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展品全部售罄!看bauma闪耀中国力量

2025-04-10 15:55    来源:徐工集团

  “不以千里为远,不以山海为隔。”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杨东升在交付仪式上掷地有声,亲手将象征着徐工品牌的“金钥匙”逐一交付给海外大客户。

  当全球工程机械目光聚焦德国慕尼黑,徐工以创新实力向世界展示中国方案。全部符合欧洲标准法规,贴合客户习惯的定制化产品和场景式一体化智慧解决方案,2025年德国宝马展上,徐工以一场场重磅交付燃爆全场,数十台展出机型全部抢售,现场订单十分火爆,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高端装备的智造魅力。

  全部售罄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中德两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未来的合作空间将更加广阔。”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经商处领事郭方对中德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

  深耕欧洲,为欧洲市场、欧洲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解决方案,徐工是这样承诺,也是这样实践的。

  SOLD、SOLD、SOLD…… 短短两天,现场数十台展品全部售罄,被来自全球的热情客户抢购一空,更有客户直接预付定金,要求优先锁定下一批新品产能,行业盛会也是“ 中国智造”的全球订货会!

  现场试驾、追加订单,一句“Wunderbar”,浓缩了德国客户对徐工的信赖 。

  重磅批量交付

  bauma2025徐工展区开幕式当天,就开启“高端成套装备批量交付仪式”。

  一批高端起重机械、数智技术成套土方装备、水平定向钻设备、新能源挖掘机和成套道路装备,批量交付客户,点燃了现场产品订购热潮。

  这批起重机订单阵容强大,包括“全球首款混合动力全地面起重机”XCA60_EV、“城市精灵”XCA80G7-1E全地面起重机、“旋风斗士”XCR50_E以及“越野先锋”XCR90_E越野起重机。此外,还有徐工专为欧洲市场推出的新款五轴全地面起重机XCA250G7-1E。徐工起重机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增长,已为全球建设提供了众多优质解决方案。

  “智造+低碳”双擎驱动

  “XCMG ist einfach toll!”德国客户为徐工点赞道 ! 今年,是徐工“青山绿”问世以来首次登陆德国宝马展。其中 XC975-EV纯电动装载机与XE215EV电动 挖掘机格外醒目,产品负责人介绍到,“这两款设备契合欧盟碳排放标准,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随着现场40余台新能源挖掘机与装载机成套交付,徐工不断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订单的强大爆发力,携手客户引领行业绿色施工的崭新风尚。

  破解行业难题

  “XZ1000E定向钻机解决了困扰我们三年的硬岩施工瓶颈!”当地客户现场竖起大拇指。此刻,总价值超千万的徐工高端水平定向钻机正整装待发,即将投入欧美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通过数字式显示系统和一键操作系统,徐工用智能化解决方案重新定义非开挖施工标准,创下中国装备在欧洲高端基建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

  在单钢轮、双钢轮、胶轮、轻型压路机等成套道路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中,“徐工全明星战队”浩浩荡荡奔赴欧洲市场。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等装备均创下了同类产品在欧洲成套化道路市场的最大订单。

  “这些设备联合作业,工期将大大缩短。”当地客商代表激地展示着数字化施工方案。此刻,徐工“研产供销服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正在欧洲落地生根。

  从1992年初登德国宝马展台到建立欧洲研发中心,从并购施维英到成立意大利子公司,徐工用“欧洲研发+中国智造”的双向赋能,打造出适配本地需求的定制产品。新成立的欧洲培训中心和融资租赁公司,更将“徐工全心+”服务品牌深深植入这片热土。

  从具身智能装备到智慧施工场景,从新能源产业链到全球零碳解决方案,徐工始终以开放胸襟拥抱变革。正如杨东升所言:“我们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一道,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培育发展“具身智能+工程机械”等未来产业,用‘产品+场景’一体化的智慧解决方案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责编:lxh)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