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的“七十二变”
“天地无弃物,化腐朽为神奇”,在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的创新实践中,曾被视作“工业包袱”的煤矸石正书写着绿色转型的传奇。
作为煤炭开采伴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因热值低、利用难度大,长期面临堆积占地、自燃污染等环境隐患。面对黑岱沟与哈尔乌素两座露天煤矿年均千万吨的煤矸石产出,准能集团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以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通过技术创新、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优化,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构建起“源头减量—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的全链条煤矸石治理体系,将露天开采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为煤炭行业探索出一条“无废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科学回填 堪当生态基石
4月7日,准能矿山上,采矿设备轰鸣作响、重载卡车穿梭不息,在春光里铆足干劲开采着滚滚“乌金”,为千家万户送去光与热。
在聚焦煤炭保供主业的同时,准能集团积极探索煤炭生产全过程的废弃物“零排放”模式,积极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和规范化管理,保持一般工业固废和危废合规处置率100%,助力矿山清洁化发展。
在煤矸石源头治理环节,准能集团通过智能化开采精准控制采煤过程,优化煤岩分离精度,减少煤矸石和岩石掺杂,最大程度减少产矸量,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
针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出的煤矸石,准能集团建立完善分级分质资源回收体系,将矸石、废渣等废弃物精准分类,把经过稳定性处理的矸石运输至指定排矸场地,替代土、砂、石等生产材料填充矿坑、采空区、各类损毁地,既消纳固体废物,又为土地复垦奠定基础。
化身硅肥 提升矿山颜值
3月25日,白泥基硅肥借春耕时机在准能生态大棚再次示范应用,准能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基地的科研人员将由白泥制备的硅肥撒向试验田,开始对硅肥效用作进一步观察和测验。
准能集团煤矸石含铝量在35%-40%左右,为此,准能集团开展煤矸石制备氧化铝科研课题研究,利用化学法从煤矸石中提取铝,取得了中试成功。提铝后的残渣即白泥中含有大量硅元素,准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基地科研人员依托粉煤灰酸法提铝工艺技术,打通了白泥基硅肥制备工艺路线,将其制备成硅肥、土壤修复剂等产品,以科技创新打造“工业固废—农业化肥—绿色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实现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废高值化转化。
硅肥既可为植物提供养分,又可用作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还兼有防病、防虫和减毒的作用,不失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高效优质肥料。经测试,准能集团白泥基硅肥有效硅含量超过30%,远高于国家标准,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量产后用于准能矿山生态建设,可为矿山“颜值”加分。经过硅肥改造过的田地,初步估算能增产10%-20%,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盐碱地生态修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多元探索 走向高值化利用
准能集团对煤矸石综合利用进行多元化探索,突破传统思维,驱动煤矸石“七十二变”。
加大力度研发以煤矸石为原料的新型充填材料,促进采空区回填等绿色充填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将煤矸石作为原料,生产陶粒、石膏板材、涂料等建材产品,拓宽下游建材消纳渠道;将煤矸石制成生态土等材料,用于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改善土壤质量;开展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矿山排土场治理、重载道路建设等;研发以煤矸石等固废为原料的新型高强速凝膏体或浆体填充材料,开展膏体充填等采空区充填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探索大宗固体废物“公铁水联运”的跨区域协同,开拓固废跨区域运输消纳新模式。
生态重生 矿山绿色逆袭
阳春时节,北方地区绿芽萌发、山花烂漫,站在准能矿山叠翠林区观景台上,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准能集团重视生态建设,不遗余力对包括煤矸石回填后的矿山土地进行复垦和绿化,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各类乔灌木7631万株、地被3.67万亩,完成绿化面积1721公顷,到界排土场复垦率达到100%,使矿山气候与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植被种群由单一趋向多样化发展,形成了春赏杏花、夏采蔬果、秋拾彩叶、冬戏冰雪的特色生态产业链。
“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实现,赋予准能矿山令八方来客流连忘返的“高颜值”,擘画出“诗和远方”的美好图景,也为准能集团由“生态佳”向“生态+”进发、打造优质工业生态旅游景区提供了先决条件。如今,准能集团在矿山上构建起集工业遗迹保护、煤炭科普文化、休闲观光、生态文明、红色教育展示于一体的工业生态旅游景区。矿山迎来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成为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样板。
未来,准能集团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多绿色方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安全员》机械行业职业评价规范编制工作启动 机械工业 2025年4月22日,《安全员》机械行业职业评价规范编制启动工作会议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部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主任李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安全生产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安全员作为现代工业安全体系的“守门人”,承担着风险预防、过程管控和应急处置的全链条安全责任。此次评价规范编制将系统构建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对推动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强化行业安全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编制工作汇聚多方专业力量,北京华文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铸造协会、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有限公司、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安全管理领域专家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郭一娟和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专家库顾问专家、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原副校长孟蓬莒共同主持。编写组专家代表北京华文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张彦平老师代表编写组专家在会议上详细解读了《安全员职业评价规范编制技术路线图》,与会专家围绕职业功能模块设计、能力等级划分标准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初步确立了"安全检查、事故处理、事故预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等核心职业能力框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对启动会议进行总结。她指出评价规范编制工作,一是要立足“高质量发展”战略视角,合理设置职业功能和适用范围;二是紧扣《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23版)》要求,坚持编制五大原则,确保标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构建“标准-培训-认证”一体化体系,统筹考虑题库建设、培训教材开发工作,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闭环。根据工作规划,编制组将分阶段完成标准起草、专家评审、意见征集等工作,预计2025年底完成终审。会议圆满完成既定的各项议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评价规范不仅填补机械行业安全领域人员评价标准空白,更将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安全管理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评价中心)
