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 技能报国——机械行业特级技师事迹风采(三)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等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推出“匠心筑梦 技能报国”系列报道,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实干实绩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以技能为炬,照前程似锦;
以匠心为尺,量时代新章!
特级技师是技术巅峰的缔造者,他们以匠心打磨每一道工序,用数十载经验破解高精尖技术难题,以创新思维推动行业变革,从精密零部件到智能装备,他们手握“金钥匙”突破技术壁垒,赋能中国制造。他们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前沿探索的领航人,他们以毫厘必争的执着铸就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5月1日-3日将连载由中国机械联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2024年评价产生的54名特级技师事迹概述,感受他们的工匠报国情怀。
大连大橡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郝玉龙
郝玉龙,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机制工艺员,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钻研特种加工技术,孜孜以求地以创新思维开展技术攻关和革新工作,优化各种加工方法30多种,自行设计和改进工装刀具达60多种,每年为公司节省刀具工装成本20%以上。创新了10余种加工法并形成标准推广,创造效益800余万元。他培养的20余名优秀员工均在极短时间内成长为骨干力量,为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 陈冲锋
陈冲锋,芜湖机械工程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他默默坚守在职业教育一线,用爱心和耐心帮助职业学校留守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用恒心与匠心教会学生一技之长。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耕耘出不平凡的成绩。
新疆工程学院 朱乾隆
朱乾隆,新疆工程学院教师、数控加工技术专家,扎根边疆二十春秋,匠心独运,育才筑梦。从企业一线淬炼成特级技师,他多次代表新疆征战全国技能大赛斩获殊荣,获“自治区工人先锋号”“新疆工匠”“乌鲁木齐市技能大师”等称号,其工作室成为了“精湛技能传承,匠心开创未来”的典范。从车间到讲台,他秉承“勤学苦练、创新突破”的理念,倾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将数控技艺倾囊相授,指导学生斩获佳绩,为边疆输送大批技能骨干。他主导研发的技术成果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凭借匠心精神,为边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 黄家升
黄家升,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数控维修专家、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2010年加入徐工集团后,攻克设备改造及数控系统升级等技术难题,获“江苏省技术能手”“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累计指导职工学生获国家级奖项6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培养中高级技工超百人。作为党员先锋,带领团队践行“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理念,在数控维修与技能传承领域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兼具工匠精神与师者风范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典范。
安徽宇测线缆质检技术有限公司 夏知
夏知从事电线电缆行业二十载,始终恪守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专业领域聚焦于线缆材料检测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体系建设。他先后研发电缆类别数十种,检测电缆数百种,获得大量的试验数据,为电缆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他主导完成80多项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通过质量管理和技术研发创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从一线技工到特级技师,他用严谨与热忱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以技术创新为电线电缆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金金元
金金元,教授级高工、机械行业特级技师,任浙江晨光电缆公司技术副总。从事电线电缆设计制造32年,主持研发30余项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主导开发6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获21项发明专利;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电缆工程,解决多项现场故障及行业技术难题;主持完成国家及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40余篇;获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论文特等奖、浙江省科技二等奖、民营企业创新奖、嘉兴市创新贡献奖等;个人获评机械工业技术标兵、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嘉兴市“南湖百杰”等荣誉称号。
广东新亚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潘泽国
潘泽国,高级工程师、机械行业特级技师,清远市首席技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及第三届南粤技术能手。从事电线电缆工作35余年,研究擅长领域——中、低压电线电缆及特种电缆产品的研发及相关线缆制造技术改造。从业期间带领团队荣获多项省级、市级荣誉,个人获得项目科技奖励3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专利1项,发表科研论文5篇,参与行业团体标准编制2项等荣誉。在科研、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上为企业提质增益做出显著的贡献。在职期间专注于电线电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线缆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0多人。
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宫传播
宫传播,安徽华能电缆技术副总工程师,勤学以广知识,苦练以精技术,创新以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他用精湛的技艺、创新的思维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电缆行业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累计获得10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成立了宫传播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他开展技能传承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先后被芜湖市总工会授予“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总工会授予“安徽工匠”荣誉称号,并取得特级技师技能证书。
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 李准
李准,正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四川技能大师、大运会火炬手等称号,荣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发明专利9项,省科技成果20项,省科技项目8项,领办2个市级工作室,参编国标3项,发表论著9篇。在他的带领下,风电电缆项目成功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极大地加速了中国线缆行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此外,他主导的中压B1级耐火电缆项目也成功攻克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这一成就赢得了行业内广泛的认可与赞誉。
武汉第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蔡磊
