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轴承小镇的“智造”先锋:华工轴承的成长启示

2025-04-14 14:12    来源:华工轴承

  在聊城临清市烟店镇,一个以轴承产业闻名的小镇,民营经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鲁西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这里的轴承产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零散经营到规模化、智能化生产,逐步成为全国产业链最完善的集聚区之一。山东华工轴承有限公司便是这片热土上的一颗耀眼明星。

  从无到有:三台机器起步的创业之路

  1998年,年仅十几岁的张保中开始接触轴承行业。当时,烟店镇的轴承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张保中靠着父亲的拖拉机和手工组装的轴承套圈,在集市上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几年后,他开设了镇上第一家轴承商店,代理知名品牌产品,为后来建厂积累了经验和资金。

  2008年,张保中与朋友合作购置了几台旧设备,正式成立了华工轴承厂。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公司从最初的作坊式生产发展为行业领军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殊荣。

  技术革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

  2017年,环保政策的收紧迫使包括华工在内的多家轴承企业停产整顿。这次危机让张保中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果断决定搬迁至轴承产业园区,并投资建设了一座5000平方米的新厂房,配备了国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

  如今,华工轴承已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每名工人可同时操控4至5台设备,生产效率提升35%,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公司还引入国际先进的德国蔡司三坐标检测仪,将产品误差控制在0.001毫米以内,极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创新驱动:填补市场空白的风电轴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张保中敏锐地捕捉到新能源领域的机遇。2022年,华工轴承成功研发出外径达1.25米至1.5米的特大型轴承,填补了国内风电轴承市场的空白。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还使华工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特大型轴承生产线的企业。

  此外,公司注重自主研发,目前已取得9项发明专利,与高校合作开发的“免维护轴承”被列入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名单。这些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风电等多个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际化布局:小小轴承“转”向全球

  2012年,张保中首次带领华工轴承参加中国国际轴承展览会,开启了国际化征程。尽管初期遭遇诸多挑战,但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真诚的服务态度,华工逐渐赢得了国际客户的信任。截至目前,华工轴承已出口至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销售额占比超过一半。

  政企联动:轴承小镇的产业升级

  烟店镇政府高度重视轴承产业的发展,通过“项目为王”的理念推动园区建设,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全镇拥有3393家轴承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烟店轴承专业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300亿元,占全国交易额的十分之一。

  在聊城市“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烟店镇加快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推动轴承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政企协同发力,为包括华工轴承在内的众多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广阔舞台。

  展望未来:工匠精神与智能转型的融合

  随着聊城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的推进,烟店轴承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更多企业将把工匠精神与智能转型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条始于乡间小镇的轴承产业链,必将书写更多精彩的“智造”故事。

  (来源:华工轴承)






(责编:lxh)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