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车企2月销量一览:奇瑞同比大涨,问界再超理想
今年2月,受春节等因素影响,中国车市遇冷。据中汽协数据,该月我国汽车销量为158.4万辆,环比下滑35.1%,同比下滑19.9%。
与此相对应,多数车企该月销量同环比双双下滑。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奇瑞、吉利、长城这几家自主品牌,虽环比呈现下滑,但同比则在不同程度增长,尤其是奇瑞,在较高的体量下,仍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四成,前两月累计销量更是同比大涨近七成。
  
新势力大多没破万,问界、理想超2万
2月,造车新势力环比齐齐下跌,多数月交付量未过万辆,仅问界与理想还算不错,依然拿下了2万+的月销。
问界该月共交付新车21,142辆,以891辆的微弱优势再次成为月销冠。问界新M7仍然是其销量的绝对主力,该月共交付18,479辆,销量占比超87%。自去年9月上市交付以来,M7累计大定已突破15万辆,已交付新车超10万辆。

图片来源:AITO汽车
今年前两月,问界新车交付量总计超5.4万辆。随着新M7的继续发力、产品线的补齐、终端优惠的开展以及交付能力的提升,问界接下来预计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理想与问界差距不大,该月共交付新车20,251辆,同比增长21.8%。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指出,尽管2月受到了春节、理想L系列年款切换部分车型售罄的影响,其日均交付量(不含8天春节假期)较去年2月日均交付量仍然大幅增长。
李想表示,随着新车型的发布和交付(理想MEGA和2024款理想L系列车型),其目标在3月恢复到月交付5万辆的水平。
盖世汽车关注到,理想已于3月1日正式发布2024款理想L系列车型,并于3月3日开启交付,真正做到发布即交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样于3月1日发布的理想MEGA近期遭遇P图风波,据悉受此影响,该车型目前市场表现不及预期,而这可能会影响到上述目标的达成。针对该舆论风波,李想日前已在朋友圈发声,称“决定开始反击”“对有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正用法律手段处理”。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蔚来2月新车交付量为8,132辆,环比呈现下滑,但幅度相对较小,这也使其成功反超零跑,拿下第三排位。不过从前两月累计交付量来看,蔚来仍然低于去年同期,且不及零跑。
据最新消息,2024款蔚来ES8、EC7、ES6、EC6、ET5T等车型已在北京、苏州、成都等城市开启首批交付。2024款ET5与ES7则将分别于4月、5月开启交付,2024款ET7将于4月发布并开启锁单。另外,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将于5月上旬发布。
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日前表示,相信3月开始销量会越来越好,有信心单月销量达到两万辆,对今年全年销量预期表现非常乐观。
零跑2月共交付新车6,566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单月及累计交付量同比都呈现大幅上涨。
3月2日,零跑C10正式上市,同时零跑C11/C01/T03也迎来全新车型发布。至此,零跑从纯电到增程,从微车、到轿车和SUV的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对20万元以内的主流新能源市场的全覆盖。按照规划,零跑还将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推出零跑C16,该车定位中大型新能源SUV。在多车型加持下,零跑在2024年目标冲击30-40万辆的年销。
哪吒2月交付量为6,085辆,同环比都在下滑。盖世汽车注意到,在春节假期后,哪吒对旗下多款主力车型全系降价,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其实,放眼整个行业来看,春节后价格战的迅速升温,形成了较大的观望走势,并没有很好地提振销量。
小鹏2月交付新车4,545辆,在新势力中“垫底”。在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看来,小鹏这一表现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一、小鹏渠道端推行“木星计划“,调整直营店和授权加盟经销商比重,导致渠道端稳定性和提车积极性不强,另外最近推行的经销商储备库存也带来一定影响;二、新车X9产能较少,交付未跟上。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官方海报截图
不过该分析师也表示,整体上小鹏G6、X9两款车型订单量还是可观的,随着渠道调整稳定、产能跟上,结合最近的降价促销等因素,小鹏后面的月销量预计依然会逐步改善,也会回归月销2万辆水平。
老牌自主表现不一,奇瑞同比大涨
2月整体车市下滑,车企销量环比普遍下跌,老牌自主车企们也不例外,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江淮等环比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但对比去年同期,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它们的强大抗压能力,例如奇瑞。
2月,在老牌自主阵营中,奇瑞表现最为突出。该月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43,155辆,同比增长37.8%,1-2月累计销售汽车348,019辆,同比增长69.5%。其中,奇瑞品牌2月销量97,562辆,同比增长41%,1-2月销量232,692辆,同比增长67.1%。
奇瑞这一表现背后,出口板块的贡献不小。尽管奇瑞官方还尚未公布其2月出口数据,但据中汽协最新数据,2月奇瑞整车出口量达到7.9万辆,前两月出口量达到16.9万辆。回顾此前,奇瑞2023年销量达到188.1 万辆,其中出口量达到93.71万辆,占据着总销量的半壁江山。
再看吉利,其2月销量为111,398辆,同比增长3%,1-2月销量为324,885辆,同比增长55%,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以及出口板块的带动。
数据显示,在吉利银河、几何和极氪品牌等带动下,吉利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508辆,同比增长约48%,销量占比超30%。1-2月,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9,334辆,其中插混车型销量为42,904辆,同比暴增15.6倍。聚焦出口板块,进入2024年以来,吉利国际化版图持续扩大。2月,吉利出口销量达24,373辆,同比增长超39%。
长城2月合计销量71,027辆,同比增长4.12%,1-2月合计销量175,057辆,同比增长34.91%。据官方数据,长城2月海外销售30,589辆,1-2月累计销售56,963辆;2月新能源车销售12,270辆,1-2月累计销售37,300辆。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比亚迪。2月,比亚迪销售汽车122,311辆,同比下滑36.84%,1-2月累计销量为323,804辆,同比下滑6.14%。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比亚迪近两月销量下滑,与去年年底非常激进完成年度目标密切相关,去年年底有一定提前透支交付的影响。另外,比亚迪推出入门级更低的荣耀版车型,导致市场激烈的价格战影响,导致用户对于主流的A级车持币待购观望情绪(市场都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
该分析师表示,目前荣耀版车型已经获得不少用户订单,预计会在3月下旬至4月左右规模化交付,提升比亚迪整体月销水平。据相关数据,近两周比亚迪销量已经开始不断上升。
此外,上汽及广汽自主板块在2月的表现也稍弱,以广汽为例,广汽乘用车该月销量同环比双双下滑,广汽埃安也同样如此。
要知道,去年埃安累计销量达到480,003辆,较前一年大涨了77%,单月平均销量突破4万辆,在众多传统车企推出的新能源汽品牌中可谓“遥遥领先”。然而到了今年,埃安的单月新车交付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2月交付量仅1万辆出头,较去年同期下滑近七成,今年前两月累计销量为2.1万辆,同比下滑了45%。而按照规划,今年埃安将冲击80万辆的年销目标。

