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2023年实现营收557亿元,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3月27日,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供应商均胜电子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全年核心业务增长稳健,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均胜电子实现营收约557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公司年度利润总额17.6亿元,同比增长267%。
报告期内,均胜电子旗下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3.16个百分点至15.2%;同时,公司订单获取继续保持强劲态势,全球累计获得全生命周期订单737亿元,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金额占比超60%。
均胜电子表示,公司归母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公司营业收入的规模稳步增长使得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同时近年来公司重点推进的各项降本增效措施也不断取得成效,成本节约明显,毛利率提升显著,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收入规模增长稳健,盈利连续多季度环比提升
随着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需求逐步恢复、供应链逐渐趋于稳定以及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行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2023年,均胜电子各项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核心赛道放量增长。
报告期内,均胜电子实现全年营收约557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约172亿元,同比增长约12%;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收约386亿元,同比增长约12%。汽车电子业务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同时智能网联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汽车电子业务美洲及亚洲区域收入增长较快,公司市场地位进一步增强。
在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均胜电子亦采取一系列提效率、控成本、降费用等措施来提升盈利能力并逐步取得成效,推动实现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净利率等相关指标持续优化,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报告期内,均胜电子整体毛利率约15.2%,同比提升3.16个百分点,连续多个季度环比稳步提升。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毛利率约20.7%,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约12.8%,同比显著提升3.6个百分点,业绩大幅改善,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已实现盈利,亚洲区域盈利能力表现突出。
2023年,均胜电子实现利润总额17.6亿元,同比去年大幅增加约267%;归母净利润达到10.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175%;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0.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219%。
均胜电子还积极推进与全球主要客户在在手订单价格补偿等事宜的商讨,并获得了全球多数头部整车厂的支持,在在手订单的价格上获取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和补偿。随着“盈利提升”计划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公司总体盈利水平有望持续得到改善提升。
此外,均胜电子经营活动现金流充沛。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39.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应收款项账期持续保持在全球领先水平。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全年新增订单737亿元
近年来,以中国市场为代表,全球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化变革持续推进。均胜电子除了做好现有核心客户业务,还重点瞄准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中国品牌国内市占率提升及出海浪潮的市场机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特别是头部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拓展力度。
报告期内,均胜电子新业务订单获取上保持强劲势头,全球累计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合计约737亿元,包括汽车安全订单434亿元,汽车电子订单303亿元。特别是在800V高压快充领域,公司年内获得某全球知名车企800V高压平台功率电子产品的全球性项目定点,全生命周期订单金额约130亿元,为公司新能源管理业务历史以来的最大订单。
在新拓展策略的实施推动下,2023年均胜电子的订单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订单金额占比超60%,国内新获订单金额占比已提升至约40%,来自国内头部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的订单金额比重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紧跟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本土化战略持续落地,尤其汽车安全业务已完成对新能源销量榜TOP10客户的全覆盖。
为保障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持续领先,均胜电子坚定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核心围绕智能共情座舱、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路协同智能网联终端5G+C-V2X产品、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等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创新投入。
2023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合计约36.5亿元,近5年研发投入累计已超165.15亿元,位居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前列。
得益于持续多年保持高研发投入,均胜电子过去一年在多个业务领域持续创新,推出了多款基于多个芯片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飞跃式汽车安全气囊等创新产品,与华为合作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供货多款相关车型,同时推进智能网联V2X产品在海外市场应用等。
如今,中国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纷纷瞄准海外市场,品牌高端化趋势明显,且出海模式也正从纯产品出口渐渐向“研产销”全链条输出的阶段迈进。
均胜电子作为已完成全球化布局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全球主要汽车出产国均配套有相应的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能够快速响应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需求,赋能中国车企进行海外布局。目前,公司已获得多个国内自主品牌出海项目的订单,并和部分国内头部自主品牌洽谈海外市场的本地合作事宜。
持续分红与回购,提质增效回报股东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均胜电子董事会此前已审议并通过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通过持续分红与回购等四大举措提质增效,回报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作为全球头部Tier1,均胜电子将坚持围绕“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的发展战略,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管理系统、以及汽车安全的研发与制造,成为全球中高端主流整车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
同时,均胜电子还将增强自主创新技术能力,通过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体系、加强技术产品创新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多种举措,提升整体经营质量;在保证主营业务发展合理需求前提下,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均胜电子继续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增强广大投资者获得感。
均胜电子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6元(含税)。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均胜电子已累计现金分红合计22.3亿元,占累计归属上市公司普通股东净利润比例约68%。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认可,均胜电子已开展以自有资金进行公司股票回购。
