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力股份与永恒力签署战略合作
7月10日,中力股份与永恒力集团就此前书面方式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行正式的签约仪式。双方旨在通过协同创新与优势互补,进一步为全球客户创造更高价值,推动智能内部物流发展。
此次携手,双方将中国敏捷且可扩展的供应链能力与德国的工程技术实力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技术共研、市场拓展与引领内部物流变革,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经济高效的内部物流搬运设备解决方案,进一步强化对创新与客户至上的承诺。
通过与永恒力的战略合作,中力股份也将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多渠道战略布局,持续推进以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同期,永恒力全新发布的“AntOn by Jungheinrich”品牌代表新一代智能物料搬运解决方案。AntOn by Jungheinrich产品将依托中国的供应链体系进行生产,并通过永恒力销售网络销往全球。
双方也将共同护航新品牌快速发展,旨在为全球每一位客户提供“最合适的物料搬运设备”,推动并拓展全球物料搬运行业的电动化进程。
中力股份董事长何金辉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快电动叉车发展,共同探索智能化、数字化的未知世界,实现从搬运到移动的改变。
永恒力集团董事会主席Lars Brzoska博士表示,期待德国工程技术与中国工业优势强强联合,共同塑造更美好、更智能、更可持续发展的物流行业。
来源:中力电动叉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会见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区副总裁、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栋一行 机械工业 7月16日下午,罗俊杰执行副会长在中国机械联工作总部会见了来访的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区副总裁、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栋一行。中国机械联总工程师李燕霞、罗克韦尔自动化市场营销部经理李铮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现代制造杂志社副社长李峥参加会见。李栋副总裁对接待表示感谢,介绍了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等成果,并希望与中国机械联在标准服务、成果推广、ESG、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罗俊杰执行副会长首先对李栋副总裁一行到访中国机械联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中国机械联及机械工业基本情况。罗俊杰表示,机械工业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机械工业发展平稳且富有韧性,“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再是靠产品打开国外市场,而是要使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断提高品牌价值,产品品质,布局海外基地,加强国际合作。特别邀请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中国机械联9月中旬在德阳主办的“2025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上作经验分享,并表示加强联系、促进双方的合作。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机器人工作部、国际合作部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见。(科技工作部)
-
叶定达副会长出席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并致辞 机械工业 7月17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商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的先进制造主题活动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顺利举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李兴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普华永道全球主席康慕德分别为大会致辞。来自全球先进制造领域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生产力驱动全球先进制造链协同创新的路径与方法。叶定达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金钥匙”,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十四五”以来,中国机械工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通过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新突破,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质企业,其中,机械行业单项冠军企业5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500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占比均超过全国总数的30%。他强调,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之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刻重构,技术壁垒高筑、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交织,要积极推进制造范式的数字化重构,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车间的发展,让数据成为比设备更关键的生产要素;积极推进产业链生态的协同化重塑,构建“核心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跨界主体参与”的网络体系和产业生态;积极推进全球合作模式的创新化升级,跨国联合研发、供应链数字平台等新形态,推动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高效配置。他表示,中国机械联作为机械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综合性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四个服务”,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此次先进制造主题活动设置了多场专题论坛与研讨环节,邀请了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出席,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进行炉边谈话。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前沿技术应用成果与创新发展思路,为全球先进制造业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新思路与新方案。众多参展企业也在活动现场展示了各自的最新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充分彰显了先进制造领域的蓬勃创新活力。(会员工作部)
-
