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集团劳动模范”谢亚东:以创新为锋 铸就大国重器的脊梁
2月18日,在国机集团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重大型轴承制造部部长、市场营销部营销总监谢亚东荣获“2024年度国机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多年来在重大型轴承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践行央企担当、推动行业发展的生动诠释。
谢亚东,这位39岁的中共预备党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创新的思维和坚韧的毅力,在重大型轴承科研生产一线默默耕耘了15年。他以“锻造轴研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为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领航,攻克技术难关:以智慧铸就突破
谢亚东始终秉持“创新引领”的理念,积极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他先后参与“1025国资委央企核心攻关工程”4项、“国家科技部院所重大研发专项”1项、“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1项。凭借卓越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他攻克了多项行业“卡脖子”难题,推动了重大型轴承领域的技术进步。
在盾构机领域,谢亚东创造性地开发了盾构机关节轴承的加工工艺和薄壁环件专用夹具,成功组织生产了国内首台4.8米级TBM全断面隧道掘进盾构机主轴承,为盾构机的国产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风电领域,他攻克了风电轴承滚道以车代磨的生产难题,推动了世界首台26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的成功下线。这些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获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赞誉,多次受到央视、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权威媒体的报道。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品质:以匠心铸就辉煌
“在轴承的世界里,每一个微小的精度都关乎着巨大的安全和效率。”这是谢亚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深知,重大型轴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他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项目,追求那0.01毫米的极致精度。
在日常工作中,谢亚东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带领团队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他主持的QC项目“攻克盾构主轴承大模数齿感应淬火技术难关”荣获国机精工第六届QC小组优秀成果发表赛一等奖,重大型轴承制造部车工班组、钻床班组被国机精工评为“三原色标杆班组”。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团队的严格要求。
深耕市场,创造卓越业绩:以视野铸就未来
作为市场营销部营销总监,谢亚东不仅在技术领域成绩斐然,还在市场开拓方面表现出色。他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带领团队开拓国内外风电市场,与众多风电行业大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谢亚东的引领下,轴研科技新能源轴承业务迎来历史性突破,订单量如潮涌般持续攀升,风电轴承订单同比增长近50%。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他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洞察,以及对团队潜力的充分挖掘与激发。他以非凡的远见和卓越的领导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稳步迈进。
传承匠心,培育创新团队:以传承铸就力量
谢亚东不仅是一位技术专家,更是一位优秀的团队领导者。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才能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他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团队中,他既是技术领航员,也是耐心的导师。他乐于分享知识,帮助年轻员工成长。同事们都乐于评价他:“谢部长总是能在最复杂的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他的技术洞察力和创新能力,让我们的项目一次次突破瓶颈”。在科技强国的征途上,谢亚东以行动诠释责任,以创新定义未来,他的事迹值得所有人学习。
谢亚东,这位新时代的劳动者,以创新为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以匠 心为笔,书写了一页又一页辉煌篇章。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国机集团劳动模范”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轴研人的风采。未来,他将继续在重大型轴承领域深耕细作,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专家委召开经贸摩擦应对策略专题研讨会 机械工业 2025年4月23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在北京召开经贸摩擦应对策略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主持,中国机械联执行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罗俊杰出席会议。会上,中国机械联通报了2025年一季度机械工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刘佳骏研究员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的底层逻辑及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与会委员专家围绕经贸摩擦对机械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展开交流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美国单方面挑起的经贸摩擦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损害了中国和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利益,动摇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根基,最终必将损害美国长远利益。会议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机械工业要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在长期竞争中展现机械工业的韧性和耐力;二是加强形势研判,既要关注短期冲击,更要深入研究长期影响;三是强化产业支撑,引导企业着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四是发挥协会作用,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服务产业开放合作、服务企业全球布局”开展工作;五是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行业的影响,系统谋划应对之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海东、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郭振岩、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牛辉、中国通用机械协会副秘书长王世超、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明翠新、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吴建伦等先后代表行业发言,中国机械联国际部、统计部、行发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专家委)
-
宋晓刚秘书长会见欧中企业与教育联合会代表团 机械工业 2025年4月24日,欧中企业与教育联合会会长莫纳尔·约瑟夫·费伦茨率代表团访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双方就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合作展开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中国机械联秘书长宋晓刚出席交流会。会议由中国机械联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主持。宋晓刚秘书长首先对莫纳尔会长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概况及中国机械联历史沿革、主要业务领域等。宋晓刚秘书长指出,中国机械联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宗旨,致力于发挥行业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与评价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已经在全国建立了较完善的网络,在此基础上国际间的联合培训和职业能力认证也在不断拓展。在谈及机器人领域,宋晓刚秘书长指出,自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以来,中国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8.4%。他强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非常愿意与欧中企业与教育联合会在这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莫纳尔会长对中国机械工业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特别提及匈牙利作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投资目的地的区位优势。目前在匈中资企业已有百余家。为了提高匈牙利的职业教育水平并满足中方企业的用人需求,欧中企业与教育联合会正在积极促成匈牙利政府设立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他希望双方能够在去年EMF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上达成的协议基础上,围绕匈牙利赫维什州实训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入合作。此次深度座谈不仅加深了两个组织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更为中欧机械行业的产教融合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国际合作部、机器人工作部等相关人员参加交流会议。(评价中心)
-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会见豪迈集团CEO单继强一行 机械工业 4月24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会见了来访的山东豪迈集团CEO单继强一行。单继强阐述了豪迈集团的整体状况及现阶段发展态势,表达了与中国机械联建立紧密联系的愿望,并诚挚邀请中国机械联领导莅临豪迈集团进行调研和工作指导。罗俊杰在详细了解豪迈集团的发展状况后,对企业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并就集团的多元化经营、科研创新、管理模式和国际化发展等话题与来访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企业要在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方面下功夫,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做好战略规划。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佘伟珍以及科技工作部、机电工业杂志社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见。(机电工业杂志社)
-
《机械工业发展报告(2025)》火热预定中 机械工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ChinaMachineryIndustryFederation,简称中国机械联),是机械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综合性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振兴为己任、以服务为宗旨”的办会方针,秉承“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和企业、服务社会”的办会宗旨。为积极回应业界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关切,中国机械联适时发布《机械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客观数据系统地总结机械工业运行情况、预判未来走势,为行业、企业、专家学者等全面、深入了解机械工业发展情况提供参考。《机械工业发展报告(2024)》图表节选附件:2025年机械工业信息服务资料汇款方式及订阅回执(统计与信息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