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成功召开
2025年9月11日至1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功召开。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作主旨报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主持大会。
本届泰达汽车论坛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充分发挥高端智库论坛优势,在跨产业融合创新、内容品质提升、政企对话平台搭建、前沿领域研讨四大方面呈现全新亮点和鲜明特色。会期举办多场高端对话、政策解读、技术展示及跨界研讨活动,发布多项重要智库研究成果,为培育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 连茂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铁成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 欧阳明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侯福深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 李天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郭守刚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正司级) 耿洪洲
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副司长 李建国
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充分发挥高端智库论坛引领作用,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系统性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形成多项智库成果,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连茂君指出,天津市深入践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推动智能科技和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前沿技术创新,全力服务汽车产业开放合作和优化升级,利用天津港、自贸区和保税区的巨大优势,用好滚装直航和中欧班列的通道,助力汽车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
安铁成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形势,提出面向“十五五”时期汽车产业的发展建议。一是锻造汽车新质生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二是平稳推动汽车新旧动能转换,夯实智能网联发展基础,构建产业发展新篇章。三是深化国际化合作水平,促进产业全球化布局进程,塑造产业增效新未来。
欧阳明高表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智能化电动车时代,电动汽车的完全智能化将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变革。我国正在迎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机遇,下一步,全固态电池、车网互动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一、智库论坛引领方向,权威解读传递政策取向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正司级)耿洪洲,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副司长李建国,围绕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治理,实施新一轮汽车产业稳增长举措,积极提振汽车消费,推动汽车产业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专题政策解读,并对引导汽车产业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提出发展建议。
二、专家智囊谋划创新,前瞻视野绘制产业蓝图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围绕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以及汽车市场消费提振升级,持续打造新消费、新业态提出发展建议。
三、企业洞察把握机遇,创新思维开拓发展路径
企业高层领导结合各自定位与企业发展阶段,从战略、技术、市场等多维度深入研判产业变革方向,并分享了企业在研发创新、系统能力构建、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战略思考。
四、六大维度推动进阶,高端智库实现全新跃迁
2025泰达汽车论坛在既往经验基础上,围绕“十五五”时期产业政策取向、前瞻技术趋势、战略布局选择等内容展开深度研讨,在六大维度实现全新升级,着力打造更高质量、更具实效的高端智库论坛。
(一)践行智库论坛使命,增加智库成果输出
为充分发挥高端智库论坛引领作用,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产业热点领域共汇聚智库成果27项,其中包括8份专题智库报告、11份产业研究报告、7场智库共识和1场泰达汽车论坛共识,高频次、多角度输出专业见解。
(二)升级论坛组织架构,汇聚产业融合新势能
2025泰达汽车论坛进一步升级组织架构,邀请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行业组织与头部企业担任协办单位,深度参与泰达汽车论坛组织实施工作,凝聚新的智慧力量,共同推动跨产业融合创新,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优化政企对话机制,促进政策落地与产业发展
为推动政策制定有依据、企业诉求有回应、产业发展有方向,本届泰达汽车论坛组委会在会前面向政府部门调研研讨议题,会中搭建对话平台,会后推动企业聚焦实践痛点,反馈政策落地情况与诉求,构建政策与产业相互促进的对话机制。
(四)设置高端对话环节,助力科学擘画“十五五”蓝图
泰达汽车论坛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为准确把握政策取向、研判发展方向,在开幕大会组织权威嘉宾围绕“改革创新再深化‘十五五’汽车产业政策与愿景展望”展开深度研讨,为行业科学谋划“十五五”提供智力支撑。
(五)深化前沿领域研讨,引领产业前瞻布局
针对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化发展等核心命题,本届泰达汽车论坛邀请固态电池、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资源循环等领域的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参会,并设置多个专题论坛,助力行业洞察前沿技术趋势。
(六)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助力企业高质量出海
围绕“全球化新市场”方向设置两场专题论坛,汇聚国内外权威专家,围绕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各国汽车政策动向、海外市场开拓机遇与挑战、产业链国际化协同等方向,搭建专业化交流平台,助力企业高质量出海战略走深走实。
会议现场
泰达汽车论坛秉持高端智库论坛定位,助推天津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已连续在天津举办二十一年。作为泰达汽车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天津汽车产业的“主力军”和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发展重镇。2025年1-8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整车厂产量41.97万台,同比增长5.06%,占全市比例85.67%;整车产值486.70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市比例76.78%。
目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聚集以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远程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整车龙头企业以及20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涵盖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气系统、上游材料及下游服务等完整的配套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浩荡征程中,泰达汽车论坛承载着产业的期望与重托,始终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展望未来,泰达汽车论坛也将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打造更高效、开放的高端智库论坛,持续针对重点任务和关键问题输出智库成果,为支撑汽车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张文宏副会长出席《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国家职业标准终审会议 机械工业 2025年9月24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组织的《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国家职业标准终审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有关领导等出席会议。来自宇通集团、东风汽车、上汽乘用车、北京现代、陕西集团、比亚迪、奇瑞新能源、浙江吉润、万通集团、郑州大学等30余家企业和院校的专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张文宏指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转型,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统一的职业标准对保障车辆安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本次终审要着力确保标准内容科学实用、等级划分清晰合理,尽快完善后推动标准颁布实施,为行业人才培养、技能评价和竞赛组织提供依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有关领导表示,“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24年发布的新职业,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职业的发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标准的开发,将为开展社会性人才评价、职业培训以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重要依据。