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携手Desoltik,以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赋能电子行业实现“循环”
随着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敏锐的投资者们正纷纷将资金投入到支持这一前沿技术的基础设施领域中。从如今各大IT企业在AI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中,不难看出半导体相关电子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仅芯片行业就将有望成为突破万亿美元级别的产业。
然而,AI等前沿技术在助力企业实现突破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电子废弃物已然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垃圾来源之一。
事实上,电子废弃物中蕴含着大量的珍贵原材料,包括金、钯、银、铁、铜和稀土矿物等。但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废弃物中,仅22.3%(约1400万吨)得到了妥善回收及利用。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几乎翻了一倍,而同期其回收利用率却只增长了70%。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产生超过8000万吨的电子废弃物。在此背景下,改进与电子废弃物回收及利用相关的基础设施,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集成机器人为这一挑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结合协作机器人、SCARA机器人、数字孪生和柔性输送系统等,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能够在提高电子产品供应链的循环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数字产业迈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利用机器人、自动化和AI技术,实现微芯片的高效回收及再利用
Desoltik是一家创新型初创企业,专注于从废旧电路板中回收微芯片,并实现可持续再利用,为电子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该企业起源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一个学生项目,旨在为那些仍然可用但已成为电子废弃物的微芯片赋予“第二次生命”。
Desoltik的使命是让电子行业更具可持续性,这与施耐德电气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方面的追求高度契合。因此,双方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从废旧电路板上拆解芯片主要依赖人工。工人凭借个人经验操作,不仅精准度欠佳,还易因误判损坏芯片。同时,人工拆解速度慢、效率低,一块普通电脑主板的芯片拆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此外,市面上电路板和芯片种类繁杂,企业虽可以定制专属机器进行拆解,但成本极其高昂。Desoltik团队希望借助更智能化的方式,高效拆卸功能正常的微芯片,并将其重新纳入材料循环中。
为此,Desoltik选择与施耐德电气和KIT生产科学研究所合作,将自动化、AI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打造了创新的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使得单一机器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芯片和电路板。得益于数字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有机融合,该解决方案在实现全自动化的同时,还兼顾了操作灵活性和经济可行性,能够为广大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价值。
在AI视觉识别技术的加持下,柔性输送系统能够精准定位和识别芯片,并评估其类型与适用性。随后,基于施耐德电气Lexium Cobot协作机器人、Lexium MC12柔性输送系统和Lexium STS SCARA机器人在内的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负责将芯片从电路板上脱焊并取下。
依托这一创新的解决方案,企业可有效延长微芯片的使用寿命,减少含有珍贵原材料的电子废弃物的产生,缓解电子行业供应链的压力,降低行业碳足迹和经济成本,显著提升整个产业的可持续性与循环性。
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迈向更具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工业未来
在数字时代,企业拥抱数字化不再是“可选题”,而是“必答题”。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唯有紧跟其发展步伐,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应对电子废弃物等问题,确保地球资源在未来多年内得到合理利用与再利用。
从Desoltik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绝妙的创意、一支创新的团队。AI和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等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正在有效减少电子废弃物的产生,为电子行业乃至更广泛的领域加速向循环经济转型注入强大动力。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凭借在自动化与数字化领域的专业能力优势,携手更多像Desoltik这样的企业伙伴,共同打造创新的行业解决方案,赋能产业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徐念沙会长会见法国前总理及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 汽车工业 2025年4月2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分别与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Raffarin)及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路加‧夏特尔(LucChatel)举行会谈,聚焦深化中法汽车产业合作、应对全球产业变革等议题展开交流。在车展现场,徐念沙与拉法兰亲切会谈,回顾中法建交60余年的深厚友谊,并就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双边产业合作交换意见。拉法兰高度评价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指出中法汽车工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认为中国新能源车发展为欧洲市场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强调中欧应加强技术互鉴与市场互通,以开放姿态推动产业升级。右三: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Raffarin)右一: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路加‧夏特尔(LucChatel)在与夏特尔的会谈中,双方围绕产业链协同展开讨论。夏特尔盛赞上海车展展现的全球电动化、智能化成果,特别肯定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他表示欧洲市场对中国投资持开放态度,欢迎通过合资建厂、技术合作等方式深化中欧合作,反对单边关税措施,主张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徐念沙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政策引导、本土创新与国际技术输入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始终秉持"四个服务"宗旨,搭建中法企业常态化和多元化沟通平台,推动中法汽车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愿为法国车企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市场分析等全方位支持。针对法方关切,徐会长表示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桥梁作用,向政府反映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诉求。左五: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Raffarin)左七: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路加‧夏特尔(LucChatel)会谈后,徐念沙会长与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代表开展座谈,双方一致同意深化全产业链合作,在关键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并呼吁减少贸易壁垒,助力各自车企融入对方市场,推动两国汽车产业互利共赢。(国际合作部)
-
叶定达副会长出席2025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年会 机械工业 4月28日,2025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应邀在大会上围绕机械工业运行情况与走势展望作专题报告。叶定达副会长指出,今年一季度,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效应协同发力,宏观政策“组合拳”效用显现,机械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积极、市场预期改善、信心增强,多数行业生产端较快增长,部分行业投资改善向好,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展现出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叶定达副会长在报告中强调了中小企业以及装备制造业领域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些思路。同时,他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发展纲要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并指出,“十五五期间”机械工业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秉承“四个服务”办会理念,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会员工作部)
-
匠心筑梦 技能报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向全行业劳动者致以节日祝贺 机械工业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等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推出“匠心筑梦技能报国”系列报道,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实干实绩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以技能为炬,照前程似锦;以匠心为尺,量时代新章!这个五一,让我们致敬行业的追光者——他们在机器轰鸣中淬炼毫厘精度,于代码跃动间打磨匠人风骨,用汗水浇筑技术高地,以创新领航智造未来!荣耀属于每一位用双手定义行业高度的技能先锋,让我们共同见证属于劳动者的璀璨征程!(机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