蔡磊在武汉飞鹤线缆默默耕耘二十余载,由一名普通检验工起步,凭借着对线缆检测事业的深厚热爱与不懈追求,最终成长为机械行业的特级技师。工作中,他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主导了多项新产品的研发,还成功攻克了电缆故障精确定位、低烟无卤产品高效防潮等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企业标准的全面升级;带领QC小组优化工艺,提升产品合格率。作为企业内训师与高级考评员,他倾囊相授,为行业培育众多技术人才。他用创新突破技术壁垒,以传承铸就匠心典范,在平凡岗位上诠释了新时代技能人才的使命担当。
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 李艳
李艳,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现任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试验技术工程师。扎根产品质量检测一线27年,她以卓越实力成为行业标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国家级荣誉,领衔成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导27项新产品研发,多项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推行12项技术革新,发表8篇论文;带教31名学徒,多人成行业能手。从“湖湘工匠”到“行业巾帼”,她以专业、专注、创新诠释工匠精神,为线缆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 周晨光
周晨光,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专职教师,持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具有十余年企业电气研发实践经历,现致力于产教融合领域人才培养工作。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系统性传承企业研发实践经验,着力提升在校生及培训学员的实践转化能力。他主讲的《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检修》《PLC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构建了完整的技能培养体系,现已成为具备行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骨干。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产教深度协同,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助力青年学子实现技能报国的职业理想。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管亮
管亮,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长期致力于高端装备电气维保技术研发工作。他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瓶颈,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其研发成果在全国首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鸢都产业领军人才等省部级称号;获评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全国操作技术能手等专业技术荣誉称号;主持创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创新工作室”及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同时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工匠等多项省级表彰。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陆运华
陆运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专业教师,深耕电工领域26年,现为机械行业首批电工特级技师、海南省“南海工匠”。拥有8项专利,主编7部国家级教材,发表30余篇论文,首创“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法并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职业教育,成果纳入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体系。培养中高级电工500余人,指导学生获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为玉环汽配之都、洋浦工业园区解决技术难题,疫情期间通过“技能强国”直播授课,培训超5000人次。秉持工匠精神,专注技术传承与创新,成为高技能人才典范。
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路青
路青,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轮转印刷机高级技师,从业42年坚守生产一线,主导参与10余款印刷机研发试制,其中双折页异形书刊机关键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研发的胶皮布测厚装置获企业技术创新一等奖。编撰标准化操作流程及《故障诊断百问手册》,提升设备操作规范化水平。2019年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后,牵头创建“路青创新工作室”,构建模块化培训体系培养复合型技术骨干。
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帅
刘帅,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培训总监兼产品经理,获评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全国技术能手及省部级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长期扎根一线攻克行业技术难题,主导多项印刷装备应用技术攻关,成果获规模化推广并创造显著效益。牵头组建技术培训中心期间(2012-2018年),作为核心组织者协办国家级技能大赛,为行业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北京云客传媒有限公司 刘小栋
刘小栋自大学毕业以来深耕印刷设备技术研发二十余年,践行“择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的思想理念,以持续学习推动行业发展。他不仅专注产品开发,更通过系统学习掌握GB/T 1.1新标准,精通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参与多项国家职业标准和印刷机械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审核,为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专业支撑。
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企业调研,善从基层实践汲取创新灵感,为印刷行业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曾应根
曾应根作为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服务工程师,长期扎根生产一线。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厦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入选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参与第35至41次南极科考,累计维修车辆超百台次,执行采样运输200余次,完成1700余吨物资装卸,成功保障雪豹、雪象、东大极能等系统及天文望远镜、太赫兹射电望远镜等设备的运输安装与运行,并四次获评南极考察“优秀队员”。
新疆天山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朱征飚
朱征飚专注电梯制造领域三十四载,现任新疆天山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其专业技术成就显著,主持研发永磁同步无齿轮高速电梯等系列产品,创新设计电梯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有效提升设备维保效能。在学术研究与标准建设方面,公开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并参与多项地方技术标准的起草与审查工作。在技术革新领域,主导完成多项电梯核心技术改良及安全装置升级项目,累计获得3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系统化培训指导,累计培养学员百余名,其中多数通过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部分优秀人才获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行业展会及技术考察活动,系统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持续推动民族电梯工业技术升级,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培养及行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均作出重要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关于举办“2025中国(山西)智能装备博览会”的通知 机械工业 各相关专业协会、地方协会、企业及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方向,促进数字化转型,助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和经纬达(山西)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5中国(山西)智能装备博览会”定于2025年9月19日-21日在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有关内容通知如下:(展览工作部)
