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领规模质量双提升 L2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超30%
“上半年,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上也取得突破。”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9月16日开幕的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介绍称。
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现场 郭跃/摄
大会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中国积极探索“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车路云融合发展思路,发挥政策法规引领作用,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规模质量双提升。作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坚持多措并举,在技术标准创新、测试示范试点、政策法规完善等方面协同发力,努力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未来,工信部还将从四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一是推进标准研制和准入管理,二是优化测试示范应用环境,三是强化网联基础设施,四是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对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工信部和国标委组织下,形成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
在建设思路方面,新体系面向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发展思路,兼顾企业产品研发和政府行业管理需要,统筹国内、国际标准法规制定协调;在技术架构方面,考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深度融合和跨领域协同的发展特点,形成“三横两纵”核心技术架构;在建设目标方面,提出了2025年、2030年两个阶段的标准体系建设具体规划。新版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分别规定了标准体系的基本分类、标准内容范围和技术等级、技术逻辑分类,共137个标准项目。在实施保障方面,按照标准化特有的逻辑和路径科学推进,注重产业基础,加强标准验证,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多层次标准协同联动作用,为筑牢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底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专家张永伟同样认为,完善制度体系已经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他建议,我国现行汽车法律法规还需根据智能网联汽车特点进行创新,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进度,统筹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进行专项司法解释;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统筹管理机构,明确各部委及标委会协同机制,通过“上层文件指导、中层机构协调、下层企业支持”的模式推进标准制定;加快制定数据安全及分类分级、软件在线升级、预期功能安全及测试等方面的标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向更复杂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充分验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全面性,坚持应用为主导,逐步拓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边界,培育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杀手级”应用。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ITS中心副主任宋向辉则指出,如何设计有价值、有体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场景,如何平衡安全成本与产业发展利益,是智慧公路与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工程落地面临的问题。智慧公路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要从交通运输的本质和使命出发,以让交通运输系统更加安全、高效、绿色为目标,提升使用者的出行体验,为管理者创造价值。同时智慧公路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集技术、产业、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等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国情,统筹谋划。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实现规模、技术双突破,也离不开市场需求的助推。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分析,“‘95后’消费者正在成长为购车主力人群,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一起长大的,对自动驾驶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同时,当下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智能化升级,为汽车智能化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此外,电动车更容易实现智能化,因此当下新能源市场的强劲扩张也对智能化形成促进。”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还提出,“数据是让汽车实现智能化的关键,而中国很早就认识到数据的重要作用,当今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数据联通已经让汽车实现智能互联成为可能,这些城市数据中心造就了中国城市超越其他城市的全球竞争优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徐念沙会长调研湘电集团 电工电器 5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湘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湘电股份董事长张越雷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话题与徐念沙会长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会现场座谈交流会上,张越雷副书记向徐念沙会长一行详细介绍了公司深化改革、产业发展、创新成果、技术优势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湘电集团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节能、高效”装备技术的开发应用,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发力,抢占行业制高点,企业发展企稳向好。徐念沙会长对湘电集团的发展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湘电集团底蕴深厚,多年来为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湘电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发展韧性,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好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做好服务,助力行业健康发展。考察期间,徐念沙会长参观了公司展示馆、湘电动力生产车间、湘电重装装配车间。湘潭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丁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处长丁昌明,长沙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敏,湘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达,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刘海强,湘电股份副总经理贺玉民,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徐念沙会长与湘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张越雷及团队合影(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星邦智能 工程机械 5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宁乡市副市长段志斌、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鑫等参加调研,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党委书记孔朝阳陪同。左起:孔朝阳书记、徐念沙会长、许红霞总经理、段志斌副市长徐念沙会长一行实地考察了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许红霞系统汇报了公司近年来经营发展、创新成果及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徐念沙会长对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及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徐念沙会长与孔朝阳书记等亲切交谈在座谈会现场,徐念沙会长结合行业前沿趋势,针对“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化发展”等议题,从全球化战略布局优化、品牌价值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方向,并强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做好风险提示服务,为星邦智能把握“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发展建议。(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中南智能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中南智能并座谈,副会长李奇等参加。中南智能董事长杨漾博士热情接待并汇报公司情况,长泰机器人董事长高狄、工会主席肖高雄等陪同。徐念沙会长一行考察了公司科技展厅和研发车间,听取了关于公司发展沿革、研发能力、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介绍,观看了公司高端激光装备、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机演示,并饶有兴致地就产品的技术特点、参数指标和应用场景与介绍人员深入交流。徐念沙会长参观中南智能数字化智慧工厂数据屏徐念沙会长对中南智能的创新成果表示赞许,并对公司市场开拓等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他谈到,中南智能要充分发挥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挖掘轻工行业的市场机遇,在拓宽自身业务的同时助力其智能化升级。要加强智能制造产品在终端的拓展,既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产业,也要关注“铺天盖地”的大市场。徐念沙会长与杨漾董事长会谈徐念沙会长一行与中南智能团队合影(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铁建重工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颜琰等参加调研,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陪同调研。徐念沙会长一行考察了位于公司第二产业园区的地下工程装备智能化车间,车间里的巨型掘进机设备将远销海外市场。董事长赵晖向徐念沙会长介绍了企业发展历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情况。徐念沙会长随后参观了原创技术策源地展厅,听取了铁建重工掘进机首台套产品及大型重载主轴承重难点技术突破等介绍,对铁建重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端装备“走出去”等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指导意见。徐念沙会长与赵晖董事长亲切交谈(展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