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推动行业发展——记工业工程专家刘雄

2024-08-13 14:26    来源:机经网

  (文/刘栋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革新,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工业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工业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数据的核算和分析,而传统的工业生产成本核算过程非常冗长和复杂,加上影响成本的因素繁多,以人工的方式很难理清其脉络,并且容易出错,这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新时代企业要想从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得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体化的工业企业智能化管理体系。而能够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工程领域深度融合的工业工程专家,便成为推动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的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上海慧雄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雄,就是我国轻工业制造管理方面的佼佼者。

  刘雄,我国著名工业工程专家,2013年创办了上海慧雄包装有限公司。公司自创办以来,刘雄便为公司注入了精益管理的基因,不但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还于2021年首次导入精益管理系统,逐步推进精益管理在公司的渗透。在环境保护方面,刘雄还领导公司先后通过了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FSC森林认证等。

  刘雄在包装产业深耕十余年,深知作为典型的轻工业,包装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上下游企业利润挤压。因此,包装企业想要在逆势中生存,就必须转型升级,加强市场捕捉、成本控制和技术水平,来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刘雄一直致力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与包装产业管理领域相结合的研究。在积累了深厚的行业工作经验和知识理论的基础上,2021年,刘雄自主研发出了“工业生产成本自动核算系统”这一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知识产权成果。

  该项成果首先通过大数据技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工业生产相关的信息数据,然后抽取、收集、捕捉有用数据,建立良好的数据仓库模型,再利用机器学习、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有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处理,经过技术手段剥离有效数据,最后整合这些有效数据实现自动决策,生成工业生产成本核算结果,帮助企业快速核算成本,减少人工计算,提高成本核算精准度。此系统大幅提高了收集成本数据的速度,保证了成本核算的时效性,提高了企业对成本相关数据变化的敏锐性,让企业能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此外,该系统还加强了数据分析的运算能力,突破传统核算方法的局限,结合多个数据渠道,收集企业、同行业、竞争对手和市场变化等相关信息,进行事前核算预测和事中核算控制,以及事后核算,使系统自动生成的结果更具准确性;而且最后生成的成本核算结果可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进行远景分析规划,提高成本预测和成本分析的能力,增加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实现持续性稳定发展。

  据了解,“工业生产成本自动核算系统”已经在国内外二十多个省市大范围投入使用,并为应用企业带来了不俗的经济收益,备受行业专家学者好评。有业界专家评价该系统认为,该项原创性知识产权成果不仅能精准核算工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还为工业工程领域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进一步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中间为刘雄在工厂车间指导工作)

  然而,刘雄的成就并不止于此,除了“工业生产成本自动核算系统”之外,他还先后研发了“包装制品柔性制造管理系统”“包装制品工艺优化设计和分析系统”“面向可视化管理的数字孪生工厂控制系统”等多项极具突破性和实用性的知识产权成果。这一系列极具创新性意义的原创性成果不但为工业工程领域解决了众多疑难困惑,还完善了工业工程智能化体系,为未来新一代信息科技赋能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流程、生产成本、工业资源分配上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此外,刘雄还主持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研究》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从理论层面为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做出着贡献。

  由于杰出的个人成就和非凡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对工业工程领域巨大的贡献,刘雄获得了“十四五”工业管理科技创新先锋人物、第五届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个荣誉称号,在行业内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外,他还在多家大型企业的举办的评审活动中担任专家评委,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为行业技术研发和理论建设作出专业指导。作为一位工业工程领域的顶尖人才,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刘雄在无数个日夜坚持不懈和刻苦钻研的成果,他以高超科研创新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开辟工业工程领域的新阶段,为行业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目前,上海慧雄包装有限公司在以刘雄为核心的专业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地为客户在包装方面的各种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不但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还获得了超过四十多项国家专利,更是获得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青浦区“智能工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东地区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

  谈及未来,刘雄表示,他会继续为工业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在科研道路上继续探索和创新,力求创造更多具有突破性和实用性的原创性成果,希望能早日把智能化应用全面覆盖在工业工程领域,也希望能与更多业界专家和精英探讨交流,共同推进工业工程领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






(责编:yangbo)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