-
2025年机械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规则培训在长沙成功举办 机械工业 2025年4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主办的“机械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规则培训”在长沙市举办。本次培训是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具体措施,有助于行业理解标准政策导向,掌握立项规则,提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材料编写质量。中国机械联标准工作部副主任胡珈铭致辞。中国机械联副总工程师谭湘宁、北京标准化协会理事长强毅、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秘书长王世刚以及中国机械联标准工作部主管王墨洋,分别围绕机械工业领域标准化政策背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规则和答辩要点,以及标准立项流程与要求进行了讲解和案例分析,并与培训学员进行交流答疑。来自机械工业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单位的65名代表参加了培训。▲全体参会人员合影(标准工作部)
-
关于征集2024年机械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典型案例的通知 机械工业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强化产业基础再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决定开展年度机械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典型案例征集工作。通过总结和推广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促进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机械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征集的成果经过遴选后,将形成典型案例集,在行业科技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予以发布和宣传推广,并报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附件:机械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典型案例申报书(科技工作部)
-
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的通知 机械工业 机培函〔2025〕8号有关机械行业企业、院校: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25〕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2025年9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组建机械行业代表队参加部分世赛选拔项目。为做好机械行业代表队的选拔工作,经研究,决定结合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以下简称机械行业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项目数控车、数控铣、工业机械、CAD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增材制造、工业4.0、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制冷与空调、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等13个世赛选拔项目。二、比赛时间和地点(一)比赛时间:2025年5月至6月,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二)比赛地点:各项目承办单位所在地(详见附件1)。三、参赛对象及要求(一)参赛选手身份不限,机械行业企业职工和各类院校(本科、高职、中职、技工院校等)师生,均可报名。要求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相应的技能水平;参赛队可跨单位组队。(二)比赛项目中机电一体化、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4.0为双人赛项,其他项目为单人赛项。(三)比赛项目中数控车、数控铣、工业机械、CAD机械设计、自主移动机器人、电子技术、制冷与空调,要求选手为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机电一体化、光电技术、工业4.0、机器人系统集成、增材制造、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要求选手为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四)已从各省(市、自治区)选拔赛出线,获得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总决赛参赛资格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集中考核排名前3名(团队项目前2名)的适龄选手不得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五)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后获得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总决赛参赛资格的选手,不得参与本省(市、自治区)选拔赛,且无特殊原因不得放弃机械行业代表队参赛资格,否则取消选手、教练和单位的一切奖励,并取消参加下一届机械行业选拔赛的参赛资格。四、奖项设置(一)各比赛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前5名为一等奖,6—10名为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各比赛项目获奖选手比例控制在参赛选手的60%以内,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二)根据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世赛选拔项目规定名额,择优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三)获得一等奖参赛选手的教练(限1名),由主办方颁发“优秀教练”荣誉证书。(四)对在大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合作企业和个人,授予“突出贡献单位”“优秀合作企业”和“优秀工作者”称号。五、报名工作(一)报名时间2025年5月6日至15日17:00。(二)报名方式1.以企业、院校为单位,自愿参赛,每个独立法人单位每个项目限报1支参赛队。2.各单位严格审核选手资格,统一组织并登录“机械工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注册(https://www.jxcjrc.com,每个法人单位只能注册一个账号)。3.注册后通过系统(https://www.jxcjrc.com/org-manage)提交报名信息,报名单位须由专人负责网上报名录入工作,报名操作步骤详见附件2。4.网上报名完毕后,请于5月15日前,从系统下载选手报名表及报名汇总表,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将报名资料打包发送至对应项目承办单位报名指定邮箱。报名负责单位复核汇总后,提交主办单位备案。六、技术说明与培训(一)竞赛规程、样题将于赛前15天左右公布。(二)鉴于各参赛队对竞赛规程、竞赛要求及竞赛平台的熟悉程度存在差异,为提高竞赛质量,满足参赛队要求,根据报名情况,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将于赛前组织各项目技术说明会和技术培训,具体事项另行通知。七、联系方式(一)主办单位单位名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联系人:陈建学、曹怀明、刘加勇联系电话:010-63519817、13811383411(陈)、13520922063(曹)、13240497018(刘)(二)竞赛承办单位各项目承办单位信息详见附件1。(三)报名系统技术支持单位单位名称:机械工业信息中心联系人:白金鹏联系电话:010-68510153、18310661836(四)竞赛信息发布大赛动态及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机械工业教育网(网址:www.cmedc.com)和微信公众号(机械教育)。附件:1.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承办单位信息表2.机械工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平台竞赛报名操作指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