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赛道”上,一路“狂飙”
记徐工新能源装载机研发团队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徐工提前谋划、创新破局,2023年,徐工新能源装载机销量同比大幅度提升,稳居行业第一位。
实际上,徐工新能源装载机的快速崛起并持续领跑“绿色赛道”,离不开新能源装载机研发团队的潜心钻研和对产品的卓越追求。
精益求精,向“优”前行
在西北某煤炭基地,20台徐工XC958-EV纯电动装载机迅速集结,助力当地煤炭产出的高效运转,独树一帜的“三电机”技术方案,展现出优异作业性能与节能表现,受到客户高度青睐。
“生产线上人歇车不歇,24小时三班倒,电池续航是一方面,产品性能也要优异。前期沟通使用需求,淘汰了不少产品,令人惊喜的是徐工不仅做到了,还做得更好!”煤炭基地负责人称赞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徐工新能源装载机在各地市场好评如潮,得益于团队对产品性能的细致打磨。研发期间,团队成员紧密联系客户,奔赴各地矿山、港口、井下、隧道等施工现场,并联合机手测验不同工况、物料、温度、湿度等因素下动力曲线的变化,实时收集大量一手数据。依据数据对产品性能反复强化试验和优化调整,才实现了产品对各类工况的强大适应性。
大量的原始数据积累,为新技术的孕育铺好了温床,也为打造更数字化、智能化的徐工新能源装载机夯实了基础。
躬身入局,向“新”发力
内外兼修,表里如一,团队不仅在产品性能上追求卓越,更在核心技术上精益求精,这才是徐工新能源装载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为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团队成员不断向新的动力模式探索,目前徐工新能源装载机已形成纯电动、油电混动、氢燃料系统三种技术路线并蒂开花的产品布局;团队前往全国各地考察供应商,详细观摩生产制造流程,评估产品性能,逐步对核心零部件进行国产化替代,当前池、电机、电控、换电总成等零部件已完全自主可控。
截止目前,徐工新能源装载机先后荣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银奖等,这是徐工产品硬实力的体现更是产能保障、市场开拓的底气所在。
绿动先锋,向“高”攀登
研发团队通过对新能源装载机技术的组合创新,应用双电机耦合的行走驱动技术路线,形成与市场电机加传统变速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产品上市初期,机手对新能源产品相对陌生,难以充分发挥产品的作业性能,为了给客户创造更高价值,不论是巴西人迹罕至的高原矿场、青藏高原海拔3500米的缺氧隧道,还是内蒙古狂风肆虐的矿山现场,只要客户需要,研发团队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凭借对产品高度负责的态度,让徐工新能源装载机赢得广泛赞誉和信任。
厚积而薄发。2010年,全球首创徐工LNG装载机下线;2019年,徐工首台纯电动装载机XC958-EV下线;2023年,全球首台氢燃料装载机XC968-FCEV入运营,全球最大吨位纯电动装载机XC988-EV下线,增程式油电混动装载机XC975-PHEV问世……研发团队逐渐成为新竞争形态下的中坚力量,致力打造更加高效、智能、节能的新能源产品,加快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
掩卷有感
向“优”前行、向“新”发力、向“高”攀登。新能源装载机研发团队一如既往,坚定前行,聚力科技攻关,深化智改数转网联,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电动化加速智能化、无人化高端产品的推出,抢占新一轮的技术制高点,助力徐工装载机在新能源赛道上,一路“狂飙”。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徐念沙会长调研中南智能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中南智能并座谈,副会长李奇等参加。中南智能董事长杨漾博士热情接待并汇报公司情况,长泰机器人董事长高狄、工会主席肖高雄等陪同。徐念沙会长一行考察了公司科技展厅和研发车间,听取了关于公司发展沿革、研发能力、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介绍,观看了公司高端激光装备、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机演示,并饶有兴致地就产品的技术特点、参数指标和应用场景与介绍人员深入交流。徐念沙会长参观中南智能数字化智慧工厂数据屏徐念沙会长对中南智能的创新成果表示赞许,并对公司市场开拓等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他谈到,中南智能要充分发挥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挖掘轻工行业的市场机遇,在拓宽自身业务的同时助力其智能化升级。要加强智能制造产品在终端的拓展,既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产业,也要关注“铺天盖地”的大市场。徐念沙会长与杨漾董事长会谈徐念沙会长一行与中南智能团队合影(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调研铁建重工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一行调研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颜琰等参加调研,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陪同调研。徐念沙会长一行考察了位于公司第二产业园区的地下工程装备智能化车间,车间里的巨型掘进机设备将远销海外市场。董事长赵晖向徐念沙会长介绍了企业发展历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情况。徐念沙会长随后参观了原创技术策源地展厅,听取了铁建重工掘进机首台套产品及大型重载主轴承重难点技术突破等介绍,对铁建重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端装备“走出去”等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指导意见。徐念沙会长与赵晖董事长亲切交谈(展览工作部)
-
