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车市遇冷,“价格战”下新能源A级车也卖不动了
3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为“中汽协”)发布了2024年2月的汽车产销数据。
数据显示,2024年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0.6万辆和158.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7.5%和35.1%,同比分别下降25.9%和19.9%。
1-2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91.9万辆和4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11.1%,这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

对于2月产销的同环比双降,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指出,2月是春节月,有效工作日减少,且部分购车需求已在春节前得到释放,汽车产销量总体较1月有所回落。
今年1月,受农历春节临近以及新年促销活动的持续进行,车市迎来开门红,当月产销分别完成241万辆和24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2%和47.9%,这在某种程度上给2月销量的环比下降埋下了伏笔。
购车需求提前释放,2月乘用车销量大幅回落
受春节月叠加节前购车需求释放等影响最大还是乘用车,该市场2月销量较1月明显大幅回落,且高端品牌也未能幸免。
数据显示,2024年2月,乘用车共销售133.3万辆,环比下降37%,同比下降19.4%。与此同时,2月,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26万辆,环比下降29%,同比下降15%。
从销售地域来看,2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01.8万辆,环比下降41.7%,同比下降26.3%;乘用车出口31.5万辆,环比下降14.7%,同比增长16.2%。由此可见,同比两位数的出口增幅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乘用车市场的整体降幅。
在乘用车的大板块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燃油车被新能源汽车替代步伐越来越快。
今年2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64.6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31.8万辆,环比下降43.6%,同比下降33%。而去年2月,传统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为96.4万辆,同比下降9.8%,已较2022年同期减少10.4万辆。

尽管整体乘用车市场均处于下行之中,但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仍稳中有升。
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9.1万辆,环比下降38.1%,同比下降9.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9.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5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五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两位数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韩系品牌销量小幅增长外,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8.6%达127.8万辆,占乘用车销量总量首次突破60%,达到60.4%,占有率较上年同期提升8.8个百分点。
环比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2月市场份额虽较1月略有下滑,但长期来看依旧看涨。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称,出口市场持续扩大以及“油电平价”加速到来将为自主品牌整体份额提升带来助力,2024年其市场份额有望达到62%,2030年达到70%以上。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06.6万辆,同比增长26.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9.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7.6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呈两位数增长,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整体来看,1-2月,乘用车共销售345.1万辆,同比增长10.6%。其中,乘用车国内销量276.5万辆,同比增长6.4%;乘用车出口68.6万辆,同比增长31.5%。
市占率仍达三成,价格战下新能源A级车销量不增反降
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虽较为罕见地出现同环比双降的局面,但超过三成的市场占有率仍让这一市场成为车市重要增长极。

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6.4万辆和47.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1.1%和34.6%,同比分别下降16%和9.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环比1月的29.9%提升0.2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2月产销量分别为28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8%和21.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为1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2.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辆和200辆,同比分别增长187%和370%,成为新能源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燃料电池汽车高速增长背后,一方面是去年同期低基数的映衬,2023年2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辆和40辆,同比分别下降53.1%和77.5%,销量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最低值。另一方面则是各示范城市群和非示范区域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力度的加大,且从当下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大有可为。
今年两会期间,加快氢能产业发展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定位为“前沿新兴产业”,名列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与此同时,多位两会代表委员也提交了与氢能产业发展相关的建议。另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初的地方两会上,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22个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氢能发展的省份数量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此,有预测称,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25.2万辆和12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9.4%,市场占有率达到30%。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图片来源:中汽协
另值得关注的是,在1-2月新能源乘用车中,A级同比下降9.7%,销量仅32.8万辆,而其他级别均呈现正增长,其中C级涨幅最大。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B级,累计销量42.1万辆,同比增长56.9%。
对比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中仅A00级同比下降,其他级别均呈现正增长,且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全年累计销量347.1万辆,同比增长45.5%。
对于今年前两个月A级新能源乘用车出现的这一变化,盖世汽车研究院称与开年即开打的价格战不无关系。“A级车现在是降价“重灾区”,用户持币观望情绪比较浓重;B级以上主要是增换购群体,企业降价没有那么突出,目前问界、理想、蔚来、极氪等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要销量来源。”
2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4.7%,插混表现亮眼
纵观2月各细分市场的销量表现,汽车出口是唯一一个同比呈现正增长的板块。

