文化、机器人等十一个平台建设,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新引擎”。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会长述职报告、法定代表人述职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理事调整的议案、负责人调整的议案、聘任副秘书长的议案。党委常委、副会长、法定代表人罗俊杰作述职报告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作财务工作报告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宣读中国机械联理事调整的议案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宣读中国机械联负责人调整的议案副会长宋志明宣读聘任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的议案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议专题报告环节中,罗俊杰详细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柴海涛为与会企业解读关税战与企业出海的应对策略。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理事候选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特邀代表,以及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会会议代表,机械行业专家、地方协会代表,中国机械联(总部)部门负责人等列席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