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产业链升级记及对地方小吃、食品机械的启示
重庆小面以其独特的“麻辣鲜香”风味,成为重庆的一张闪亮美食名片。近年来,重庆小面产业蓬勃发展,展现出诸多新业态,不仅自身成绩斐然,更对其他地方小吃发展及食品机械企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重庆小面的历史可追溯至400余年前,从早期小贩肩挑扁担走街串巷叫卖,到如今遍布全市超8.4万家门店,每天销售约1300万碗,已然成为山城独特风景与文化符号。随着时代发展,重庆小面产业链不断延伸,每销售1亿元小面,可带动辣椒、花椒、菜油、榨菜等佐料近2000吨的销售,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50万人,年产值达400多亿元。但长期以来,其产业链分散、品牌化程度低、缺乏标准化工业化产品等问题,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壮大。
为突破发展瓶颈,重庆积极探索,培育出一系列新业态。大渡口区2021年率先成立重庆市小面产业园,大力推动预制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园内企业不断创新研发,如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北方消费者口感偏好,用120多吨面粉做实验,研发出既劲道又保留重庆小面附味性的产品,其七款重庆小面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与辉同行”重庆专场直播间,2分钟内销售超15万盒,销售总额超170万元。
不仅如此,产业发展标准也在不断完善,重庆发布了重庆小面团体标准,以及生产技术规范、食品安全、门店经营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大渡口区还打造“渝面侠”重庆小面品牌形象,连续举办“中国・重庆小面文化节”,提升品牌价值。今年1-9月,重庆小面预包装产品实现线上销售额约3亿元、同比增长32%。同时,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等,重庆小面预包装产品已出口至三十多个国家,小面产业园内的重庆辣有引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推出近20款小面产品,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海外销售额达600多万元。此外,山姆等大型商超推出重庆小面速食新品,进一步拓展了重庆小面的消费场景与市场空间,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外市场齐发力的新业态逐渐成型。
重庆小面产业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方小吃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在品牌打造方面,地方小吃应挖掘自身历史文化内涵,像重庆小面与重庆城市文化紧密相连一样,赋予小吃独特文化价值,并通过举办特色美食节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标准化建设至关重要,制定从食材选取、制作工艺到产品质量的统一标准,既能保证小吃品质稳定,又利于规模化生产与连锁经营。例如,通过制定严格的调料配比、面条制作标准,让消费者无论在何处品尝,都能感受到地道风味。拓展消费场景也是关键,利用预制菜、速食产品等形式,打破地域与时间限制,让小吃走进家庭、商超、电商平台等更多场景,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对于食品机械企业而言,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与启发。随着小面产业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对食品机械的需求有所增加。从自动化炒制机高效炒制调料,到辣椒舂制机升级为电动马达提高生产效率,再到面条加工设备需满足不同口感面条的制作要求,食品机械企业应针对地方特色小吃加工特点,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定制化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注重食品机械的智能化发展,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精准控制,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助力地方小吃产业实现工业化转型升级。
重庆小面产业以小见大,在创新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活力。其新业态模式为其他地方小吃发展点亮了前行的灯塔,为食品机械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蓝海。相信在借鉴重庆小面产业成功经验基础上,各地特色小吃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在满足人们味蕾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与文化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2025数智美食机器人大赛决赛暨2025数智美食生态大会在北京顺利举行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2025年8月25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北京市丰台区共同主办的2025数智美食机器人大赛决赛在北京顺利完赛。同期举行了2025数智美食生态大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楚玉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楚玉峰出席会议。数智美食机器人应用验证中心揭牌仪式此次大赛自启动以来便获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来自全国多个城市的60余个项目及产品参赛,范围涵盖炒菜、蒸煮、烧烤、煎饼、咖啡等多个品类,共同角逐行业荣誉。决赛通过实景比拼,现场实操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数智美食产业的前沿技术,以赛促研、以赛兴产。25日,决赛现场气氛热烈,各参赛企业携主力产品精彩亮相,展开实操对决,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多元化的科技美食盛宴。通过现场专家评委打分和大众投票的方式,最终评选出2025数智美食机器人大赛优胜奖及人气奖,并在2025数智美食生态大会上颁奖。2025数智美食机器人大赛决赛现场2025数智美食机器人大赛颁奖仪式下一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将与丰台区共同携手,围绕餐饮机器人应用验证创新平台建设,共同构建覆盖“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标准制定-规模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动餐饮机器人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发展。长按扫码关注联系人|牟金平联系方式|13581902284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
-
【央视新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前七个月我国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机械工业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汽车制造业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实现平稳增长。在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48万台,同比增长13.9%;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4.7万套,同比增长32.9%。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同时,清洁能源装备生产高速发展。前七个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47396万千瓦,同比增长19.6%;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稳步提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产品产销稳定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特别是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机械行业企业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产业链各环节,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
李奇副会长会见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李舜一行 机械工业 8月21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会见了来访的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李舜一行。双方围绕2026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合作事宜展开讨论。李舜副主席表示,在5月份召开的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期间,中国机械联领导与湖南省及长沙市领导交流了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项目,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希望引进2026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落地长沙,并希望双方就该项目保持长期合作,共同培育。李奇副会长指出,长沙从产业基础、展会硬件条件、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及会展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条件和优势,并且双方就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等项目已奠定了深厚的合作基础,中国机械联愿意与长沙就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项目开展新的合作。会上,李燕霞总工程师对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的总体内容进行了介绍,段英才总会计师对去年项目运营情况进行了说明。会上,双方就下一步工作的积极推进提出了计划和安排。中国机械联展览工作部有关同志参与交流。(展览工作部)
-
发展智慧风电,推动产业升级——2025(第五届)风电装备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机械工业 2025年8月15-18日,以“发展智慧风电,推动产业升级”为主题的“风电装备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在湖南省韶山市召开,该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论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湖南科技大学、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风电机组运行监测与智能诊断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高校的2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同行出席会议,围绕风电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及产业升级路径展开深入研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他提到,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513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平均利用率达93.2%。并对做好“十五五”风电产业升级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十五五”规划;二是创新引领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是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四是提高运维能力,保障风电场高效稳定运行。韶山市市长邓望军在致辞中表示,韶山作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正以红色基因赋能绿色发展,已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构建了从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到储能运维服务的完整风电产业链。目前,三一(韶山)风电获评全球首座风电行业“灯塔工厂”,并汇集了风渡新材、众翔重装等一批技术领先的上下游企业,为红色热土注入了绿色发展新动能。大会主席、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风能利用不充分、机组运行效率低、恶劣环境下性能下降及维护成本高等技术与科学问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届论坛以“发展智慧风电,推动产业升级”为主题,期待通过进一步增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交流,提升风电装备设计及关键技术应用水平,推动风电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湖南科技大学赵前程副校长在致辞中介绍,湖南科技大学依托机械工程等优势学科,深耕风电领域十余载,构建了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跨机械、信息、土木等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坚持开放交流,合作共赢的思想,跨十年举办五届风电论坛,聚集行业精英,通过持续交流为风电产业发展贡献新的方案和思路。大会共设置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和青年报告共计46个。土耳其埃尔吉耶斯大学MustafaSerdarGENC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万德成教授、重庆大学魏静教授、重庆大学王宇航教授、四川大学戴靠山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明明教授、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技术中心刘红文主任、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龙辛专家做了特邀报告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会议期间,会务组还组织参会专家学者赴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参观调研。(科技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