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聚智能 发现未来 蕙勒与Fanuc机器人培训会圆满结束
为筑牢智能制造合作根基,深化核心设备应用效能,8月1日,蕙勒特邀发那科团队开启机器人基础理论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聚焦蕙勒合作伙伴的技能提升,通过系统授课强化实操能力,为后续生产合作注入智能化新动能,奠定坚实基础。
领导致辞:携手共进,赋能智造
运营副总王俊致辞时,首先感谢到场嘉宾,他提到发那科作为自动化领域龙头,实力雄厚。而蕙勒自动化部门专注为客户提供一体化 “交钥匙” 方案,十年间交付的1000条自动化产线中,80%都与发那科深度合作,足见双方渊源深厚。最后他感谢大家支持,预祝交流会圆满成功。
干货课堂:理论与实践双赋能
发那科资深导师围绕机器人技术核心展开教学:从单元构成与安全规范切入,筑牢操作底线;详解示教编程、轨迹规划等实操技能,结合案例拆解指令逻辑;更针对故障诊断、日常保养等痛点,传授高效排查与维护方案,让理论知识直抵生产需求。
沉浸式体验:从课堂到车间
培训中,学员们走进车间现场,直观感受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精准协作,将课堂知识与真实场景深度衔接。次日实操环节,大家分组演练路径编程、任务执行等操作,在导师指导下快速掌握核心技能,实现从 “懂理论” 到 “会操作” 的跨越。
为期两天的培训让学员们满载而归,不仅深化了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更积累了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实操经验。未来,蕙勒将持续聚焦技术升级,以更专业的团队能力推动智能制造转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宋志明副会长参加首届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装备大会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2025年8月9日,第十一届智能制造与建造国际会议中国会场暨首届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装备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智能制造分会理事长宋志明应邀参会并致辞。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会议汇聚了多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装备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会议期间,宋志明副会长还参观了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项目盾构开挖直径17.5米,为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项目建成后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是促进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的标杆性工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相关同志陪同参加上述活动。(智能制造分会)
-
《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编纂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京举行 机械工业 2025年8月8日,《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编纂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听取机械史编纂工作、出版发行工作和举办新书发布会等相关工作的情况汇报,对机械史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做出安排。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编委会主任徐念沙主持,编委会名誉主任、主编王瑞祥,机械史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执行主编于清笈,副主任赵驰、罗俊杰、李奇、郭锐,机械史编委会委员、委员代表、与会代表等66人出席会议。会议伊始,编委会主任徐念沙代表中国机械联和编委会向为编纂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编委委员、会议代表和机工社、编史办同志表示衷心感谢。会议观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机械工业”视频短片。名誉主任、主编王瑞祥从机械史的立项初衷与目的意义、机械史的内容设计与编纂组织、机械史的宣传发行与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对《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的编纂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建议,向所有参与单位、支持单位表示了诚挚谢意。机械工业出版社总编辑陈海娟分别以高站位统筹,强组织保障,筑牢精品工程之根基;承精品意识,建协同机制,确保出版质量和进度;聚传播合力,拓发行渠道,全力做好宣传与销售为题,对《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的出版发行工作进行情况汇报。常务副主任、执行主编于清笈就即将于9月下旬举行的《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新书发布会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发布会将以“国之重器、机械华章”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传播的方式进行,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编委会主任徐念沙在总结讲话中发表三点意见:第一、机械史的编纂出版功在千秋,对十年的编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向所有老领导、老专家和参与者、支持者表达了感谢。第二、做好机械史编辑出版后续工作,运用中国机械联的文化平台,承担起组织、支持的责任。第三、争取把机械史资源转化为传承发展的新动力,中国机械联三大特色工作体系、各个平台要研究与机械史的相关性,要充分挖掘用好资源,推动机械史的普及,要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指导机械行业传承创新,奋进“十五五”,铸就辉煌。他强调,目前距离《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的正式出版还有不到两个月,要再接再厉共同把后续工作做好,为编纂工作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以一部高质量的史书向国庆献礼。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并组织参观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编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