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国资委八措并举 全力推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宁夏国资委统筹推进提质效、抓创新、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严监管、强党建等重点任务,全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截至2月末,宁夏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7万亿元、净资产3849.56亿元,分别增长3.9%、3.7%;已交税费34.2亿元,同比增长16.2%。
厘清工作思路,压实高质量发展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组织召开国资监管工作会议,提出了“11236”的工作思路,即紧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总目标”,围绕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条主线”,用好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两个途径”,严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三条底线”,在强化服务战略、增强创新能力、深化合作共赢、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资监管效能、加强党的建设六个方面实现新提升。建立周例会和月调度制度,制定重点工作“作战图”,逐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狠抓落实机制,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突出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围绕“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的经营目标,科学制定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效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不断提升资本回报质量和经营业绩“含金量”。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央企宁夏行”“国资国企地市行”128个签约项目落地见效,全力做好项目施工、要素保障、定期调度等,力争形成更多的实物工程量。把亏损治理和层级压减作为挖潜增效的重要手段,扎实开展压减治亏专项行动,“一企一策”开展专项整治,完善“两非”“两资”长效预警机制,推动企业扭亏增盈、提质增效。
全面对标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建立高质量发展摸高机制,按照突出主业、突出短板指标、突出标杆先进性、突出行业特点、突出治理特色、突出核心竞争力、突出系统推进、突出提档升级的原则,围绕解决“跟谁对”“对什么”“怎么对”等问题,在宁夏全区国有企业扎实开展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对标一流管理提升等专项行动。积极考察借鉴区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内控管理制度,“一企一策”指导企业逐户精准选定对标对象和对标指标,制定争创工作方案和年度任务清单,明晰工作重点和操作路径,建立争创培育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全力打造一批行业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强化对外合作,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成立央企与地方合作工作专班,建立“央企入宁”首问负责制,及时梳理双方需求,深挖合作契合点,筹备举办宁夏与央企深化产业合作座谈会,巩固拓展宁夏与央企深化合作招商推介活动成果,积极引进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数字信息、农业等领域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宁夏。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和“六权”改革,扎实开展宁夏国有企业深化开放合作专项行动,坚持以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为抓手,组织区属国企到沿海发达省份进行招商引资,扩大闽宁国资招商洽谈会成果,更多引进优势企业、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优化资产结构和产业布局。
深化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高标准谋划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和基层改革联系点制度,健全完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三个清单”,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狠抓落实机制,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立足全区战略发展需要,聚焦能源、环保、水务、数字科技、物流等领域,通过深化重组整合,实现“聚沙成塔、握指成拳”。严格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分层分类动态优化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规范前置研究讨论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效能。扎实开展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专项行动,出台《自治区属国有企业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工作指引(试行)》,推动建立区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常态化运行机制。
聚力科技创新,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健全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和推广应用,鼓励国有企业提供应用场景、试用环境并先试先用,建立绿色采购通道。1—2月份,区属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53%,增长0.26个百分点。深入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大力传统产业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举办闽宁协作数字经济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促进数字宁夏不断发展壮大。牢牢把握全国两会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署,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和项目支持,加大对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强化风险防控,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国资监管效能,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围绕落实安全生产“1+37+8”文件,举办区属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专题培训班,针对自治区“四防”督查通报的12个问题,建立工作台账、闭环动态管理,推动问题整改解决。组织监管企业摸清融资平台债务底数,建立经营性债务化解台账,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扎实做好监管企业境外投资善后处置、全区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持续推进宁夏国有企业挂靠经营专项整治,确保国资国企稳定运行。
全面从严治党,打造高质量党建根基。组织召开全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区属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议暨“一把手”述责述廉会议,扎实开展打造一流党建品牌、一流人才队伍、一流企业家精神、一流管理服务、一流工作作风、一流经营业绩“六个一流”活动,压紧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紧盯巡视反馈国资国企系统突出问题,围绕改革发展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化领导包抓建号销号机制,加大推动解决力度,破除顽瘴痼疾,确保系统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认真落实“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作出的部署、定下的工作盯着抓、盯着干,努力在国资国企系统形成“上下一心勇挑重担、集中力量狠抓落实、迎难而上开创新局”的浓厚氛围,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副总工程师温顺如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重大装备项目办公室)主任杨铁成主持。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宋志明做题为《科技向新,产业向兴加快推动机械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工作报告。宋志明副会长总结了近两年来,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政策下行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下一步行业科技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能效;三是加强原创引领,推进高端装备突破;四是加速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深度转型;五是提升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工作体系。宋志明副会长做科技工作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机械联副会长陈学东院士作题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与未来五年重大科技突破方向”专题报告,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徐洪海会长作题为“AI+制造——打造智能制造的升级版”专题报告,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沈峰总工程师作题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交通的新基建与发展新引擎”专题报告,佛山大学教授、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张伟院长作题为“绿色低碳再制造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专题报告。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特邀行业专家、中国机械联智能制造分会代表、中国机械联绿色制造分会代表、机械工业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代表等出席了会议。(科技工作部)
