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牌电动重卡 助力“电动贵州”迈上新台阶

2024-10-15 10:47    来源:电车资源

  为加快推动“电动贵州”建设步伐,促进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迈上新台阶,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0月12日,贵州省能源领域电动重卡推进会在毕节市金沙县举行。  

20241014152239505046567.png

贵州省能源领域电动重卡推进会现场

  来自煤炭、电力、电动重卡等企业的与会嘉宾代表,围绕“贵州”牌电动重卡的续航情况、优惠力度、产品优势等进行了介绍与探讨,纷纷表示,电动重卡作为新能源商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燃油重卡相比,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同时,以其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能等显著优势,正逐步成为我省煤炭运输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打造完善‘贵州’牌电动重卡配套体系和供应链体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根据前期市场反馈,效果很不错。”推进会上,作为电动重卡生产商,贵州瑞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湘成说,贵州发展新能源优势明显,煤矿及非煤矿山运输发达。为此,公司专门研发了适合西部地区山多坡长运输的双电机重卡,具有轻量化、爬坡能力强、能耗低等特点。  

20241014152244943982462.png

电动重卡

  “电动重卡在运输成本上是传统油车无法比拟的,我们计划加大力度建设充换电站,主要服务于电动重卡。”贵州黔满运数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说,目前服务能力达到每天60至100车次,并已经将电动重卡的充换电创造性地纳入货源智慧管理平台,极大提高了充换电及物流匹配的便利性。

  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瞿进表示,该公司在多个场景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电动重卡比燃油重卡每公里节约1元钱,以电煤车辆年平均行驶6万公里为例,一年可以节约6万元。随着电动重卡价格大幅下降,其推广使用的前景越发广阔,优势更加明显。目前贵州金元已在毕节、遵义、贵阳、六盘水和黔西南州区域进行充换电站建设选点57个,累计建成投运充换电站18座、大功率直流充电桩89个,装机容量4.8万千瓦。

  推进会上还举行了8家企业订购签约仪式,共签约210辆“贵州”牌电动重卡。此次能源领域电动重卡推进会活动,是推动“贵州”牌电动重卡利企惠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能源领域电动重卡推广应用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在此基础上,省能源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分类指导、试点先行,供需联动、充换引领,协同发力、专班推进”的工作思路,引导能源企业不断拓展应用场景,积极开辟专用通道,加快预约平台建设,为电动重卡在能源领域推广应用铺石开道。

  据统计,自“电动贵州”建设实施以来,全省能源领域电动重卡推广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动重卡数量成倍增长。今年,1至9月全省能源领域推广应用电动重卡69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4倍,其中“贵州”牌电动重卡201辆均为今年新增。

  截至目前,全省能源领域累计推广应用电动重卡1460辆。与此同时,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快速增加,已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3.8万个,建成能源领域电动重卡专用换电站16座、专用充电桩6座。

  依托贵州能源综合服务交易平台,建成电煤运输预约平台,目前已通过现场实测进入试运行。贵州金元绿链物流公司建成投运集销售、保险、维修、运营调度、数据分析于一体的电动重卡智慧物流运营平台,并实现平台与银行互通功能。同时,试点推进电动重卡专用装卸通道建设,目前已完成25家电厂、53家煤矿企业专用装卸通道改扩建工程。形成了软硬件建设同步推进的工作格局。

  推进会上,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两新”机遇期和窗口期,强化政府引导、上下协同、市场对接、服务保障,扎实推进能源领域“油改电”,广泛推广电动重卡进电厂、进煤矿,加快推动“电动贵州”建设步伐,促进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迈上新台阶,为贵州能源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责编:lxh)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