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2023年实现营收557亿元,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3月27日,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供应商均胜电子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全年核心业务增长稳健,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均胜电子实现营收约557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公司年度利润总额17.6亿元,同比增长267%。
报告期内,均胜电子旗下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3.16个百分点至15.2%;同时,公司订单获取继续保持强劲态势,全球累计获得全生命周期订单737亿元,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金额占比超60%。
均胜电子表示,公司归母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公司营业收入的规模稳步增长使得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同时近年来公司重点推进的各项降本增效措施也不断取得成效,成本节约明显,毛利率提升显著,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收入规模增长稳健,盈利连续多季度环比提升
随着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需求逐步恢复、供应链逐渐趋于稳定以及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行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2023年,均胜电子各项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核心赛道放量增长。
报告期内,均胜电子实现全年营收约557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约172亿元,同比增长约12%;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收约386亿元,同比增长约12%。汽车电子业务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同时智能网联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汽车电子业务美洲及亚洲区域收入增长较快,公司市场地位进一步增强。
在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均胜电子亦采取一系列提效率、控成本、降费用等措施来提升盈利能力并逐步取得成效,推动实现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净利率等相关指标持续优化,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报告期内,均胜电子整体毛利率约15.2%,同比提升3.16个百分点,连续多个季度环比稳步提升。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毛利率约20.7%,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约12.8%,同比显著提升3.6个百分点,业绩大幅改善,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已实现盈利,亚洲区域盈利能力表现突出。
2023年,均胜电子实现利润总额17.6亿元,同比去年大幅增加约267%;归母净利润达到10.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175%;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0.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219%。
均胜电子还积极推进与全球主要客户在在手订单价格补偿等事宜的商讨,并获得了全球多数头部整车厂的支持,在在手订单的价格上获取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和补偿。随着“盈利提升”计划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公司总体盈利水平有望持续得到改善提升。
此外,均胜电子经营活动现金流充沛。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39.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应收款项账期持续保持在全球领先水平。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全年新增订单737亿元
近年来,以中国市场为代表,全球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化变革持续推进。均胜电子除了做好现有核心客户业务,还重点瞄准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中国品牌国内市占率提升及出海浪潮的市场机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特别是头部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拓展力度。
报告期内,均胜电子新业务订单获取上保持强劲势头,全球累计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合计约737亿元,包括汽车安全订单434亿元,汽车电子订单303亿元。特别是在800V高压快充领域,公司年内获得某全球知名车企800V高压平台功率电子产品的全球性项目定点,全生命周期订单金额约130亿元,为公司新能源管理业务历史以来的最大订单。
在新拓展策略的实施推动下,2023年均胜电子的订单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订单金额占比超60%,国内新获订单金额占比已提升至约40%,来自国内头部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的订单金额比重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紧跟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本土化战略持续落地,尤其汽车安全业务已完成对新能源销量榜TOP10客户的全覆盖。
为保障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持续领先,均胜电子坚定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核心围绕智能共情座舱、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路协同智能网联终端5G+C-V2X产品、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等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创新投入。
2023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合计约36.5亿元,近5年研发投入累计已超165.15亿元,位居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前列。
得益于持续多年保持高研发投入,均胜电子过去一年在多个业务领域持续创新,推出了多款基于多个芯片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飞跃式汽车安全气囊等创新产品,与华为合作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供货多款相关车型,同时推进智能网联V2X产品在海外市场应用等。
如今,中国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纷纷瞄准海外市场,品牌高端化趋势明显,且出海模式也正从纯产品出口渐渐向“研产销”全链条输出的阶段迈进。
均胜电子作为已完成全球化布局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全球主要汽车出产国均配套有相应的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能够快速响应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需求,赋能中国车企进行海外布局。目前,公司已获得多个国内自主品牌出海项目的订单,并和部分国内头部自主品牌洽谈海外市场的本地合作事宜。
持续分红与回购,提质增效回报股东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均胜电子董事会此前已审议并通过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通过持续分红与回购等四大举措提质增效,回报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作为全球头部Tier1,均胜电子将坚持围绕“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的发展战略,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管理系统、以及汽车安全的研发与制造,成为全球中高端主流整车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
同时,均胜电子还将增强自主创新技术能力,通过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体系、加强技术产品创新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多种举措,提升整体经营质量;在保证主营业务发展合理需求前提下,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均胜电子继续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增强广大投资者获得感。
均胜电子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6元(含税)。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均胜电子已累计现金分红合计22.3亿元,占累计归属上市公司普通股东净利润比例约68%。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认可,均胜电子已开展以自有资金进行公司股票回购。
