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订单额与销售收入增长强劲,利润率同比提升,自由现金流稳健。
·订单额为9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按可比口径增长9%
·销售收入为90.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按可比口径增长9%
·运营利润为16.62亿美元;利润率为18.3%
·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为17.38亿美元;利润率为19.2%
·基本每股收益为0.66美元,同比增长29%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
·资本回报率为23.3%
ABB集团首席执行官马腾表示: “第三季度ABB实现稳健订单增长,运营业绩持续提升,并创造了强劲的现金流。我们将持续投资,以响应市场对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强劲增长的长期需求。”
CEO综述
2025年第三季度,我很高兴看到整体市场态势保持强劲,客户持续加码电力与自动化领域的投资。我们实现了1.01的订单出货比,三个事业部对此作出积极贡献,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业部仍受离散自动化市场低迷影响。运营整体表现略超预期:销售收入同比实现高增长11%(按可比口径增长9%),利润率提升20个基点至19.2%,自由现金流高达16亿美元。综合看来,我们正稳步迈向再创年度业绩新纪录的目标。
本季度订单额达91亿美元,同比增长12%(按可比口径增长9%),四个事业部均实现增长。数据中心业务需求尤为突出,订单增速保持两位数水平;电气事业部中基础设施与商业建筑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向好。机械制造领域订单虽实现显著增长,但主要受益于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整体市场环境仍较为疲软。能源领域客户需求保持稳健态势。延续近期趋势,制浆造纸、化工和矿山等过程工业相关领域需求低迷,汽车行业及住宅建筑市场也未有明显改善。
美国关税相关的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目前对市场需求和盈利暂无实质性影响。我们继续聚焦自身可控领域:深化服务客户、夯实市场地位、提升盈利水平。
我们长期坚持的本地化运营战略持续取得成效,并继续加大本土化投入力度。本季度,我们宣布在北美地区累计投资2.1亿美元,用于提升电气事业部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这些投资将重点满足AI数据中心激增的电力需求、电网现代化与韧性升级以及客户提高能效、减少停机时间以降低成本等长期需求。
运动控制事业部传动产品业务单元推出了新一代机械类传动,进一步夯实客户价值。该产品专为工业机械应用场景设计,在满足严苛网络安全要求的同时,显著提升性能与互联能力,帮助客户降低复杂度并缩短安装时间。团队表现卓越。
三季度结束后,我们宣布机器人业务单元的调整方案:不再按原计划分拆,而是与软银集团签署协议,以53.75亿美元企业估值出售该业务。我们认为,该报价体现了ABB机器人业务的长期实力;与软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及下一代计算领域的领先能力结合,将释放更大潜能。本次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所得资金将按资本配置原则使用。协议签署后,ABB将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调整为三大事业部。机器人业务部门将被列为“非持续经营”项目,机械自动化业务单元并入过程自动化事业部。
此外,公司还宣布首席财务官天一(Timo Ihamuotila)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卸任执委会成员,专注于非运营职务。内部候选人Christian Nilsson将接任这一职务。Nilsson自2017年起担任电气事业部首席财务官。
前景展望
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基于新报告架构提供相关指引
2025年第四季度,ABB预计销售收入按可比口径将实现中等个位数增长,基于历史趋势,预计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较第三季度环比将下降约150个基点。但全球商业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全年,ABB预计订单出货比将大于1,销售收入按可比口径将实现中等个位数增长,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有望达到16%-19%长期目标区间的高端区间,但全球商业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
ABB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通过融合工程经验与数字化技术,ABB帮助各行业高效运营,提升能源效率与生产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成就卓越,工诚臻远。ABB拥有140余年历史,全球员工约11万名。ABB在瑞士证券交易所(SIX Swiss Exchange: ABBN)和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Nasdaq Stockholm: ABB)上市。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中国机械联会领导出席聊城市供需对接活动 机械工业 10月1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聊城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城市协同发展大会(聊城)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聊城举办。大会以“链动产业共赢未来”为主题,围绕十二大重点产业链开展对接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等领导受邀出席会议。苏波、侯云春和李春生并做了大会致辞。大会举行了聊城供需对接清单发布及签约项目仪式,500多名各界人士出席大会。会后,徐念沙会长和聊城市分管工业的相关领导就目前地方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痛点,中国机械联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帮助地方诊断、服务,赋能地方发展进行了充分交流。李燕霞总工程师和国际合作部有关同志参会并参加交流。
-
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机械工业 10月16日下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于2004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2届,今年由台方主要承办。此次会议以“智能机械升级与AI深度融合”为主题,汇聚了包括四十余位台湾代表在内的近150位两岸机械工业领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工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本次会议得到了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的大力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秘书长宋晓刚,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庄大立、秘书长许文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牛辉、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专家委主任侯睿、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崔鹤松、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副会长殷和平、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监事长邸敏洁以及中国锻压协会等行业专家,南通市台办主任陈鸣华以及南京市台办等地方台办代表出席此次活动。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大合照徐念沙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形势面临诸多挑战,但大陆机械工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大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为两岸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台湾企业坚定信心,抢抓大陆发展机遇,共享政策红利。他强调,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与AI深度融合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两岸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他同时指出,中国机械联打造了智库、标准、国际合作等多个平台,愿为陆台企业搭建桥梁,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两岸行业交流和企业务实合作,促进两岸机械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徐念沙会长致辞庄大立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连续举办二十余载不曾间断,已成为两岸机械工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两岸机械工业不断进步和融合发展。当下,智慧机械升级与AI深度融合正引领时代潮流,在此背景下,两岸机械工业更应紧密携手、深化合作。他衷心期望与会代表能够借助交流会搭建的优质平台,共同探寻智慧机械与AI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开创两岸机械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庄大立理事长致辞会议延续历年惯例,报告两岸机械工业产业发展情况。中国机械联宋晓刚秘书长和台湾机械公会许文通秘书长就两岸机械工业发展概况、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两岸产业智能化升级与融合发展提出建议。随后,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睿主任就机械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与实践进行分享,希望推动两岸机械工业绿色协同发展,实现减碳共赢。宋晓刚秘书长做大陆机械工业发展报告许文通秘书长做台湾机械工业发展报告在大会的交流环节,两岸机械工业领域的四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做专题演讲。大陆方面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小艳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磨床制造领域的应用探索,宁波海天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胡炳谦博士分享了企业在智能化升级和AI探索方面的经验和思考,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台湾方面上银科技公司总经理张云杰就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发展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华物联网自动化事业群副总经理蔡奇男分享了AIoT驱动场景革新的最新成果,展示了智能装备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两岸行业企业代表进行专题分享会后交流晚宴上,两岸代表热络交流,增进了解,探讨合作。活动期间,台湾代表团还参观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机械工业企业,实地了解了当地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和科技创新成果,为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合作部)
-
关于召开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CRIC2025)的通知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各有关单位: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装备、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得力助手。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机器人整机产品性能质量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应用场景从工业主导到向千行百业加速渗透、多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区域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产业综合实力实现大步跨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智能机器人”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创新平台构建、关键部件研发、应用场景开放、金融人才支持等多要素共同发力,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更是布局智能机器人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于11月10-12日在上海组织召开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会议地点: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2739号)报名咨询:戴应奇13758030699商务合作:朱函18500968033扫码报名参会详见通知正文:(机器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