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首个超百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卡项目落地
5月10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煤业公司135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卡全部完成组装、正式交付,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超百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卡项目正式落地。
扎哈淖尔煤业公司是东北地区重要能源保供单位,核定产能1800万t,年土岩剥离量达1.2亿m³。扎哈淖尔露天煤矿处于高寒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具有软岩富水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可靠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压降生产成本,推动煤矿向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加速转型。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迫切需要智能化、无人化的升级改造。
2024年,扎哈淖尔煤业公司与久兴公司、东方公司和易控智驾共同合作,投入33台无人驾驶矿卡开始编组试运行。截至目前,累计运行里程超77万km,剥离产量超525万m³,单日最高剥离产量达4.77万m³,行驶速度可达35km/h,平均每台时效达130m³,综合效率和节油率高,无人驾驶作业实现零安全事故。生产现场负责人徐猛表示,技术成熟度和场景适应性得到充分验证,为无人驾驶矿卡从“试验场”迈向“大规模”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矿山无人驾驶能够有效提升露天煤矿现有运输设备安全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人员的参与,特别是在恶劣环境和天气下,在降低人工成本、改善职工作业环境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扎哈淖尔煤业公司总经理徐勇超认为,无人驾驶矿卡技术已是实实在在可落地的新质生产力。当前,其使用的无人驾驶技术具备循环作业、动态调度等能力,让“人停车不停”成为常态,日有效作业时长从19h提升到最高达到21h,同时攻克了无人驾驶技术在高寒富水软岩条件下难以稳定高效运行的难题,推动矿山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数智驱动型”转型。
易控智驾内蒙古公司总经理肖亮表示,无人驾驶不仅是让矿卡自主跑起来,更要深入采矿工艺之中,解决各种细微问题,从而实现采矿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易控智驾立足矿山场景的特殊性,依托“通用化平台+轻量化适配 ”双轮驱动模式,既保障核心算法的规模化复用,又满足不同矿区工况、作业流程的个性化需求,为无人驾驶技术在露天矿山的快速规模化落地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135台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全面投用后可减员325名司机,每月可节约人力成本约400万元,全面推动矿山向“数智驱动”转型。
无人驾驶矿卡稳定运行的关键源于5G通讯技术的加持。扎哈淖尔煤业公司董事长刘敬玉介绍,通过引入无人驾驶技术,构建了无人驾驶运输运营体系,部署矿区智能云控中心、4G/5G混编通信专网及路侧基础设施和辅助设备协同作业系统,实现了对无人驾驶矿卡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解决了挖掘机和矿车精准协同、复杂地形高精地图精确导航,保障了无人驾驶矿用车协同作业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当无人驾驶矿卡遇到无法规避的风险时,系统会利用5G网络低延迟、高带宽的优势及时将问题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技术人员便能通过远程驾驶操控台,帮助无人驾驶矿卡脱困。
目前,这135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卡具备环境感知、融合定位、决策规划和车辆控制等功能,在运输环节,操作人员只需考虑设备管理即可,车辆配备有安全预警功能,可自我诊断,提前预防车辆异常情况。
未来,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将围绕“减人、增安、节能、提效”目标,加速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动无人少人智能装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来源:易控智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会见顺丰集团副总裁耿冬一行 其他民用 5月14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会见了来访的顺丰集团副总裁耿冬一行。耿冬简要介绍了顺丰集团的发展情况、业务体系以及工业制造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等,表示希望与中国机械联建立紧密联系,积极为机械行业发展做好服务。罗俊杰介绍了机械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机械联的发展沿革、组织架构、主要职责以及相关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等,并对顺丰集团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表示,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支撑,希望顺丰集团立足现有优势,在绿色物流、智慧物流、高端物流等重点方向持续发力;中国机械联将加强与物流服务领域优势企业合作,共同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佘伟珍以及会员工作部、统计与信息工作部、行业发展部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见。(会员工作部)
-
机械行业关于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展示交流项目和“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项目的通知 机械工业 各有关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于2025年9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根据《关于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展示交流项目的通知》(人社厅函〔2025〕59号)和《关于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项目的通知》要求,大赛期间,将举办展示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参赛行业之一,根据大赛组委会活动指导组部署,将在大赛同期参与展示交流活动,推荐“绝技绝活”展演项目。为汇聚力量做好有关工作,现面向全国机械行业专业协会(学会)、企业和院校广泛征集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展示交流项目和“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项目。具体通知如下:一、展示交流项目(一)展示内容1.机械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历程和成果、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职业技能竞赛成果。2.机械行业技工教育工作成果,“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等成果项目。3.机械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果,代表机械行业先进科技水平和制造工艺的技术、产品等。4.代表机械行业的传统技艺、绝技绝活等。(二)时间地点1.活动时间:2025年9月19—23日。2.活动地点: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三)工作要求1.机械行业展位面积为120平方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将在征集遴选的基础上,组织整体方案设计。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申报,通力配合,依托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展示交流平台,充分展现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工作成果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成果。2.申报单位于2025年5月26日前,填写《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展示交流项目报名表(机械行业)》(附件1),加盖公章后,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展示交流项目+参展单位名称”。3.申报单位应承担布展有关费用,选派1—2名工作人员,参与展示交流整体方案设计,按要求及时提供展示文案和实物,参与展位详细方案设计与进场施工布展工作,服从机械行业参赛代表团统一管理,进行展示交流期间现场解说与服务。二、“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项目(一)征集范围机械行业企业、院校中有特色、有代表性的绝技绝活项目。(二)时间安排活动时间从2025年5月起,分为项目征集、网络展播、现场展演、闭幕式表演等四个阶段,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上揭晓“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同时,选择部分视觉观赏性强、技能特色鲜明、适合舞台表演的绝技绝活项目在闭幕式表演。(三)征集要求1.机械行业将在征集基础上,选拔出具有行业特色的“绝技绝活”项目,推荐给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组委会。请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推荐,充分展示机械行业技能人才特色和风采。2.推荐单位于2025年5月26日前,填写《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项目推荐表(机械行业)》(附件2),加盖公章后,与推荐项目视频一并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视频名称请标注“推荐单位+申报人十标题”,也可使用百度网盘传输视频。视频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3.推荐单位选派1名工作人员,负责征集和网络展播阶段的对接联络。若推荐项目进入现场展演阶段,参加展演人员和工作人员需服从机械行业参赛代表团统一管理。三、联系方式联系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联系人:戴建华、陆鸣、曹怀明联系电话:(010)63519817、18368405139(戴)、18910932677(陆)13520922063(曹)电子邮箱:jinengjingsai4895@126.com附件:1.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展示交流项目报名表(机械行业)2.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项目推荐表(机械行业)3.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项目评审标准及视频要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5年5月14日
-
李奇副会长出席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 机械工业 2025年5月9日,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9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厦门工博会”)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李奇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希望通过厦门工博会凝聚全球智慧,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助力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愿与两岸同仁携手,以厦门工博会为桥梁,书写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本届展会进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全面展示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总展览面积达7.6万平方米,吸引了境内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期间将举办20多场会议活动,构建集技术转化、商贸合作、产业升级于一体的国际级工业生态平台。展会创新采用"1+N"展览架构,以厦门工博会为核心引擎,联动举办厦门电子信息暨数字经济博览会、厦门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厦门智能建造展览会三大专题展,展览范围完整覆盖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条。展览工作部主任陈家良陪同出席展会相关活动。(展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