图片来源:埃安官方海报截图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埃安要达成这一年销目标比较难。至于其中原因,其提到以下几点:
一、2023年,广汽埃安销量48万辆,主要集中在埃安S和埃安Y这两款车上面,月销平价都在1.8-2万辆左右,过去的销量集中在网约车和租赁平台,以及私人采购后进入网约平台使用;
二、埃安S和埃安Y等主销车型最近也开始降价,但是面临五菱(五菱星光)、比亚迪(秦系列)、奇瑞(风云系列)、零跑(C10、C01)、吉利(银河系列)、长安(启源系列)相关竞品挑战压力更大,对手降价幅度和车型性价比更高的挤压效应会比较明显;
三、埃安极力打造的中高端昊铂品牌,如昊铂GT、昊铂ST等车型品牌向上和销量明显受到极大的挑战,2024年很难有大的销量贡献;
四、埃安也在出海,但是短期内对销量增长支撑空间有限。
合资以下跌为主,上汽通用五菱是例外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长,而合资品牌份额呈现下滑。与之相对应,此次统计内的合资品牌大都在下滑。
上汽通用五菱是其中唯一一家同环比双双上涨且1-2月累计销量也呈现正增长的品牌。2月其销量达到7.5万辆,其中乘用车超3.6万辆,新能源车型占比92%;商用车近3.9万辆。具体到乘用车方面,五菱星光销售11,964辆,五菱缤果销售8,087辆,五菱宏光MINI EV系列销售13,596辆。
另一个例外是长安马自达,尽管环比骤降,但高于去年同期。此前1月,长安马自达的表现也比较突出,实现了销量的倍增。当然,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其产品降价促销力度也比较大。

图片来源:长安马自达官方海报截图
1-2月,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超过1.3万辆,同比增长近七成,在合资品牌中增幅较高。其实,除长安马自达外,基于1月还不错的表现,东风日产、东风本田、长安福特及上汽大众前两月累计销量也超出了去年同期。
业界周知,2023年,合资品牌过得并不容易。而放眼2024年,其所面临的压力或更大。
前面提到,比亚迪等车企掀起新一轮价格战,而这极有可能影响到合资燃油车的生存空间。举例来说,比亚迪通过降低秦PLUS DM-i的价格,直接挑战了东风日产轩逸、一汽丰田卡罗拉等合资品牌A级车型。
当然,合资品牌也有动作。就在比亚迪以秦PLUS荣耀版打响新一轮价格战的当天,北京现代就快速“反击”,发布海报称,全新伊兰特7.58万元起,油“比”电强。

