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超3200亿元 战新产业投资激增70%——甘肃国资国企一季度“成绩单”亮眼
在甘肃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进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以“领头雁”之姿引领前行方向,凭借“压舱石”般的稳固力量筑牢发展根基。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国资国企紧紧围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这一核心,在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多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成功交出一份令人瞩目的“开门红”成绩单。数据显示,省属企业实现增加值(劳动生产总值)213.38亿元,工业总产值1561.6亿元,营业收入3215.15亿元,利润总额50.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25.3%、14.01%、0.25%,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为全省稳增长的大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稳增长促运行:精准施策激活发展动能
今年,甘肃省国资委依据“保8争9”的工业总产值目标,精心构建起“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将年度目标细化分解至季度、月度,切实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针对资源类企业的特性,甘肃省国资委实施“原材料保障—生产排产—市场营销”全流程的精准调度。金川集团、白银集团、酒钢集团的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分别实现37.2%、38.9%、7.5%的增长,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核心动力。在装备制造领域,兰石集团以市场为导向,打出“增品种、拓市场、抢订单”的组合拳,一季度新增订货额达29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核能装备订单增幅更是高达68.44%,充分展现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蓬勃活力。
项目建设是稳投资的重中之重。甘肃省国资委及省属企业加强重点项目调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一季度,甘肃省属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8.58亿元,同比增长19.14%,其中产业类项目投资102.81亿元,同比增长13.33%。续建项目全面复工,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36.25%。
在提质增效的攻坚战中,省属企业通过减级增效、优员增效、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措施,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79%,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8.51%。金川集团、公交建集团等10户省属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
强创新推转型:双向发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甘肃国资国企以“强科技”行动为重要抓手,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战新产业培育两方面同时发力,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一季度,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23.15亿元,同比增长10.82%,研发强度达到2.88%,带动新产品产值增长20.48%,实现“三新”收入188.22亿元。
金川集团成功研发出6微米高抗拉、高延伸的超薄锂电铜箔添加剂配方;酒钢集团成功攻克镍基合金加工过程中超薄板坯扣翘头等关键难题,其中625镍基合金首次成功应用于第四代核电项目;白银集团牵头组建的“甘肃省铜铅锌资源高值高效利用创新联合体”获得省科技厅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备案。这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充分彰显出“甘肃智造”的强大实力。
在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方面,一季度省属企业完成“三化”改造项目投资39.66亿元、同比增长18.94%。金川集团实施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等“三化”改造项目25个,酒钢集团实施烧结机工艺装备等“三化”改造项目19个,白银集团实施铅锌电解老系统装备升级等“三化”改造项目12个,有力推动了产业智能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在战新产业领域,同样成果丰硕,一季度省属企业完成战新产业投资16.14亿元、同比增长70.81%,实现战新产业营收231.16亿元、同比增长59.95%。电气集团开关电源、科技集团PVC 用引发剂等实现国产化替代,在核电、航天、军工等高端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14户省属“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截至3月底,省属企业近年签约的115个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达到86.96%,累计完成投资479.71亿元。央地融合发展持续深化,近年签约的396个项目已开工377个,累计完成投资4325.56亿元,160个项目建成投产,其中2025年完成投资253.66亿元,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深化改革提质效:决胜之年彰显国企担当
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甘肃国资国企主动担当作为的生动体现,更是甘肃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
“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围绕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目标要求,全省国资国企将全面对标对表,改进工作方法,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甘肃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甘肃省国资委紧盯进度,全面梳理改革任务,指导完善企业、市州台账,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对进度滞后的企业和市州加强督导、细化措施,推动改革全面覆盖、量质齐升;补短板,针对企业治理能力弱、经营质效不高、党建融合不足等问题,分别开展现代公司治理示范创建、对标一流管理提升、国企党建会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回头看”等行动,推动企业规范运营、提质增效,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锻长板,开展“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活动,学习借鉴典型案例,复制推广企业好经验好做法,固化协同创新、协同监督等有效举措,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事实上,甘肃国资国企一季度的亮眼“成绩单”,既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阶段性成效的集中展现,更是全省国资国企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在央地协同发展的深度推进与产业链式延伸的持续发力下,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机制愈发稳健成熟,国企改革红利正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加速转化为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实在在的核心竞争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关于举办“2025中国(山西)智能装备博览会”的通知 机械工业 各相关专业协会、地方协会、企业及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方向,促进数字化转型,助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和经纬达(山西)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5中国(山西)智能装备博览会”定于2025年9月19日-21日在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有关内容通知如下:(展览工作部)
