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电子行业《电子级乙硅烷》等66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以上标准报批稿请登录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网站(www.cesa.cn)“标准报批公示”栏目阅览,并反馈意见。公示时间:2025年7月30日-2025年8月28日联系电话:010-64102956,68205241附件:66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5年7月29日
2025-07-30 14:04
-
据机经网整理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为3595.45万美元,同比增长310.77%;出口数量为2718797台,同比增长6585.18%。2025年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1-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累计出口金额为14581.36万美元,同比增长165.98%;累计出口数量为11749454台,同比增长5289.48%。2025年1-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累计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2025年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德国、印度、日本、越南、韩国、中国台湾、英国、新加坡,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94.99%。其中,向中国香港出口最多,金额为1508.1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1.95%。2025年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1-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印度、日本、越南、德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92.53%。其中,向中国香港出口最多,金额为6152.86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20%。2025年1-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2025年1-6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占比TOP10国家/地区
2025-07-24 09:31
-
近日,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该国际标准基于超级电容器在电力储能领域的技术路线、应用现状,分析现有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在电力储能领域的差距和不足,提出未来标准规划建议,将对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标准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超级电容器具有卓越的电气特性、超长的循环寿命、环境适应性以及高水平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力储能领域具备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力,特别是在电力调频、平抑功率波动和改善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我国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已成功建成了全球首个5MW超级电容火储调频示范项目、全球容量最大的16MW全超级电容储能调频示范项目。目前,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装机容量已突破1GW,且增长迅速,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规模将达到5GW~10GW。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的成功立项,标志着我国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成功实现研发、生产、应用全产业链闭环,将有力支撑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及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也为全球未来储能市场提供中国标准化解决方案。
2025-07-18 10:06
-
根据工作需要,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委员调整。为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现将委员调整信息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将意见反馈至我司,电子版请发送至KJBZ@miit.gov.cn(邮件主题标明: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调整公示反馈)。公示时间:2025年6月25日至2025年7月24日联系电话:010-64102956,010-68205261附件: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调整信息汇总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5年6月24日
2025-07-03 15:00
-
1-5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出口增速放缓,效益稳步改善,投资增速回落,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一、生产增长较快1-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8个和1.6个百分点。5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5.7亿台,同比下降6.5%,其中智能手机产量4.5亿台,同比下降2.1%;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3亿台,同比增长5.5%;集成电路产量1935亿块,同比增长6.8%。二、出口增速放缓1-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较1-4月回落1.2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5395万台,同比下降2.9%;出口手机2.79亿台,同比下降7.7%;出口集成电路1359亿个,同比增长19.5%。三、效益稳步改善1-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6.49万亿元,同比增长9.4%;营业成本5.7万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2162亿元,同比增长11.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33%,较1-4月提高0.2个百分点。5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6.8%。四、投资增速回落1-5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较1-4月回落2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低4.6个百分点。五、区域略有分化1-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46324亿元,同比增长11.8%;较1-4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0469亿元,同比增长9.6%,较1-4月回落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7802亿元,同比下降3.2%,较1-4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1.9%,较1-4月回落5.4个百分点。5月份,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9778亿元,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2199亿元,同比增长7.1%;西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同比下降3%;东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下降18.8%。(注:1.文中统计数据除注明外,其余均为国家统计局数据或据此测算。2.文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同一口径。)
2025-07-03 14:20
-
根据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健康管理规范》等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以上标准报批稿请登录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网站(www.cesa.cn)“标准报批公示”栏目阅览,并反馈意见。公示期:2025年7月2日—2025年7月8日。附件: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编号、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5年7月1日
2025-07-03 14:18
-