图片来源:上汽通用
紧接着,别克对单车型狂降6.5万元,还在一天后上市了别克E4增值款,起售价较在售车型官降3万元,把中大型纯电SUV价格卷到15万区间。随后,马自达、凯迪拉克等众多品牌纷纷加入战局,开始疯狂降价促销。
不过即便如此,正如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所说,合资品牌回暖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自主车企新能源汽车产品投放和油电平价影响较大,“就新能源产品而言,合资车企增量依然有限,主要原因包括产品力不足、创新技术应用缓慢、新能源产品的营销服务稍显传统。”
因此综合来看,2024年,合资品牌们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副总工程师温顺如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重大装备项目办公室)主任杨铁成主持。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宋志明做题为《科技向新,产业向兴加快推动机械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工作报告。宋志明副会长总结了近两年来,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政策下行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下一步行业科技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能效;三是加强原创引领,推进高端装备突破;四是加速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深度转型;五是提升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工作体系。宋志明副会长做科技工作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机械联副会长陈学东院士作题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与未来五年重大科技突破方向”专题报告,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徐洪海会长作题为“AI+制造——打造智能制造的升级版”专题报告,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沈峰总工程师作题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交通的新基建与发展新引擎”专题报告,佛山大学教授、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张伟院长作题为“绿色低碳再制造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专题报告。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特邀行业专家、中国机械联智能制造分会代表、中国机械联绿色制造分会代表、机械工业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代表等出席了会议。(科技工作部)
- 
                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在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8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在京组织召开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专家委专务委员于清笈、杨学桐,副秘书长夏闻迪,工作总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22家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上,佘伟珍总经济师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四家协会代表作了重点发言,介绍了地方行业发展情况与协会工作亮点,其他地方协会代表交流了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徐念沙会长在听取到会各个地方协会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好“十四五”的成果经验,推动“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建设和执行,主要目的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中国机械联的“四个服务”不仅是为行业服务,也为各个地方协会服务,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推动落实,同时希望中国机械联的各方面工作都能得到地方协会的支持。徐念沙表示,中国机械联积极践行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四个服务”的办会宗旨,着力建设专家智库、数据信息、会员服务、科技创新、质量建设、标准工作等十多个业务平台,希望与地方协会做好资源与服务、产品与渠道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并就下一步深化合作提出了强化战略协同,畅通信息渠道,对接优势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密切日常联络等五方面建议。(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联会领导会见广西机械联会长一行 机械工业 10月2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在工作总部会见了广西机械联徐飞云会长一行。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会员工作部、行业发展部、科技工作部等部门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见。徐念沙会长对徐飞云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广西机械联第三届会员大会及理事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广西机械联多年来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徐飞云会长详细介绍了广西机械工业的整体情况,表达了希望继续得到中国机械联的大力支持,在中国—东盟高端装备职业教育联盟、机械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加强合作。徐会长表示中国机械联和广西机械联是一家,对于广西机械联提出的需求,中国机械联将认真研究给予大力支持。目前,中国机械联正在研究开发一批服务行业和地方产业的产品,将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希望广西机械联共同参与,协助收集产业需求,宣传产品特点优势,共同服务好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随行的还有广西机械联原会长覃彦瑞、副会长兼秘书长霍力。(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薛一平,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王侠、张立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并作会长述职徐念沙会长向五届七次理事会报告了工作。他指出,本次理事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冲刺机械工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深化行业协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2025年以来,中国机械联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按照五届六次理事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进步、助力会员发展中展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在党的建设方面,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明党的纪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顺利完成党委换届;纵深推进廉政建设,净化政治生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实对口帮扶。在秘书处建设方面,健全制度体系,提升运行效能,优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紧紧围绕“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职能定位,搭建平台、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徐念沙强调,下一步,中国机械联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四五”时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时期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好中社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严明纪律规矩,健全制度机制;二是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章程》规定,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的意见》,持续推进中国机械联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能效,推进中国机械联专家、数据、会员、科技、质量、标准、国际、人才、法律、文化、机器人等十一个平台建设,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新引擎”。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会长述职报告、法定代表人述职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理事调整的议案、负责人调整的议案、聘任副秘书长的议案。党委常委、副会长、法定代表人罗俊杰作述职报告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作财务工作报告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宣读中国机械联理事调整的议案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宣读中国机械联负责人调整的议案副会长宋志明宣读聘任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的议案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议专题报告环节中,罗俊杰详细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柴海涛为与会企业解读关税战与企业出海的应对策略。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理事候选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特邀代表,以及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会会议代表,机械行业专家、地方协会代表,中国机械联(总部)部门负责人等列席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