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铝业集团:扎实跑好“上半程” 奋进迈向“下半程”
时维七月,年序过半。广西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广投集团”)旗下广西铝业集团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出成果、见实效:“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见效,数字化转型步入“快车道”;重大项目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科创新高地日益形成,扎实跑好2025“上半程”。
向“新”突破,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今年以来,广西铝业集团累计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研发投入强度超3%,新获发明专利15项,正在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自治区级项目21项。研发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航空用高性能铝合金超厚板制备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助力企业第三次摘下“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果转化形成年产超2万吨航空用高性能铝合金超厚板生产线,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国家重大工程对高端铝合金材料的需求;低空经济、半导体等领域材料实现新突破,自研7G50高强铝合金圆棒成功应用于飞行汽车核心承力结构件,成功试产半导体天轨运输系统(OHT)型材产品,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以“智”转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取得新成效
广投柳铝表面质量快速识别预警模型、南南铝加工气垫炉表面缺陷检测等8项应用项目入选自治区“人工智能+制造”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名单,形成覆盖铝电解、铝加工、铝电子多环节的智能化示范样板。来宾广投银海铝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AI算法模型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深度融合,打造贯通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体系,电解槽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工艺大数据分析系统等11个关键子项目上线投入试运行;百色广投银海铝自主研发铝电解管控数字化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调控与工艺参数动态优化,年减排超700吨;南南铝加工深入开发工艺制程智能推荐等典型应用场景,试点先行带动打造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标杆。
向“绿”而行,可持续发展在行动
来宾、百色电解铝企业坚持高标准推进节能降耗技改,持续对电解槽、空压机等关键设备进行节能升级。来宾广投银海积极推进电解烟气余热发电,降低用电能耗;百色广投银海铝实现吨铝电耗降低700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入选首批“绿电铝模范生产企业”名单、百色电解铝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企业,实现从技术创新到产业示范的跨越。
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盛夏时分,新疆广投桂东电子热潮奔涌、干劲正足。年产2500万㎡中高压化成箔项目(二期)在7月正式投产,项目仅耗时358天,全面建成36条以“导电辊+三液馈供电”为核心技术的七段化成生产线,年产能全面提升至2500万平方米,工艺提升20%-40%。项目扎根边疆地区建设五年,完成投资约8.8亿元,累计创造产值近16亿元,贡献利税约6600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40余个;项目二期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可突破11.4亿元,年贡献利税可达9000万元,将进一步深化广西、新疆两地资源互动,打造形成广投集团实施“产融投”协同发展实现跨省区产业共赢的新范例。
在钦州,年产60万吨碳基新材料项目加速建设。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批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项目,着眼利用临港、沿海沿江、平陆运河水路运输及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枢纽优势,推进铝产业链向沿海区域布局延伸,将打造行业先进的全流程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智能化工厂。
在来宾,年产1万吨高纯铝项目全面达产,产品纯度稳达99.996%(4N6级)以上,关键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从99.70国标铝锭到5N高端铝锭的定制化生产,为广西铝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上规扩能夯实基础。
激发改革增效“新活力”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广西铝业集团找准“关键处”,深化开展组织架构、管理体制、生产经营、人才建设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任务目标全面完成,进一步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产业协同“链”动升级。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共享资源、管理、技术等优势,推动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南宁—来宾—柳州产业链发挥返回料成本重熔优势,优化订单结构,强化排产协同,协同生产效率提升近20%;贺铝产业链加强上下游协作促进成果转化,成功试制AI服务器用厚规格高性能电子铝箔新产品。
多方挖潜降本增效。紧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坚持考核“瘦身”为发展增效,差异化开展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优化整合,考核指标数量同比压降22%,推动考核指标更精准聚焦、考核导向更注重实绩实效;强化生产全流程监控、精益管理,化成箔产线高效运转三个月“零断箔”,电子铝箔单月产量创新高记录,铝锭产品成品率、碳素产品一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新闻吹风会在京召开 电工电器 7月24日,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新闻吹风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缪立进,德阳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春霞出席新闻吹风会,详细介绍了举办此次大会的重要意义与亮点、大会筹备情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主持本次新闻吹风会。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WCCEE2025)将于9月16-18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德阳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众多科研院所、企业支持举办。主题为“绿色新能源智造新未来”,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概括起来,大会呈现出以下亮点及特色:1、专业聚焦:覆盖清洁高效燃煤装备、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生物质能装备,以及新型储能、智能电网、高效输变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核心领域。2、多元参与:汇聚全球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关键用户行业代表、科研机构与高校、权威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及投资界人士,共建产业生态。3、创新引领:展示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与前沿技术,探讨装备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的深度融合,推动能效提升与资源循环利用。4、国际合作:具有高度国际参与度,吸引众多国际组织代表、外国政府官员、驻华使节、国际专家及跨国企业高管。特设“清洁能源装备国际合作圆桌对话”等高端活动,促进政策沟通、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与国际经验“引进来”。5、活动丰富:构建丰富立体的活动矩阵,采用“1+1+N”模式,包括开幕式、权威主旨大会、多场深度专题会议、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精准市场对接会及实地参观考察等。议题延伸至智能制造、绿色金融、产业融合等关键支撑领域。目前,大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众多国内外专家及企业已确认参会。组委会致力于打造一场高效、卓越的国际行业盛会,助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获取更多信息及注册参会,请扫描二维码
-
叶定达副会长赴广西参加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 机械工业 7月20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市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在当日下午举办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中致辞。叶定达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显著成效,机械工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广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西积极落实国家产业转移战略,已连续三年举办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机械联愿进一步深化与广西的交流合作,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贡献更大力量。(行业发展部)
-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会见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区副总裁、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栋一行 机械工业 7月16日下午,罗俊杰执行副会长在中国机械联工作总部会见了来访的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区副总裁、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栋一行。中国机械联总工程师李燕霞、罗克韦尔自动化市场营销部经理李铮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现代制造杂志社副社长李峥参加会见。李栋副总裁对接待表示感谢,介绍了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等成果,并希望与中国机械联在标准服务、成果推广、ESG、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罗俊杰执行副会长首先对李栋副总裁一行到访中国机械联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中国机械联及机械工业基本情况。罗俊杰表示,机械工业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机械工业发展平稳且富有韧性,“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再是靠产品打开国外市场,而是要使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断提高品牌价值,产品品质,布局海外基地,加强国际合作。特别邀请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中国机械联9月中旬在德阳主办的“2025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上作经验分享,并表示加强联系、促进双方的合作。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机器人工作部、国际合作部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见。(科技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