徐念沙会长出席“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CICEE)开幕式并致辞 工程机械 5月15日上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湖南省工信厅、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贸促会、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CICEE)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规模达30万平方米,全球1806家参展企业齐聚一堂,集中展示工程机械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共同巡馆并一同参观了工程机械高端装备、新能源机械、无人技术设备以及应急救援装备、矿业装备、运输装备展区。开幕式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主持,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湖南省领导、55个国家驻华使节、5个国际组织代表、45家国际国内商协会负责人、150位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700多名国际采购商、100多家国际国内媒体记者等嘉宾齐聚现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日立建机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森常隆、喀麦隆共和国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国机集团副总经理周开荃、中国安能集团副总经理吴汉明先后致辞。徐念沙会长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机械工业实现较快增长,工程机械行业经济去年运行总体平稳、稳重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近年来,湖南省工程机械发展在政策推动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业链体系完备,平台建设成熟。与此同时,国际经贸形势严峻复杂,美国关税政策对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造成一定压力。我们既要对风险进行充分估计,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团结起来,提高站位,扩大视野,以应对各种潜在的不确定性:一是从产品来说,是要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加快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二是从行业来说,要补齐短板弱项,提升产业链韧性;三是从企业来说,我们的骨干企业要对标国际先进做优做强,中小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四是从地域来说,要依托区域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五是从创新来说,要深化AI、新能源等新技术应用,加速产业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六是从市场来说,要建设健康有效的市场环境,依法依规打造可持续发展平台。最后,徐念沙会长强调:政府引领、协会服务、企业努力、形成合力。行业协会突出服务功能和智库作用,搭建技术交流、市场拓展、法律咨询等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做好各项服务。开幕式现场本届展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题,带来全球首发30个,新技术、新产品发布1500余项,现场参与的配套活动达100余场,国际嘉宾预计突破5000人次,中非合作成为展会最强音。开幕式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南卫视等40多家国内主流媒体,以及俄罗斯《建筑机械与技术》、印度NBM传媒集团、洲际矿山、慧聪工程机械网、铁甲工程机械网、环球工程机械网等60多家国际国内专业媒体全程报道。(展览工作部)
-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出席“2025湘浙皖鲁豫五省工程机械产业区域合作会议” 工程机械 5月15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湘浙皖鲁豫五省工(经)信厅共同主办的“2025湘浙皖鲁豫五省工程机械产业区域合作会议”在“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期间盛大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参会并做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罗会长指出,“十四五”期间,机械工业产业规模屡创新高,增长拉动作用凸显;重大装备成果丰硕,新兴产业活力涌动;进出口额持续增加,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仅是规模扩张,更是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罗会长同时指出,要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最后,罗会长在会上介绍了“十五五”机械工业规划体系建设工作,并就工程机械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会上,湖南、浙江、安徽、山东、河南五省的相关行业协会共同签署了区域合作战略协议。这一举措旨在加强五省在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协同发展,通过推动技术创新、资源共享与市场拓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次会议以“强化区域合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南省工信厅、浙江省经信厅、安徽省工信厅、山东省工信厅、河南省工信厅、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协会等相关领导和五省市州100多家工程机械产业链知名企业参加会议。活动期间,罗俊杰执行副会长实地考察了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综合发展情况,并重点参观了三一集团的灯塔工厂(18号厂房),深入了解三一集团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展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