数据显示,2月,我国汽车出口37.7万辆,环比下降14.9%,同比增长14.7%。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31.5万辆,环比下降14.7%,同比增长16.2%;商用车出口6.2万辆,环比下降15.7%,同比增长7.6%。
分燃料类型来看,2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9.5万辆,环比下降13.8%,同比增长22.1%;新能源汽车出口8.2万辆,环比下降18.5%,同比下降5.9%。
由此可见,传统燃油车依然是汽车出口增长的核心主力,这是因为其市场应用领域相对比较广泛,尤其是在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
也正因如此,新能源汽车中的插混车型也成为出口的一大增长级。在2月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车型中,纯电动汽车出口6.6万辆,环比下降19.1%,同比下降19.4%;插混汽车出口1.6万辆,环比下降15.5%,同比增长2.3倍。
整体来看,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插混汽车相较于纯电动汽车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对此有分析指出,既能加油、又能充电的插混车型可以让车主告别“里程焦虑”烦恼,应用场景更广泛,未来市场销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另在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2月出口量排名首位,达7.9万辆,同比增长47.9%,占总出口量的21%。长城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3.1万辆,同比增长1.2倍。
整个1-2月,我国汽车出口82.2万辆,同比增长30.5%,达到中汽协此前给出的550万辆年销量目标的15%。
小结:
在经历1月开门红和2月同环比双降后,3月车市会走向何方?对此中汽协指出,汽车是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一直以来都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和“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相信后续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将有助于持续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汽车行业实现良好开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副总工程师温顺如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重大装备项目办公室)主任杨铁成主持。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宋志明做题为《科技向新,产业向兴加快推动机械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工作报告。宋志明副会长总结了近两年来,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政策下行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下一步行业科技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能效;三是加强原创引领,推进高端装备突破;四是加速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深度转型;五是提升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工作体系。宋志明副会长做科技工作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机械联副会长陈学东院士作题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与未来五年重大科技突破方向”专题报告,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徐洪海会长作题为“AI+制造——打造智能制造的升级版”专题报告,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沈峰总工程师作题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交通的新基建与发展新引擎”专题报告,佛山大学教授、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张伟院长作题为“绿色低碳再制造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专题报告。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特邀行业专家、中国机械联智能制造分会代表、中国机械联绿色制造分会代表、机械工业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代表等出席了会议。(科技工作部)
- 
                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在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8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在京组织召开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专家委专务委员于清笈、杨学桐,副秘书长夏闻迪,工作总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22家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上,佘伟珍总经济师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四家协会代表作了重点发言,介绍了地方行业发展情况与协会工作亮点,其他地方协会代表交流了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徐念沙会长在听取到会各个地方协会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好“十四五”的成果经验,推动“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建设和执行,主要目的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中国机械联的“四个服务”不仅是为行业服务,也为各个地方协会服务,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推动落实,同时希望中国机械联的各方面工作都能得到地方协会的支持。徐念沙表示,中国机械联积极践行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四个服务”的办会宗旨,着力建设专家智库、数据信息、会员服务、科技创新、质量建设、标准工作等十多个业务平台,希望与地方协会做好资源与服务、产品与渠道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并就下一步深化合作提出了强化战略协同,畅通信息渠道,对接优势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密切日常联络等五方面建议。(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联会领导会见广西机械联会长一行 机械工业 10月2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在工作总部会见了广西机械联徐飞云会长一行。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会员工作部、行业发展部、科技工作部等部门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见。徐念沙会长对徐飞云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广西机械联第三届会员大会及理事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广西机械联多年来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徐飞云会长详细介绍了广西机械工业的整体情况,表达了希望继续得到中国机械联的大力支持,在中国—东盟高端装备职业教育联盟、机械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加强合作。徐会长表示中国机械联和广西机械联是一家,对于广西机械联提出的需求,中国机械联将认真研究给予大力支持。目前,中国机械联正在研究开发一批服务行业和地方产业的产品,将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希望广西机械联共同参与,协助收集产业需求,宣传产品特点优势,共同服务好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随行的还有广西机械联原会长覃彦瑞、副会长兼秘书长霍力。(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薛一平,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王侠、张立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并作会长述职徐念沙会长向五届七次理事会报告了工作。他指出,本次理事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冲刺机械工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深化行业协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2025年以来,中国机械联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按照五届六次理事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进步、助力会员发展中展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在党的建设方面,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明党的纪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顺利完成党委换届;纵深推进廉政建设,净化政治生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实对口帮扶。在秘书处建设方面,健全制度体系,提升运行效能,优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紧紧围绕“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职能定位,搭建平台、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徐念沙强调,下一步,中国机械联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四五”时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时期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好中社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严明纪律规矩,健全制度机制;二是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章程》规定,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的意见》,持续推进中国机械联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能效,推进中国机械联专家、数据、会员、科技、质量、标准、国际、人才、法律、文化、机器人等十一个平台建设,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新引擎”。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会长述职报告、法定代表人述职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理事调整的议案、负责人调整的议案、聘任副秘书长的议案。党委常委、副会长、法定代表人罗俊杰作述职报告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作财务工作报告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宣读中国机械联理事调整的议案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宣读中国机械联负责人调整的议案副会长宋志明宣读聘任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的议案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议专题报告环节中,罗俊杰详细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柴海涛为与会企业解读关税战与企业出海的应对策略。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理事候选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特邀代表,以及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会会议代表,机械行业专家、地方协会代表,中国机械联(总部)部门负责人等列席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