-
徐念沙会长出席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开幕式并会见海内外行业企业代表 机床工具 4月2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在京开幕。教育部原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贾成炳,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以及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国防科工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以及美、德、日、意等国家和台湾地区机床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会开幕。徐念沙会长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开幕本届展会以“融合创新数智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之路。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含中国)的近2450家展商以及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贸促机构等组团参展,展览面积超过31万平米,使本届展会成为近十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床工具专业盛会。徐念沙会长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毛予锋会长,中国机械联宋晓刚秘书长、李奇副会长等的陪同下,参观通用技术、北一机床以及台湾大立机器等展区,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并与企业代表深入交谈,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徐念沙会长参观企业展台展会期间,徐念沙会长与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道格拉斯•K•武德会长、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JMTBA)稻叶善治会长、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彭飒彬等国外行业协会和贸易组织代表等就全球机床产业的行业现状、技术趋势、市场挑战及合作机遇进行交流,就如何为相关国家做好服务展开探讨。徐念沙会长特别提到,要加强行业协会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览会、技术交流会和行业对接会等活动,希望以此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升产业整体效益,推动全球机床行业健康发展和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徐念沙会长与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道格拉斯•K•武德会长交流徐念沙会长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毛予锋会长、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JMTBA)稻叶善治会长合影徐念沙会长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彭飒彬等交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徐念沙会长在展会期间会见台方庄大立理事长一行,并与台方代表亲切交流。庄大立理事长陪同徐念沙会长、李奇副会长共同走访台湾展区,交流台湾机床产业发展情况。徐念沙会长表示,大陆出台若干惠台措施,积极推动台资企业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欢迎广大台资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共享大陆发展机遇。徐念沙会长会见庄大立理事长并参观台湾展区展会期间,中国机械联宋晓刚秘书长与台方庄大立理事长一行进行座谈交流,具体就本年度两会互动交流活动进行探讨和安排。宋晓刚秘书长还了解台湾机械工业企业及大陆台资企业近期运营情况,表示中国机械联将积极帮助台企业反映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助力台资企业在大陆实现高质量发展。宋晓刚秘书长与庄大立理事长一行座谈交流(国际合作部)
-
宋志明副会长带队赴石化联合会开展“十五五”规划调研 石化通用 2025年4月22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规划编制办主任宋志明带队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等领导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座谈会上,孙伟善副会长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石化联合会的总体情况及重点工作,石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及面临的问题,行业上下游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及短板,“十五五”期间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内容。与会人员围绕“十五五”期间如何推动石油石化行业和机械装备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宋志明副会长介绍了中国机械联的基本情况及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的相关工作。他表示,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将加强与下游石化行业用户的沟通交流,精准对接用户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机械装备的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他指出,机械工业与石化行业要集中资源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石化装备的自主化水平和国产化率,降低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度,从装备制造端夯实国家能源安全的根基。石化联合会信息市场部、产业发展部、科技装备部等有关负责同志参与接待,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行业发展部)
-
宋志明副会长带队赴有色协会开展“十五五”规划调研 其他民用 2025年4月21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规划编制办主任宋志明带队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有色协会)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有色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等领导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座谈会上,范顺科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有色协会的总体情况及重点工作,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并表示希望同中国机械联及系统协(学)会、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交流。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动机械装备和材料行业间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策略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宋志明副会长介绍了中国机械联的基本情况及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的相关工作。他表示,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将强化与上游材料行业的供需对接,尤其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机械工业与有色金属行业开展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有色协会副秘书长、规划研究办公室主任林如海,会员部、科技部、轻金属部、重金属部、政策研究室、再生金属分会、稀散金属分会、硅业分会、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等有关负责同志参与接待,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肖立群,中国机械联会员工作部、科技工作部、行业发展部、教育发展中心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行业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