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绿色转型大势所趋 微宏为新能源矿卡注入“强芯剂”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矿山绿色转型已成为矿业发展必然趋势,推广使用新能源矿山机械设备是当前矿山绿色转型、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众多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纷纷布局开发新能源工程机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等机械设备,为绿色矿山建设寻求理想的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在矿山这种特定场景下,车辆通常行驶里程较短、路线相对固定,比较适合新能源车辆的应用;但另一方面,矿区车辆往往又需要在高温、极寒极限环境条件下“负重前行”,要求电池具备宽温域适应性,有的矿区甚至需要保持全天24小时运行,作业环境更为恶劣,作业功率要求更大。这对新能源车辆核心的动力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因此,选择一款优异的动力解决方案就成为众多矿山企业在投运新能源设备时必须面临的问题。

作为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微宏,从满足矿区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在矿山绿色转型赛道上和工程机械供应商一起不断探索新产品、新技术、新方向,针对矿业特殊运营场景,通过定制化高倍率电池技术为矿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路径,成为众多新能源矿卡在矿区纵横驰奔的“强芯剂”。

据记者实地调研,在新疆的乌鲁木齐矿区和哈密矿区,配载微宏动力电池系统的临工新能源矿卡550辆(哈密矿区200辆,乌鲁木齐矿区350辆),目前累计运行里程已达 2.5 亿公里。依托微宏高倍率电池的助力,新能源矿卡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衰减表现、续航能力、出勤率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新疆当地矿区节能减排、提升运营效率的首要选择。
关于电池的可靠性,新疆运营公司负责人给予很高评价:“因电池本身导致的故障‘几乎为零’,微宏早期派驻 2 名售后工程师驻矿,半年内缩减为 1 人,一年后完全撤离。” 电池衰减方面,乌鲁木齐公司对 350 台车进行抽样检测,在运行 27 个月、累计 3,00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 91%~92%,远高于设计质保线(7,000 次循环后剩余 70%),按照目前衰减率推算,电池全生命周期可达 10,000 次以上。