均胜电子表示,公司将会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核心围绕加强内生竞争力建设、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显著的成本节约、不断增强数实融合能力、加强各事业部协同形成更强大的内部合力以及扩大全球化布局优势五个方面,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整体利润水平及业绩增长弹性,努力以更好的业绩回馈公司股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副总工程师温顺如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重大装备项目办公室)主任杨铁成主持。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宋志明做题为《科技向新,产业向兴加快推动机械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工作报告。宋志明副会长总结了近两年来,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政策下行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下一步行业科技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能效;三是加强原创引领,推进高端装备突破;四是加速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深度转型;五是提升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工作体系。宋志明副会长做科技工作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机械联副会长陈学东院士作题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与未来五年重大科技突破方向”专题报告,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徐洪海会长作题为“AI+制造——打造智能制造的升级版”专题报告,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沈峰总工程师作题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交通的新基建与发展新引擎”专题报告,佛山大学教授、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张伟院长作题为“绿色低碳再制造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专题报告。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特邀行业专家、中国机械联智能制造分会代表、中国机械联绿色制造分会代表、机械工业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代表等出席了会议。(科技工作部)
- 
                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在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8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在京组织召开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专家委专务委员于清笈、杨学桐,副秘书长夏闻迪,工作总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22家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上,佘伟珍总经济师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四家协会代表作了重点发言,介绍了地方行业发展情况与协会工作亮点,其他地方协会代表交流了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徐念沙会长在听取到会各个地方协会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好“十四五”的成果经验,推动“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建设和执行,主要目的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中国机械联的“四个服务”不仅是为行业服务,也为各个地方协会服务,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推动落实,同时希望中国机械联的各方面工作都能得到地方协会的支持。徐念沙表示,中国机械联积极践行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四个服务”的办会宗旨,着力建设专家智库、数据信息、会员服务、科技创新、质量建设、标准工作等十多个业务平台,希望与地方协会做好资源与服务、产品与渠道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并就下一步深化合作提出了强化战略协同,畅通信息渠道,对接优势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密切日常联络等五方面建议。(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联会领导会见广西机械联会长一行 机械工业 10月2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在工作总部会见了广西机械联徐飞云会长一行。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会员工作部、行业发展部、科技工作部等部门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见。徐念沙会长对徐飞云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广西机械联第三届会员大会及理事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广西机械联多年来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徐飞云会长详细介绍了广西机械工业的整体情况,表达了希望继续得到中国机械联的大力支持,在中国—东盟高端装备职业教育联盟、机械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加强合作。徐会长表示中国机械联和广西机械联是一家,对于广西机械联提出的需求,中国机械联将认真研究给予大力支持。目前,中国机械联正在研究开发一批服务行业和地方产业的产品,将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希望广西机械联共同参与,协助收集产业需求,宣传产品特点优势,共同服务好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随行的还有广西机械联原会长覃彦瑞、副会长兼秘书长霍力。(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薛一平,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王侠、张立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并作会长述职徐念沙会长向五届七次理事会报告了工作。他指出,本次理事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冲刺机械工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深化行业协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2025年以来,中国机械联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按照五届六次理事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进步、助力会员发展中展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在党的建设方面,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明党的纪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顺利完成党委换届;纵深推进廉政建设,净化政治生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实对口帮扶。在秘书处建设方面,健全制度体系,提升运行效能,优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紧紧围绕“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职能定位,搭建平台、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徐念沙强调,下一步,中国机械联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四五”时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时期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好中社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严明纪律规矩,健全制度机制;二是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章程》规定,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的意见》,持续推进中国机械联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能效,推进中国机械联专家、数据、会员、科技、质量、标准、国际、人才、法律、文化、机器人等十一个平台建设,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新引擎”。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会长述职报告、法定代表人述职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理事调整的议案、负责人调整的议案、聘任副秘书长的议案。党委常委、副会长、法定代表人罗俊杰作述职报告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作财务工作报告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宣读中国机械联理事调整的议案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宣读中国机械联负责人调整的议案副会长宋志明宣读聘任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的议案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议专题报告环节中,罗俊杰详细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柴海涛为与会企业解读关税战与企业出海的应对策略。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理事候选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特邀代表,以及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会会议代表,机械行业专家、地方协会代表,中国机械联(总部)部门负责人等列席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