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磷化集团新能源百亿项目开工 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5-07-03 13:56    来源:贵州省国资委

  近期,贵州磷化集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为目标,依托贵州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建设,统筹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着力补齐新能源材料短板,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延伸,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以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集群发展。作为2025年贵阳市首个百亿级项目,“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于4月27日启动。该项目构建“新能源材料+硫钛冶炼+金属加工+公用工程”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格局,涵盖140万吨七水硫酸亚铁联产40万吨钛白粉、60万吨磷酸铁、15万吨碳酸锂等10余个核心项目。项目建成后,磷化集团将实现锂、铁、钛资源自给自足,富余碳酸锂、七水硫酸亚铁等原料可供应省内其他新能源企业,助力贵州省扭转“守着磷矿卖原料”的被动局面,补齐新能源产业锂、铁、铜等资源要素短板。

  二是以循环经济模式激活资源价值潜能。项目通过“磷-硫-钛-铜-铁-锂-氟”七大资源循环体系,将磷矿石价值链延伸至新能源电池、氟化工、钛白粉等六大高端领域。一方面该项目将磷矿石加工生成磷酸铁后,与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结合生产磷酸铁锂,同步配套磷石膏分解制硫酸工艺,年减少固废排放200万吨,碳排放强度较传统工艺降低40%;另外一方面,该项目40万吨钛白粉生产线与140万吨七水硫酸亚铁联产装置并线运行,通过“化学耦合”使每吨磷酸铁锂铁源成本降低2000元,既缓解钛白粉行业盈利压力,又构建起跨产业协同优势,显著提升集团新能源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为贵州在锂电材料与钛白粉产业协同发展中占据战略高地贡献磷化力量。

  三是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规划的60万吨磷酸铁锂年产不仅能直接满足全国15%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而且凭借磷矿自给、副产物替代铁源及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的30%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经济层面,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32亿元、利税100亿元,相当于再造1.5个开阳经济体量,创造3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超万人间接就业机会。产业生态层面,随着宁德时代、中伟新材料等配套项目落地,一条涵盖“磷矿开采-湿法磷酸-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已成型,助推贵州新能源产业从“扩产”向“精耕细作”转变。






(责编:hey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