环境适应性方面,哈密矿区机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夏季地表 40 ℃时,电池系统未出现热失控;冬季 -30 ℃时,新能源车辆启动、爬坡无迟滞“,可以说微宏电池可以轻松应对各种极端环境。作业效率方面,在8% 坡度下,传统燃油车平均时速 10 km/h,新能源可达 15~16 km/h;乌鲁木齐矿区将限速设定为 15 km/h 后,单车日趟数由 28 趟提升至 32 趟,年增运力 1,200 趟/车。该负责人还表示,“因为微宏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在同等体积同等重量的前提下,微宏电池的带电量更高,充满电后可以持续跑5个小时以上,车辆续航能力和运营效率都明显提升。”综合新疆两家头部矿企的运营验证,微宏高倍率电池在新疆极端气候、高循环强度工况下可靠性、衰减指标均优于设计值。显而易见,在矿区迈向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微宏这一技术路线将为众多矿区的新能源车辆设备注入“强芯剂”,成为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矿山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新能源矿山机械市场需求正盛。希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不管是微宏这样的动力电池企业,还是其他车辆机械设备制造企业,都能够放眼未来,为我国甚至全球矿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关于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有关事项及网上报名工作的通知 机械工业 机培函〔2025〕16号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的通知》(机械培〔2025〕228号)的安排,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决赛将于12月中旬在重庆市和山西省举办。为做好大赛筹办和参赛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和大赛网上报名工作通知如下:一、大赛主办、承办及协办单位大赛为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焊接协会、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总工会、长治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襄垣县人民政府等共同协办。二、报名系统网址请各省(区、市)代表队登录机械工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平台(网址:https://www.jxcjrc.com/org-manage),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操作手册见附件。三、报名截止时间各代表队指定报名负责人需事先联系决赛报名联系单位。决赛报名联系单位将网上报名账号和密码发送给各代表队,各代表队报名负责人统一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10日。四、报名注意事项报名有关要求详见《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的通知》(机械培〔2025〕228号),竞赛平台选择详见《关于公布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拟入围合作企业的通知》(智造赛技委函〔2025〕4号),相关咨询请联系大赛技术工作委员会联系人、决赛报名工作联系人和决赛报名系统技术支持联系人。(一)机电设备维修工(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方向)赛项设有武汉华中(职工组)、亚龙智能(学生组)两个集成平台。(二)仪器仪表维修工(智能制造传感及控制技术方向)赛项设有江苏汇博(职工组)、恒达集电(职工组)、山东栋梁(学生组)、天津博诺(学生组)四个集成平台。(三)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智能制造生产运维方向)赛项设有江苏汇博(职工组、学生组)一个集成平台。(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S(智能制造数字工艺技术方向)赛项设有江苏汇博、苏州新火花、深圳德立天三个集成平台。(五)焊接设备装配调试工(机器人焊接技术方向)赛项设有天津博诺(职工组)、昆山巨林(职工组)、河南轩明(职工组)、山东栋梁(学生组)、徐州博邦(学生组)五个集成平台。(六)机床装调维修工(智能化再制造技术方向)赛项设有山东栋梁(职工组)、亚龙智能(学生组)两个集成平台。仪器仪表维修工(智能制造传感及控制技术方向),计算机程序设计员S(智能制造数字工艺技术方向)赛项,焊接设备装配调试工(机器人焊接技术方向)赛项,职工组参赛队选择同一设备平台厂家的数量不超过2支,学生组参赛队选择同一设备平台厂家的数量不超过1支。五、联系方式(一)大赛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联系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联系人:张嘉雯、曹怀明联系电话:010-63519817、15911171982(张)、13520922063(曹)(二)决赛报名工作1.重庆赛区(1)机电设备维修工、仪器仪表维修工、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赛项联系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人:秦楠、曾卓、叶恬羽联系电话:13383302769(秦)、13594056747(曾)、18166562457(叶)指定邮箱:369025642@qq.com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南北大道南段1111号(2)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联系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联系人:邓爽、韩辉辉联系电话:023-61879096、18696675811(邓)、13452837192(韩)指定邮箱:81635125@qq.com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桃源大道1000号2.山西赛区焊接设备装配调试工、机床装调维修工赛项联系单位: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人:宋捷、王沁军联系电话:13233347358(宋)、13835525539(王)邮箱地址:995436456@qq.com地址: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滨河东路1001号(东湖校区)3.决赛报名系统技术支持联系单位:机械工业信息中心联系人:白金鹏联系电话:010-68510153、18310661836附件:机械工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平台国赛报名操作手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5年10月24日(机械教育)
-
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召开机械工业重点产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商会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3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在京组织召开“推动机械工业重点产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商会”。会议由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主持,中国机械联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罗俊杰,副会长宋志明,总工程师李燕霞,总经济师佘伟珍出席。会议围绕机械工业重点产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初步梳理了“三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需求,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会议认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十四五”以来机械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底数不清、痛点不明、效益不显”等障碍。下一步,各协会各单位要积极开展系统摸底,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将发展服务型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要求纳入行业“十五五”规划,强化融合、协同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国机集团科技部副主任常乐,机械工业规划院总工程师刘辉,机械研究总院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朱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总师张秋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发展部业务主任张超、顾凌雪,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肖利群,中国铸造协会副会长张志勇,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秘书长王锋德,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金福等专家先后代表行业发言。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质量工作部、行业发展部,智能制造分会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专家委)
-
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召开《机械工业“十五五”发展纲要》专题研讨会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在京组织召开《机械工业“十五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题研讨会。中国机械联会长、专家委主任徐念沙出席并讲话。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罗俊杰主持,副会长宋志明、总工程师李燕霞、总经济师佘伟珍等会领导出席会议。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专家委专务委员蔡惟慈、赵文成、于清笈、杨学桐、张克林,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董事长纪学成,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李亚平,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滕星均等委员专家参会并发言。会议期间,与会专家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的重要精神,规划编制办公室汇报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和纲要初稿的核心内容。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纲要逻辑清晰、框架完整、内容全面,基本符合行业发展实际,后续建议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国家最新政策文件要求,对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建议等内容继续修改完善,进一步体现机械工业发展特点,务求重点突出、路径清晰、措施可行。与会专家在会前已对纲要初稿进行了深入研读和充分准备,讨论过程中,专家们围绕机械工业的发展成绩、存在问题、面临形势、全球地位与挑战等方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进行了精准把脉和深度研讨。同时聚焦“十五五”时期如何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关键抓手,推动机械工业实现稳增长、促转型、国际化等战略目标,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诸多务实可行的宝贵建议。徐念沙会长在发言中,强调了做好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规划内容要紧紧围绕政府有关部门的各项工作部署,同时与地方发展战略相协同,更要契合行业企业发展诉求,编制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具有实用性的规划。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科技工作部、统计信息部、行业发展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专家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