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能源和物流企业如何应对红海局势

2024-03-07 09:00    来源:盖世汽车

  据外媒报道,红海区域的紧张局势迫使多家航运企业改变了运输船的航线。当前,各家企业都在应对欧洲和亚洲之间最短航线的航运中断问题。

  以下是各行业企业如何应对的详细情况:

 

  汽车行业

  吉利: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于去年12月22日表示,其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受到延迟交付的影响。

  米其林:法国轮胎制造商米其林在2月12日表示,与红海局势相关的物流问题影响了其成品(主要是天然橡胶)的运输,但这对2024年的业绩影响“相当微小”。

  铃木:铃木匈牙利工厂在1月15日因日本制造的发动机到货延迟而停止生产后,已经按计划于1月22日重新开始生产。

  特斯拉:由于运输路线的改变导致零部件短缺,这家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1月29日至2月11日期间暂停了其柏林附近工厂的大部分汽车生产。

  沃尔沃汽车: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于1月12日表示,由于零部件运输出现延误,其比利时工厂将停产三天。

 

  能源行业

  英国石油公司:这家石油巨头于去年12月18日表示,已暂时停止所有通过红海的运输。

  EQUINOR:该公司于去年12月18日表示,已要求驶向红海的船只改道。

  ‌‌‌​​‌​​⁠‌​‌‌‌​​​⁠‌​​​‌​‌​⁠‌‌‌​​‌‌​⁠‌​‌‌​‌​‌⁠‌​‌‌​‌‌‌⁠‌‌‌​​‌‌‌⁠‌​​‌‌​‌‌⁠‌​​‌​‌‌​⁠‌‌‌​​‌​​⁠‌​‌‌‌​​​⁠‌​​‌​‌‌​⁠‌‌‌​​‌‌‌⁠‌​‌‌‌‌​‌⁠‌​​‌​​​‌⁠‌‌‌​​‌‌‌⁠‌​‌‌‌​‌‌⁠‌​​‌‌‌​​⁠‌‌‌​​‌‌​⁠‌​​​‌​‌​⁠‌⁠‌‌‌​​‌‌​⁠‌​​‌‌‌​​⁠‌​‌​‌‌‌‌⁠‌‌‌​​‌‌​⁠‌​​‌‌‌​​⁠‌​​​‌​​‌⁠‌‌‌​‌​​‌⁠‌​​‌‌​​‌⁠‌​​‌​​​​⁠‌‌‌​​‌​‌⁠‌​​​​‌​‌⁠‌​‌​‌‌​​⁠‌‌‌​​‌​‌⁠‌​​​‌‌‌‌⁠‌​‌‌‌​​​⁠‌‌‌​​‌‌‌⁠‌​​​‌​​‌⁠‌​​​‌​​​⁠‌‌‌​​‌‌​⁠‌​​‌‌‌​‌⁠‌​​​​​‌‌⁠‌‌‌​​‌‌​⁠‌​​​‌​​‌⁠‌​​​​​​​⁠‌‌‌​​‌‌​⁠‌​​‌‌‌​​⁠‌​​​‌​​‌⁠‌‌‌​‌‌‌‌⁠‌​‌‌‌‌​​⁠‌​​​‌‌​​⁠‌‌‌​​‌‌​⁠‌​​‌‌‌​​⁠‌​‌​‌​‌​⁠‌‌‌​​‌‌‌⁠‌​‌‌‌​‌‌⁠‌​​​‌‌‌‌⁠‌‌‌​​‌​‌⁠‌​​​​‌​‌⁠‌​​​​​​‌⁠‌‌‌​‌​​​⁠‌​‌​‌‌‌​⁠‌​‌‌‌​​​⁠‌‌‌​​‌‌‌⁠‌​‌​​‌‌​⁠‌​​​​​​‌⁠‌‌‌​​‌‌​⁠‌​‌​‌‌​‌⁠‌​‌​​​‌​⁠‌‌‌​‌​​​⁠‌​‌‌‌‌​‌⁠‌​‌​‌‌​​⁠‌‌‌​‌​​​⁠‌​‌‌‌‌​‌⁠‌​‌‌‌‌​‌

  EDISON:该能源集团首席执行官在1月25日表示,来自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已经放缓。

  卡特尔能源公司(QATARENERGY):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在2月12日表示,航运中断将影响其液化天然气交付,但不会影响其生产。

  壳牌:外媒在1月16日报道称,英国石油巨头壳牌将无限期暂停所有通过红海的运输。壳牌公司拒绝发表评论。其首席财务官在2月1日表示,他正在就通过红海的航运问题逐日做出决策。

  道达尔能源:这家法国能源和石油公司于2月7日表示,已数周未派船通过该地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称,通过红海的成本正在上升,部分原因是保险费用的提高。

  瓦莱罗能源公司(VALERO ENERGY):这家美国炼油商在1月25日表示,红海紧张局势已经导致原油运费上涨。

 

  物流行业

  敦豪(DHL):德国物流公司敦豪不经营船舶,但利用船舶运输集装箱。该公司在1月8日建议其客户密切关注库存管理方式。

  FedEx:这家美国包裹递送巨头在1月14日表示,该公司还没有看到太多因红海局势而从航运转向空运的趋势。






(责编:lxh)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