他重点对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进行了讲解,强调标准应聚焦“人的能力”要求,突出实用性、等级性与可操作性。他希望评审专家立足岗位实际,凝聚共识,严格把关,共同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标准体系。在标准审议环节,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部长李亦轩代表主编团队就标准内容及公示期间反馈意见作了系统汇报。与会专家对标准文件中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附录等几部分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建设性修改建议。经充分研讨,与会审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五个原则;职业技能等级、职业功能和工作内容的划分合理;标准各部分的内容全面;体例格式以及专业术语的使用规范。审定组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终审。此次《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国家职业标准终审会的顺利召开,不仅完善了机械工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更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人才评价工作推进。(评价中心)
-
徐念沙会长会见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席 机械工业 2025年9月23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在工作总部会见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主席伯特伦·考拉思一行,双方围绕加强中德机械工业及两会合作展开务实对话。中国机械联秘书长宋晓刚、副会长叶定达,VDMA对外贸易部部长奥利弗·里希特伯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柯迪雅等参加会谈。徐念沙会长对考拉思主席一行专程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系统介绍了当前中国机械工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和中德贸易情况。他指出,德资企业目前在华发展态势良好,中方始终欢迎包括德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来华发展。中国机械联将持续搭建产业对接平台,助力两国企业共享发展机遇,提供政策咨询、市场分析等支持,并通过行业组织桥梁作用向政府反映外资企业在华发展诉求,推动双边企业深度合作。考拉思主席表示,中德机械工业合作历史悠久,既存在市场交易关系亦保持良性竞争。他介绍,VDMA已转型为欧洲机械行业代表组织,拥有3600家会员企业,覆盖320万产业工人。当前,双方均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需通过标准化等推动设备互联互通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VDMA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柯迪雅进一步表示,希望和中国机械联加强沟通与协作,未来共同组织更多双边产业交流活动。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双方一致认为,作为全球最大工业组织,需共同应对贸易壁垒,维护自由贸易秩序。未来合作方向将聚焦中国机械联正在编制的机械行业“十五五”规划,探讨中德在行业现代化中的协同路径。面临因地缘政治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双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互信,增强信心。此次会谈以实际合作需求为导向,既回顾了中德机械工业的合作基础,也明确了未来在数字化转型、标准制定、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方向,为两国产业界深化互信、共谋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国际合作部)
-
徐念沙会长应邀为中航集团开展法务主题讲座 机械工业 2025年9月2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赴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以“创造法务价值,助力创建一流”为主题,为法律部作专题讲座,集团董事会办公室全员参加,这也是一次党组织共建联建活动。本次讲座是应中航集团法律部邀请并命题,中航集团总法律顾问张华主持。中航集团总经济师、董事会秘书肖烽,以及来自董事会办公室、法律部等30余人参加。讲座围绕四大核心议题系统展开:一是法治风控合规体系的高效运作逻辑,二是法务工作在战略执行中的价值创造路径,三是数字化转型下法务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四是一流法务团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模型。徐念沙结合中外法学思想史、经典案例与企业实践,讲解了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与联系,并强调法务工作不仅要成为企业防范风险的“盾”,也要成为助力业务开拓与价值创造的“矛”,这才是其真正的战略价值所在。讲座持续约两个小时。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提问。问题涵盖法务部门如何更有效地融入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如何落地执行与动态监控、法务工作如何支撑企业战略决策、法律与经济学交叉地带的现实挑战、法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如何有效沟通等多个方面。徐念沙会长逐一作出解答,并通过实际案例进一步阐释了法务在战略规划、合同管理、创新业务模式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法务人员应具备业务思维和战略眼光,在合规基础上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本次讲座内容深刻、视角开阔、观点新颖,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不仅解答了当前工作中的诸多困惑,也为推进法治中航建设、助力打造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产业集团提供了参考。张华副总裁代表集团对徐会长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认为讲座把理论和业务紧密结合,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案例生动,是集团历次讲座中与实践结合最为紧密、将法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讲解最为透彻的一次讲座,是听过最好的一次法律讲座,不仅解答了困惑,更打开了法务团队服务的新思路。肖烽董事会秘书表示,徐会长提出的“盾”与“矛”的比喻极具启发意义,令人联想到“攻势布雷”战术——法务工作应前瞻布局、深入业务前沿,既要防控风险,也要助力博弈。他认为,讲座内容既融通了前沿法治理念,又切中了航空运输行业的特殊属性和需求,为集团未来的法务支持和董事会战略决策提供了思路。为准备此次讲座,中国机械联组织成立了专项写作小组,江西财经大学李晔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廉翔鹏经济学博士,以及中国机械联姚之驹、翟祥辉、赵军平、赵明等共同参与。写作小组成员普遍表示,此次工作不仅自身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专业能力,更扩大了中国机械联的影响力。为今后承担类似的任务奠定基础。(行业发展部)
-
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召开2025年三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商会 机械工业 2025年9月2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在北京组织召开2025年三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商会。会议由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主持,中国机械联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罗俊杰,专家委专务委员蔡惟慈,副会长宋志明、叶定达,总工程师李燕霞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2025年1-8月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会委员专家围重点行业三季度运行特点、存在问题和全年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明年形势展开交流,并就做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工作提出政策建议。会议认为,2025年三季度机械工业延续稳中有进态势,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如期实现。2026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要坚持“谨慎乐观”主基调,切实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稳妥推进机械工业由贸易型出海向投资型出海转变,持续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刘征、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张秋鸿、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超、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宗列、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协会科技部主任邹连阳、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单希强、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明翠新等委员专家代表行业发言。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统计信息部、行业发展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专家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