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协青年企业家进行交流活动——成都成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珂做主题交流

2025-08-25 11:01    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

  通用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驱动——无论是老一辈的“匠心坚守”,还是青年企业家的“创新突破”,都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力量,为此,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继2024年度开展“企业家讲党课”后,2025年度开展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系列活动以“传承与突破 成长与责任”为主题,邀请通用机械行业青年企业家代表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共话行业发展未来。8月20日,第三次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邀请成都成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珂做主题交流,中通协会长黄鹂,名誉会长隋永滨、苏永强,副会长张宗列,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放,副会长、气体分离设备分会理事长蒋明,副会长、泵业分会理事长孔跃龙,副会长、阀门分会理事长吴建新,副会长、压缩机分会理事长吴丰,副会长、真空设备分会理事长张永明,副会长、干燥设备分会理事长史永春和协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当前,通用机械行业正处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期,青年企业家作为行业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既是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者,也是产业链升级的主力军。“青年企业家是行业的未来,是当下转型升级的‘先锋队’。”中通协会长黄鹂指出,“协会秘书处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行业的桥梁纽带,大家要倾听企业声音,了解实际需求,推动协会服务更精准、更有效。”

  “在成高阀门,高端阀门国产化替代不是口号,不是任务,而是融入我们团队血液的DNA——它刻在每一张设计图纸里,融在每一次实验数据中,更藏在每一位成高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执着里。”丁珂的交流开场简单直接,“这么多年来,成都成高致力做一件事——天然气长输管线用大口径全焊接球阀国产化,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56" Class900高压大口径全焊接球阀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的管线球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功实现了升级和超越,掌握了核心技术。该球阀成功应用于中俄东线并可靠运行,成都成高也受邀参加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的中俄东线中段投产通气仪式!

  做为企二代,面对是临时“帮忙”还是真正“接班”的提问,丁珂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我父亲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去食堂都会穿过车间,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父亲走进车间时放缓脚步,凝望着一台台加工设备,定定地站住约十秒钟,看着沐浴在晨光中父亲的背影和此刻安静的车间,我一瞬间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间工厂,而是父亲的另一个‘儿子’,是父辈们的执念与坚守,我们要做的不单单是‘接班’,更需要传承和创新,把我的‘兄弟’看护好。”丁珂说:“因为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前辈的坚持,刻着产业的期待,更装着国家的需要——这代青年阀门人,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交流中,中通协名誉会长隋永滨表示,改革开放以来,行业企业以“市场换技术”为起点,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突破;再到新时代,一批“卡脖子”装备被自主攻克……每一代通用机械人,都有一段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的故事,而贯穿其中的,是一颗不变的‘产业报国心’。丁珂的经历告诉我们:高端阀门国产化替代的终极目标,不是“打败进口”,而是“超越自我”;青年企业家的使命,不是“守摊子”,而是“开新局”。

  交流现场,秘书处工作人员围绕“企业精神传承”“智能制造实践”“企业人事管理”“国际市场开拓”等话题,与青年企业家进行现场对话交流。

  “年轻企业家成长于数字时代,对新制造技术、新商业模式更敏感。你们没有‘路径依赖’,敢于打破传统思维,这正是行业最需要的‘破局力’。”交流最后,黄鹂表示,“青年企业家要敢闯‘无人区’,勇当‘探路者’。 既要敢闯敢试,又要守住底线;既要追求技术突破,更要关注客户需求;既要个人成长,更要带动行业进步。要把‘精益求精、产业报国’的基因融入企业血脉,让每一台从你们手中诞生的设备都带着‘中国精度’和‘中国责任’”。

  黄鹂表示,青年企业家的锐气与韧性,是行业最鲜活的力量。作为协会秘书处的一员,我们要思考:面对这样一群有理想、有拼劲的青年企业家,我们秘书处该如何更好地“服务”?秘书处要以更主动的姿态、更精准的举措、更高效的行动,打造“有温度、有实效”的服务体系,成为企业信得过、靠得住的“娘家人”。

  青年企业家是通用机械行业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他们或深耕细分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或以数字化思维重塑传统制造,或带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锐气闯荡国际市场。未来,协会将持续深化“四个服务”实践,与青年企业家一道,在高端装备国产化、智能化转型的赛道上并肩前行——让更多“从0到1”的奇迹诞生,让更多“中国造”通用机械装备走向世界舞台。






(责编:hey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