据机经网整理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为4062.04万美元,同比增长550.71%;出口数量为4648650台,同比增长14487.66%。2025年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1-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累计出口金额为10985.91万美元,同比增长138.47%;累计出口数量为9030657台,同比增长4992.34%。2025年1-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累计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2025年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印度、越南、日本、泰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韩国,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95.39%。其中,向中国香港出口最多,金额为2905.9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1.54%。2025年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1-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印度、日本、越南、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泰国、英国,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92.40%。其中,向中国香港出口最多,金额为4644.7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28%。2025年1-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2025年1-5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占比TOP10国家/地区
2025-06-27 09:48
-
据机经网整理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为3168.83万美元,同比增长141.67%;出口数量为2886521台,同比增长7533.47%。2025年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1-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累计出口金额为6923.88万美元,同比增长73.85%;累计出口数量为4382007台,同比增长2912.29%。2025年1-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累计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2025年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印度、越南、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荷兰,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96.46%。其中,向中国香港出口最多,金额为1584.3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0.00%。2025年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1-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印度、日本、韩国、越南、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91.32%。其中,向中国香港出口最多,金额为1738.8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11%。2025年1-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2025年1-4月我国激光测距雷达出口金额占比TOP10国家/地区
2025-05-26 09:39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实施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起草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有力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相关工作,期间几经修订完善,于2017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1+3”政策体系,即一个管理办法+联合评议、绩效考核、专项资金三个细化制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早期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更好地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自治区科技厅根据国家有关实施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精神,通过调研部分省市先进经验,结合现阶段我区的实际情况,将原有的一个管理办法+三个细化制度整合,起草形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分为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购置评议、开放共享、绩效评价与奖惩、附则,共六章三十三条。主要从建立开放共享统筹机制、落实各方主体责任义务、严格开展购置评议、明确开放共享相关要求、合理收费及规范开支用途、落实绩效评价与奖惩措施等方面作出规定。具体如下:第一章总则,共7项条款。介绍《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和制定依据。说明《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相关定义和实施原则。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共4项条款。明确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中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财政厅、其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仪器管理单位的职责。第三章购置评议,共4项条款。说明大型科研仪器购置评议的强制要求、工作内容、结果运用和遵循原则。第四章开放共享,共10项条款。明确管理单位作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责任主体,以及所需履行的关于仪器入网管理、开放共享服务、服务收入使用、人员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责任。第五章绩效评价与奖惩,共6项条款。介绍开放共享工作绩效评价的总体方案、结果运用和惩罚措施。第六章附则,共2项条款。明确自治区科技厅对《管理办法》的最终解释权。确定《管理办法》出台后废止现行的“1+3”政策体系。《管理办法》围绕“考核、奖惩,联动预算、论证、购置、使用及报废备案”等环节,对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全流程进行统筹,将原有的“1+3”政策体系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制度设计,形成能够出实效、管长远的制度成果。(一)坚持目标导向,实现全周期闭环管理建立大型科研仪器“购置评议、仪器入网、开放共享、报废备案、绩效评价”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以提高仪器使用效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目标,通过绩效评价联动预算、论证、购置、使用及报废等环节,对仪器开放共享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财政部门仪器资产数据共享,强化仪器入网管理,摸清家底,应管尽管。(二)坚持严管严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以查重为主、多要素相结合的购置评议机制,压实各单位各部门主体责任,强化协同配合,解决大型科研仪器管理跨部门、跨地域、跨领域的问题。购置预算经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双重审核,牢牢把住源头关,避免重复购置,优化大型科研仪器布局,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促进大型科研仪器利用效率和共享率最大化。(三)坚持守正创新,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建立以国家有关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部署为指引、以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奖惩机制。以仪器使用效益、共享用户评价为主要导向,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实施分类评价,奖优罚劣。将过去繁杂冗长的政策体系精简,聚焦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中的重点,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通过一系列创新政策,引导和支持管理单位做好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工作。
2025-05-22 09:48
-
根据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智能制造服务分类与代码》等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以上标准报批稿请登录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网站(www.cesa.cn)“标准报批公示”栏目阅览,并反馈意见。公示期:2025年5月15日—2025年5月21日。附件: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编号、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5年5月15日
2025-05-16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