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的通知

2024-09-12 09:18    来源:机械教育

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机械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协会(联合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和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24〕41号)要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项设置

  大赛设汽车整车装调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方向)、汽车零部件装调工(汽车电动化技术方向)、智能汽车维修工(车机系统调试与智能驾驶方向)、机动车检测工(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技术方向)、新能源汽车维修工(节能减排与氢动力技术方向)、汽车维修检验工(智能载运综合技术方向)等6个赛项。各赛项均设置职工组(含教师,下同)和学生组两个组别,均为双人团体赛。

  二、大赛安排

  大赛分为省级选拔、全国决赛两个阶段。

  (一)省级选拔赛阶段。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协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组织实施,共同做好选拔组织、技术指导、赛前训练和安全教育等工作。原则上于2024年10月15日前完成省级选拔。

  (二)全国决赛阶段。全国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实施,拟定于2024年11月中下旬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

  三、组织管理

  本次大赛为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成立大赛组委会(名单见附件),全面负责大赛组织管理。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和技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大赛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等工作。技术工作委员会设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负责技术筹备和全国决赛组织实施工作。

  大赛决赛由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总工会、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安徽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中心、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芜湖市总工会、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芜湖技师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协办。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协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共同成立参赛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选手选拔和参赛事宜,接受大赛组委会的指导。

  四、参赛要求

  (一)名额分配

  以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成代表队参赛,各代表队各赛项职工组限报3支参赛队,学生组限报2支参赛队。同一单位每个赛项各组别限报1支参赛队,参赛选手不得跨单位组队。

  各代表队于10月15日前完成大赛全国决赛报名工作,决赛报名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报名要求

  从事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应用相关工作的企业职工,各类院校制造类、汽车类相关专业的一线教职工,按名额分配可报名参加职工组竞赛。各类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名参加学生组竞赛。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及已通过竞赛取得“全国技术能手”申报资格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赛。院校在职一线教职工不得以企业职工或企业兼职职工身份参赛;企业在职职工不得以院校一线教职工或兼职一线教职工身份参赛;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以企业职工或院校一线教职工身份参赛。各代表队认真做好选手实名制信息审核工作,对于选手身份与实际不符的,大赛组委会将取消该选手参赛资格、参赛成绩和相关荣誉。

  五、大赛内容

  大赛由理论考试和实操比赛两部分组成。其中,汽车整车装调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方向)、汽车零部件装调工(汽车电动化技术方向)2个赛项以《汽车装调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智能汽车维修工(车机系统调试与智能驾驶方向)、新能源汽车维修工(节能减排与氢动力技术方向)、汽车维修检验工(智能载运综合技术方向)3个赛项以《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机动车检测工(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技术方向)赛项以《机动车检测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职工组按照技师、学生组按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适当增加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企业生产实际等内容进行命题。各赛项总成绩中理论考试成绩占20%、实操比赛成绩占80%。大赛试题由技术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统一命制,具体技术文件另行通知。

  六、奖励措施

  各赛项各组别全国决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选手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按相关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各赛项各组别总获奖选手及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控制在该赛项该组别全部决赛选手总人数的50%以内。有关奖励政策具体内容另行通知。

  七、有关要求

  (一)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协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按照大赛组委会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大赛各项组织工作,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和工会活动经费支持,加强协调和指导工作,确保大赛活动顺利举行。机械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要高度重视,发挥机械行业组织职能作用,把组织本次大赛作为加强机械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紧密结合当地企业生产和技能人才培养实际,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赛,着重扩大企业职工参赛比例,配合做好各项大赛相关工作。

  (二)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省级选拔赛,科学制定竞赛实施方案、安全工作方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做好竞赛活动的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将公平公正作为办赛的“生命线”,建立健全竞赛全过程监督管理制度,做好竞赛重点环节的监督工作。在全国决赛期间,要严格管理本参赛代表队选手及相关人员,遵守比赛各项规定,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大赛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三)要高度重视大赛活动的宣传推广与成果转化。各代表队要把大赛宣传推广作为宣传技能人才政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增强社会各界对行业技能人才认同的重要内容,及时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省级选拔赛新闻通稿、比赛花絮、背景资料等文字、图片、视频宣传素材。各参与单位应结合本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需求,加强对大赛技术内涵的挖掘、利用和资源转化,增强大赛服务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产的办赛效果。

  (四)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请于2024年9月15日前指定1名大赛联系人,并将联系人信息(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赛事名称)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以便于沟通联络。

  八、联系方式

  (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联 系 人:张嘉雯、刘加勇

  联系电话:010-63519817、15301171710、13240497018

  电子邮箱:jinengjingsai4895@126.com

  网    址:www.cmedc.com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联 系 人:王宇坤

  联系电话:010-84207445

  (三)中华全国总工会

  联 系 人:刘超

  联系电话:010-68591841

  附件: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组委会人员名单

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组委会

2024年9月10日


 

  附件

 

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组委会人员名单

  一、主任

  徐念沙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

  俞家栋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马  璐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二、副主任

  罗俊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执行副会长

  吴礼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

  王晓峰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

  王  炜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文静  安徽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

  徐  志  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

  三、委员

  于清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

  刘新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吴  薇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副部长

  陈晓明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

  关  明  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分党组成员

  郑丽梅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

  程连政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杨  正  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

  董  萍  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师建华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许述财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

  四、办公室

  (一)主  任

  罗俊杰(兼)

  王晓峰(兼)

  (二)副主任

  郑丽梅(兼)

  吴  薇(兼)

  (三)成  员

  张  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能竞赛管理处一级调研员

  赵  一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技术协作与创新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翟  敏  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机械工作部部长、一级调研员

  刘加勇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技工教育和培训处处长

  吴笑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王  海  安徽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王志鹏  芜湖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李学用  奇瑞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五、技术工作委员会

  (一)主  任

  陈晓明(兼)

  (二)技术顾问

  师建华(兼)

  (三)副主任

  郑丽梅(兼)

  许述财(兼)

  陈  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

  陈黎明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四)成  员(略)






(责编:yangbo)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