-
2025年机械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规则培训在长沙成功举办 机械工业 2025年4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主办的“机械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规则培训”在长沙市举办。本次培训是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具体措施,有助于行业理解标准政策导向,掌握立项规则,提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材料编写质量。中国机械联标准工作部副主任胡珈铭致辞。中国机械联副总工程师谭湘宁、北京标准化协会理事长强毅、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秘书长王世刚以及中国机械联标准工作部主管王墨洋,分别围绕机械工业领域标准化政策背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规则和答辩要点,以及标准立项流程与要求进行了讲解和案例分析,并与培训学员进行交流答疑。来自机械工业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单位的65名代表参加了培训。▲全体参会人员合影(标准工作部)
-
关于征集2024年机械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典型案例的通知 机械工业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强化产业基础再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决定开展年度机械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典型案例征集工作。通过总结和推广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促进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机械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征集的成果经过遴选后,将形成典型案例集,在行业科技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予以发布和宣传推广,并报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附件:机械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典型案例申报书(科技工作部)
-
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的通知 机械工业 机培函〔2025〕8号有关机械行业企业、院校: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25〕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2025年9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组建机械行业代表队参加部分世赛选拔项目。为做好机械行业代表队的选拔工作,经研究,决定结合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以下简称机械行业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项目数控车、数控铣、工业机械、CAD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增材制造、工业4.0、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制冷与空调、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等13个世赛选拔项目。二、比赛时间和地点(一)比赛时间:2025年5月至6月,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二)比赛地点:各项目承办单位所在地(详见附件1)。三、参赛对象及要求(一)参赛选手身份不限,机械行业企业职工和各类院校(本科、高职、中职、技工院校等)师生,均可报名。要求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相应的技能水平;参赛队可跨单位组队。(二)比赛项目中机电一体化、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4.0为双人赛项,其他项目为单人赛项。(三)比赛项目中数控车、数控铣、工业机械、CAD机械设计、自主移动机器人、电子技术、制冷与空调,要求选手为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机电一体化、光电技术、工业4.0、机器人系统集成、增材制造、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要求选手为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四)已从各省(市、自治区)选拔赛出线,获得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总决赛参赛资格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集中考核排名前3名(团队项目前2名)的适龄选手不得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五)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后获得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总决赛参赛资格的选手,不得参与本省(市、自治区)选拔赛,且无特殊原因不得放弃机械行业代表队参赛资格,否则取消选手、教练和单位的一切奖励,并取消参加下一届机械行业选拔赛的参赛资格。四、奖项设置(一)各比赛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前5名为一等奖,6—10名为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各比赛项目获奖选手比例控制在参赛选手的60%以内,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二)根据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世赛选拔项目规定名额,择优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三)获得一等奖参赛选手的教练(限1名),由主办方颁发“优秀教练”荣誉证书。(四)对在大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合作企业和个人,授予“突出贡献单位”“优秀合作企业”和“优秀工作者”称号。五、报名工作(一)报名时间2025年5月6日至15日17:00。(二)报名方式1.以企业、院校为单位,自愿参赛,每个独立法人单位每个项目限报1支参赛队。2.各单位严格审核选手资格,统一组织并登录“机械工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注册(https://www.jxcjrc.com,每个法人单位只能注册一个账号)。3.注册后通过系统(https://www.jxcjrc.com/org-manage)提交报名信息,报名单位须由专人负责网上报名录入工作,报名操作步骤详见附件2。4.网上报名完毕后,请于5月15日前,从系统下载选手报名表及报名汇总表,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将报名资料打包发送至对应项目承办单位报名指定邮箱。报名负责单位复核汇总后,提交主办单位备案。六、技术说明与培训(一)竞赛规程、样题将于赛前15天左右公布。(二)鉴于各参赛队对竞赛规程、竞赛要求及竞赛平台的熟悉程度存在差异,为提高竞赛质量,满足参赛队要求,根据报名情况,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将于赛前组织各项目技术说明会和技术培训,具体事项另行通知。七、联系方式(一)主办单位单位名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联系人:陈建学、曹怀明、刘加勇联系电话:010-63519817、13811383411(陈)、13520922063(曹)、13240497018(刘)(二)竞赛承办单位各项目承办单位信息详见附件1。(三)报名系统技术支持单位单位名称:机械工业信息中心联系人:白金鹏联系电话:010-68510153、18310661836(四)竞赛信息发布大赛动态及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机械工业教育网(网址:www.cmedc.com)和微信公众号(机械教育)。附件:1.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承办单位信息表2.机械工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平台竞赛报名操作指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