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2025-01-17 10:17    来源:中国农机院

  1月10日,中国农机院在郑州召开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4年学术年会,总结本年实验室主要工作和学术成果,开展学术交流,谋划实验室未来建设与发展。

  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院士,原总经理助理赵兵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赵春江、陈学庚、喻景泉,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等战略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专家;国机集团科技发展部部长李良寿;依托单位、共建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实验室技术团队带头人、科研骨干和开放课题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农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敬春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实验室主任苑严伟,副总经理王振华、赵博等参加会议。

  马敬春表示,中国农机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实验室工作,引领全面科技创新工作,投入大量资金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能力和水平,选配优势团队扎实开展研究。

  2024年以来,在各共建单位、各位领导、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大家协同攻坚,奋力拼搏,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基础材料、高效生产、智能作业、信息传感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创新感知机理,研制种肥流量、收获损失、漏播等系列农机核心传感器取代进口。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自主作业装备、耕种装备、收获装备等不断产出新成果。这些都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中国农机院将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加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把实验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

  苑严伟汇报了实验室2024年的工作情况,介绍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与工作安排。

  会议指出,2024年度实验室立足“四个面向”围绕制约农业装备研制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承担了一批基础研究和重大项目,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突破制约农业装备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室构建了一支高水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团队,培养、引进了一批高水平人才。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总体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良好。

  会议强调,实验室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一是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组织开展科研任务攻关。

  ▶二是强化战略研究,谋划“十五五”创新发展方向。

  ▶三是要一体化落实机制,推进深入协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学术论坛,特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成良作题为“农业机器人技术现状及发展思考”的主题报告,4位青年骨干围绕机器人显微操作辅助育种、玉米智能精准播种、水稻主要病虫草害智慧识别防控、棉花智能低损高效收获方向作了学术报告。






(责编:yangbo)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