- 
                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在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8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在京组织召开机械行业地方协会座谈会。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专家委专务委员于清笈、杨学桐,副秘书长夏闻迪,工作总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22家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上,佘伟珍总经济师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四家协会代表作了重点发言,介绍了地方行业发展情况与协会工作亮点,其他地方协会代表交流了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徐念沙会长在听取到会各个地方协会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好“十四五”的成果经验,推动“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建设和执行,主要目的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中国机械联的“四个服务”不仅是为行业服务,也为各个地方协会服务,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推动落实,同时希望中国机械联的各方面工作都能得到地方协会的支持。徐念沙表示,中国机械联积极践行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四个服务”的办会宗旨,着力建设专家智库、数据信息、会员服务、科技创新、质量建设、标准工作等十多个业务平台,希望与地方协会做好资源与服务、产品与渠道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并就下一步深化合作提出了强化战略协同,畅通信息渠道,对接优势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密切日常联络等五方面建议。(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联会领导会见广西机械联会长一行 机械工业 10月2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在工作总部会见了广西机械联徐飞云会长一行。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会员工作部、行业发展部、科技工作部等部门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见。徐念沙会长对徐飞云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广西机械联第三届会员大会及理事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广西机械联多年来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徐飞云会长详细介绍了广西机械工业的整体情况,表达了希望继续得到中国机械联的大力支持,在中国—东盟高端装备职业教育联盟、机械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加强合作。徐会长表示中国机械联和广西机械联是一家,对于广西机械联提出的需求,中国机械联将认真研究给予大力支持。目前,中国机械联正在研究开发一批服务行业和地方产业的产品,将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希望广西机械联共同参与,协助收集产业需求,宣传产品特点优势,共同服务好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随行的还有广西机械联原会长覃彦瑞、副会长兼秘书长霍力。(会员工作部)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薛一平,党委常委、副会长罗俊杰,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副会长宋志明、王德成、王侠、张立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党委常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主持。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并作会长述职徐念沙会长向五届七次理事会报告了工作。他指出,本次理事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冲刺机械工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深化行业协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2025年以来,中国机械联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按照五届六次理事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进步、助力会员发展中展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在党的建设方面,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明党的纪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顺利完成党委换届;纵深推进廉政建设,净化政治生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实对口帮扶。在秘书处建设方面,健全制度体系,提升运行效能,优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紧紧围绕“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职能定位,搭建平台、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徐念沙强调,下一步,中国机械联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四五”时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时期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好中社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严明纪律规矩,健全制度机制;二是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章程》规定,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的意见》,持续推进中国机械联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能效,推进中国机械联专家、数据、会员、科技、质量、标准、国际、人才、法律、文化、机器人等十一个平台建设,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新引擎”。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机械联五届七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会长述职报告、法定代表人述职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理事调整的议案、负责人调整的议案、聘任副秘书长的议案。党委常委、副会长、法定代表人罗俊杰作述职报告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作财务工作报告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宣读中国机械联理事调整的议案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张文宏宣读中国机械联负责人调整的议案副会长宋志明宣读聘任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的议案副会长叶定达主持会议专题报告环节中,罗俊杰详细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柴海涛为与会企业解读关税战与企业出海的应对策略。中国机械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理事候选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特邀代表,以及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会会议代表,机械行业专家、地方协会代表,中国机械联(总部)部门负责人等列席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