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厂机器人需求十年翻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

2025-09-30 08:03    来源:中国机械联

  编者按:

  2025年9月25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54.2万台,较十年前增长超过两倍。中国以54%遥遥领先的占比稳居2024年全球最大市场,最新数据显示销量达29.5万台,创年度新高。中国本土厂商首次在本国市场实现对外资品牌的超越,国内市场占有率从十年前的28%跃升至57%。

  法兰克福,2025年9月25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54.2万台,较十年前增长超过两倍。年度销量连续第四年突破50万台。2024年亚洲地区占全球销量的74%,欧洲占16%,美洲占9%。

  2014年至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销量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隆之表示:“2024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位居历史第二高位,仅比两年前创下的历史峰值低2%。随着众多产业加速向数字化与自动化时代转型,工业机器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在役总量达466.4万台,同比增长9%。”

  亚洲、欧洲与美洲市场概览

  中国以54%遥遥领先的占比稳居2024年全球最大市场,最新数据显示销量达29.5万台,创年度新高。中国本土厂商首次在本国市场实现对外资品牌的超越,国内市场占有率从十年前的28%跃升至57%。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在役总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而机器人行业在中国持续开拓新市场,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仍会保持增长态势。2028年之前,中国制造业仍存在巨大潜力,可实现年均10%的增长。

  日本以4.45万台销量维持全球第二大市场地位,同比略降4%。在役存量增长3%至45.05万台。2025年需求将恢复低个位数增长,未来数年增速将提升至中个位数水平。

  韩国2024年的销量为3.06万台,同比下降3%,自2019年以来,韩国年销量维持3.1万台左右水平,成为继美国、日本、中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机器人市场。

  印度以9,100台销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其中汽车制造业以45%的市场份额成为主要驱动力,印度在全球销量排名中位列第六,较往年上升一位,紧随德国。

  欧洲

  欧洲工业机器人销量2024年下降8%至8.5万台,仍为历史次高记录。欧盟占比80%(6.78万台),近岸外包趋势持续推动需求。2019-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

  德国以26,982台销量位居欧洲最大市场及全球第五大市场,同比下降5%。这是继2023年创纪录年份后的第二高年度表现,占欧洲年度总销量的32%。意大利以8,783台同比下降16%,位居欧洲第二,西班牙(5,100台)凭借汽车产业强劲需求位居欧洲第三,法国(4,900台)同比下滑24%,位列第四。

  英国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下降35%至2,500台。2023年创纪录的3,800台为一次性峰值,主要受"超级折旧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刺激,该政策自2023年第一季度结束后需求即回落。过去十年呈现周期性波动,2024年全球排名下滑至第19位。

  美洲

  美洲地区连续四年销量突破5万台,2024年达50,100台,同比2023年下降10%。

  美国作为美洲最大的区域市场,在2024年占美洲销量的68%。机器人销量同比下降9%至34,200台。美国主要从日本和欧洲进口机器人,本土供应商较少。然而,美国拥有众多本土机器人系统集成商,致力于提供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

  墨西哥2024年销量5,600台,同比下降4%,其中汽车产业以63%的装机量占比保持主导地位。

  加拿大销量为3,800台,同比下降12%。加拿大销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投资周期。汽车业在2024年安装量占比为47%。

  行业展望

  经合组织(OECD)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在2.9%至3.0%区间,2026年将在2.9%至3.1%区间。然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东欧与中东地区的暴力冲突以及贸易干扰,正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机器人行业虽无法避免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但预计整体仍将保持长期增长的趋势。尽管区域趋势差异显著,全球整体发展轨迹仍保持积极态势。预计2025年全球机器人销量将增长6%至57.5万台,2028年将突破70万台大关。

(机器人分会)






(责编:yangbo)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