均胜电子表示,公司将会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核心围绕加强内生竞争力建设、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显著的成本节约、不断增强数实融合能力、加强各事业部协同形成更强大的内部合力以及扩大全球化布局优势五个方面,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整体利润水平及业绩增长弹性,努力以更好的业绩回馈公司股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迪拜商会举办机械行业"出海中东"圆桌交流会 机械工业 为深化中阿机械产业合作,推动行业国际化布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迪拜商会于7月4日下午在北京共同主办机械行业"出海中东"圆桌交流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迪拜商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卢塔阁下出席会议并致辞。迪拜商会亚洲区域总监马万·迈利、北京首席代表王亢,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赵剡水等九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和国机集团、北京探能科技、晶澳太阳能、中国水环境集团、奇瑞汽车、七腾机器人等18家重点行业企业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主持,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相关人员参会。会议期间,双方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迪拜商会在机械领域战略协调、务实合作迈入新的阶段。徐念沙会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中阿机械产业合作基础,指出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达29%,双方合作空间广阔。他结合5月访问迪拜商会总部达成的共识,强调阿联酋在金融、科研、制造等领域的战略性优势及其作为辐射中东、非洲、欧洲和东南亚枢纽的区位价值,提出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对接、市场准入、需求对接等全链条服务,助力构建中阿机械产业生态共同体。迪拜商会总裁穆罕默德·卢塔高度评价中国机械工业的创新活力与竞争力。他指出,目前在迪拜注册的中国会员企业已超6000家,双向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并系统阐释迪拜三大核心优势:世界级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覆盖27个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环境、辐射全球的市场网络。卢塔强调,备忘录签署将深化新能源汽车、绿色技术、发电设备等领域合作,助力中国机械企业通过迪拜枢纽拓展全球市场。随后,李燕霞总工程师与马万·迈利总监代表双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迪拜商会将共建信息共享与服务网络,为双边企业深化技术交流、贸易往来、投资合作提供支持,助力迪拜现代化建设及中国企业把握中东市场机遇,推动实现全球化布局。迪拜商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亢以"迪拜作为中东出海首选地"为主题进行专题推介,重点阐述其作为阿联酋最具影响力商业组织的战略定位。依托其广泛国际网络、以及迪拜开放营商环境和多元化产业优势,迪拜商会为全球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尤其在连接中东、非洲和亚洲市场中发挥桥梁作用。其主办的"ExpandNorthStar"科技初创盛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类活动,彰显迪拜作为新兴经济中心的创新活力。自由交流环节中,与会代表围绕政策对接、技术合作、市场拓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互动,结合迪拜市场需求探讨具体合作路径。双方约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组织企业考察、搭建信息平台、参加展会、组织专项对接会议等方式,推动中阿机械产业在研发、制造、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协作。此次圆桌交流会为中阿机械产业合作注入新动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以备忘录签署为契机,依托迪拜区位与政策优势,推动中国机械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同时促进阿联酋企业来华投资,实现资源互补与互利共赢,为中阿产业合作贡献机械行业力量。(国际合作部)
-
徐念沙会长会见波兰驻华大使并出席波中汽车产业合作新模式论坛 汽车工业 2025年6月26日下午,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主办的“波中汽车产业合作新模式论坛”在北京举行。波兰驻华大使古天卫发表开场致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应邀出席并随后发表讲话。波兰东方研究中心代表、波兰卡托维兹经济特区负责人、波兰主要汽车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中国机电商会代表分别发言。古天卫大使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汽车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令全球瞩目。他强调,波兰与中国长期保持友好外交关系,凭借扎实的工业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已成为连接欧洲东西部市场的核心枢纽。大使进一步表示,汽车工业是波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供应链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充沛,汽车产业规模在欧盟位居前列,这为中国企业拓展中东欧市场提供了独特机遇。他特别提到,波兰作为中欧战略要地,是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天然门户,乐见两国企业依托各自优势深化合作,共同挖掘区域产业协同潜力。徐念沙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技术集成平台,既是中波产业合作的关键领域,也是两国技术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他提到,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注入新动能。波兰在精密制造、欧洲市场准入方面的优势,与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及数字化创新能力形成互补,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徐念沙进一步指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始终以推动国际产业合作为己任,覆盖机械行业全产业链的14个专业领域,代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他呼吁中波两国以汽车产业为切入点,深化技术合作及供应链协同,共同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挑战。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张旭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文清分享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经验,对话嘉宾围绕中波汽车产业合作新模式展开深入探讨,重点聚焦技术联合研发、本地化生产及市场合作等议题,为两国企业务实合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中国机械联联合中汽协特别组织了奇瑞、吉利、理想、蔚来、小鹏等车企代表参会,与波方代表就产业合作展开深度对接。此次论坛为中波汽车产业对接搭建了行业对话平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支持两国企业开展政策沟通、项目对接及资源整合,助力中波汽车产业合作迈向新阶段。期间,徐念沙会长还应邀与古天卫大使举行单独会见。双方围绕中波汽车产业合作的具体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古天卫大使表示,波兰政府支持两国企业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化合作。徐念沙会长回应称,中机联将依托自身行业资源,协助波兰企业精准对接中国供应链体系,助力波兰工业转型与中国“智造”能力对接,推动双向务实合作落地。(国际合作部)
-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赴江西参加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 机械工业 2025年7月4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江西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叶建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在当日下午举办的先进装备产业链专题对接活动中,作题为“聚焦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趋势、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等内容进行了深入阐释。罗俊杰指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并非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依托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面对未来发展中并存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坚定发展信心,牢牢把握住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迈进。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有关同志一同参加了会议。(行业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