2025年机械行业进出口政策及海外市场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机械工业 7月11日至1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机械行业进出口政策及海外市场研讨会。中国机械联秘书长宋晓刚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上海)的大力支持,该局关税技术科臧华应邀到会并作机电产品关税政策解读。本次研讨会旨在助力机械工业企业精准研判形势、深入理解政策、把握海外市场动态与行业竞争格局,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来自机械行业百余家专业协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会员企业代表共130余人报名参会。宋晓刚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机械行业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国际经贸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挑战和机遇并存。他期望本次研讨会能为行业和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有力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平稳安全的国际化发展。专题分享环节汇聚了众多领域专家,从多维度进行了深入的主题演讲。中国机械联统计与信息部副主任李晓佳作《国际经贸格局重构中的机械工业对外贸易——2025年上半年形势分析》报告。她指出,“十四五”期间机械工业有力带动贸易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多元共进格局加速形成,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2025年上半年行业外贸总量增长、韧性显现,电工电器、石化通用机械、汽车、工程机械、机器人等产品出口势头良好,对“一带一路”、RCEP、欧盟及东盟国家出口保持增长,并对未来贸易趋势进行了分析预判。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上海)关税技术科臧华作题为《机电商品归类事务与政策应用》税则税目政策解读。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税则国内应用逻辑及协调制度国际应用逻辑,结合实例解析了企业进出口税则归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强调中国海关及世界海关组织将持续维护贸易参与者的权益,同时提醒企业重视外贸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智烜作《面向“十五五”:2025年我国进出口关税政策分析》报告。他介绍了我国运用关税政策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实践,回顾了“十四五”关税政策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推动作用,剖析了在应对新一轮中美经贸摩擦中关税政策的成效,并分享了“十五五”时期关税政策角度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启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分析师李正波作《2025年外贸形势分析及跨境电商赋能机械行业出口》报告。他分析了近年全球贸易背景与中国贸易运行情况,剖析了机械企业应用“主业数字赋能+产业延链补链+数字贸易服务”模式,实现多元化品牌全球布局的成功案例,全面介绍了跨境电商为机械出口带来的新业态与新动能,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发展新思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副所长曹亚伟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面临形势与展望》报告。他从外资流量、对外投资存量、收益再投资占比、投资领域等维度分析了202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状况,重点阐述了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合作的亮点,提出了机械行业企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并给出了务实可行的“走出去”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经贸法律研究所所长郭成龙作《2025年装备工业对外合作形势与经贸摩擦应对》报告。他指出,当前我国装备工业国际合作受美关税政策影响,重点产品对美出口下滑明显,但与新兴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正从产品国际化迈向产业链协同国际化。强化政策协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将助力机械企业安全有序“走出去”。俄罗斯亚洲工业家和企业家联合会北方区首席代表丛函驿作《新形势下俄罗斯及中亚市场局势分析》报告。她以该地区经济概况为切入点,从各国投资政策、国别市场、细分产品市场及潜在风险等维度深度解析了市场现状。通过剖析成功布局案例,为企业开拓俄罗斯及中亚市场提供了建设性方案。迪拜自贸区中国商务代表张晓作《迪拜营商环境&DMCC中东贸易枢纽门户》介绍。她展示了迪拜作为中东投资门户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独特优势,包括多元化经济结构、优惠税收政策、便利营商环境、国际化人才及便捷签证手续,并介绍了迪拜自贸区(DMCC)的优势商品与贸易生态系统,为企业进入阿联酋及中东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研讨会期间,参会企业反响热烈,就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授课嘉宾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通过本次会议,参会企业对我国进出口政策有了更清晰、全面的认识,深入了解了机械行业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的现状、趋势及展望,有针对性地掌握了俄罗斯及中亚、迪拜阿联酋及中东等目标市场的动态与需求。会议从政策应用与海外市场两个关键层面,为企业安全有序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国际合作部)
-
宋志明副会长赴沈阳开展调研 机械工业 7月1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一行赴沈阳,对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和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燃机”)两家企业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把脉企业需求,凝聚发展合力。上午,调研组来到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分别参观了新松展厅及装配工厂,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攻关、应用领域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参观结束后,宋志明副会长与张进总裁进行了会面,双方对目前公司及行业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交流。下午,调研组走进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在卢继斌董事长等公司领导的热情接待下,调研组参观了中国航发燃机生产基地及公司总部展厅。卢继斌董事长为宋志明副会长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概况、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体系以及重点研发产品及应用领域。参观结束后,双方进行会谈。卢继斌董事长表示,感谢中国机械联在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的一年时间里,给予公司在科技创新、行业资源及品牌宣传的支持帮助,尤其对去年EMF大会表示了充分肯定,希望今后双方能更加紧密合作。航发燃机公司战略规划部部长莫睿智对企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系统汇报,希望对标行业规划编制思路,明确方向,提升品质。宋志明副会长充分肯定了中国航发燃机规划编制的全面性与专业性,并介绍了中国机械联正在牵头进行的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的总体结构及编制思路。他指出,行业规划与企业规划有所区别,应各有侧重,同时指出中国航发燃机的规划编制应重点突出的几个方面,包括市场分析、目标制定、问题策略、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等。最后,宋会长表示,中国机械联将持续做好对会员企业的服务,未来双方加强合作交流,中国机械联愿为中国航发燃机公司乃至我国燃机行业的国产化全面发展提供行业服务。中国机械联展览工作部相关同志参加调研活动。(展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