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道名陶瓷轴承都有哪些特异优点
陶瓷轴承是一种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的轴承(如氮化硅、氧化锆等),具体来说,它的优势主要有这几点:
1.寿命超长:陶瓷材料硬度极高,几乎不会磨损。在理想环境下,寿命是钢制轴承的好几倍,混合陶瓷轴承的寿命也会比全钢轴承高出3-5倍。这主要得益于陶瓷材料的高硬度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能够承受更高的负载而不易发生形变或损坏。
2.低摩擦系数:陶瓷材料的摩擦系数远低于金属,通常在0.001-0.005之间,而传统轴承的摩擦系数大约在0.08-0.12范围内。这意味着陶瓷轴承在运转时的摩擦力更小,传动效率更高,且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运行性能。


3.超级顺滑:陶瓷与钢或陶瓷与陶瓷之间的摩擦系数非常低。转动起来非常顺畅。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在极端温度环境下工作而不影响性能,同时对各种腐蚀性介质具有高度抵抗性,适合在恶劣环境中使用。
4.免维护:陶瓷材料本身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它不需要润滑脂,省去了定期维护的麻烦。

5.耐腐蚀:陶瓷完全不受水、油或化学物质的侵蚀。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也没问题。
6.绝缘性好:陶瓷是绝缘体,不会导电。在电机等有电磁场的环境中能避免产生涡流,影响性能。虽然陶瓷轴承的初始成本可能较高,但由于其长寿命和低维护需求,从长期来看,总成本效益更好,减少了停机检修时间和备件库存,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陶瓷轴承以其独特的材料性能,在特定应用领域大多用在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地方,比如高端的机床主轴、精密仪器、高速电机和一些航空航天设备上。展现了突出的优势,成为高性能轴承解决方案的重要选择。
河北道名陶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科技领域内专注于特种陶瓷轴承的先锋企业,集研发、生产与销售功能于一体。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团队、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致力于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特种陶瓷轴承产品。如果您有相关需求,欢迎随时来电交流,共商合作,携手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机械工业数字技术工程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22日,中国机械联举办的《机械工业数字技术工程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编制启动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旨在落实《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实施方案(2025-2030年)》,大力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主任李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来自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即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中国、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东研智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弗劳恩霍夫制造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方正印捷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主持。李奇副会长在讲话中指出,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加快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建设,是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落实《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具体行动。他期望与会专家以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共同打造兼具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评价规范。李燕霞总工程师系统解读了数字化转型相关国家政策,介绍了机械工业的整体发展概况与数字化建设进展。她强调,数字技术工程师是推动产业效能提升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力量。构建科学、系统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对强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该项评价规范的编制启动恰逢其时。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郭一娟和即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果分别介绍了《机械行业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编制技术规程》和《机械工业数字技术工程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初步框架设计方案。与会专家针对企业研发设计、运维过程等环节数字化应用的内容进行深入交流,从不同角度对前期框架设计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评价规范的制定,将为企业培养与使用人才、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编写组将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框架,尽快完成评价规范的起草工作。(评价中心)
-
中国机械联会领导出席聊城市供需对接活动 机械工业 10月1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聊城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城市协同发展大会(聊城)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聊城举办。大会以“链动产业共赢未来”为主题,围绕十二大重点产业链开展对接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等领导受邀出席会议。苏波、侯云春和李春生并做了大会致辞。大会举行了聊城供需对接清单发布及签约项目仪式,500多名各界人士出席大会。会后,徐念沙会长和聊城市分管工业的相关领导就目前地方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痛点,中国机械联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帮助地方诊断、服务,赋能地方发展进行了充分交流。李燕霞总工程师和国际合作部有关同志参会并参加交流。
-
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机械工业 10月16日下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于2004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2届,今年由台方主要承办。此次会议以“智能机械升级与AI深度融合”为主题,汇聚了包括四十余位台湾代表在内的近150位两岸机械工业领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工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本次会议得到了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的大力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秘书长宋晓刚,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庄大立、秘书长许文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牛辉、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专家委主任侯睿、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崔鹤松、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副会长殷和平、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监事长邸敏洁以及中国锻压协会等行业专家,南通市台办主任陈鸣华以及南京市台办等地方台办代表出席此次活动。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大合照徐念沙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形势面临诸多挑战,但大陆机械工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大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为两岸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台湾企业坚定信心,抢抓大陆发展机遇,共享政策红利。他强调,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与AI深度融合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两岸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他同时指出,中国机械联打造了智库、标准、国际合作等多个平台,愿为陆台企业搭建桥梁,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两岸行业交流和企业务实合作,促进两岸机械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徐念沙会长致辞庄大立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连续举办二十余载不曾间断,已成为两岸机械工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两岸机械工业不断进步和融合发展。当下,智慧机械升级与AI深度融合正引领时代潮流,在此背景下,两岸机械工业更应紧密携手、深化合作。他衷心期望与会代表能够借助交流会搭建的优质平台,共同探寻智慧机械与AI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开创两岸机械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庄大立理事长致辞会议延续历年惯例,报告两岸机械工业产业发展情况。中国机械联宋晓刚秘书长和台湾机械公会许文通秘书长就两岸机械工业发展概况、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两岸产业智能化升级与融合发展提出建议。随后,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睿主任就机械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与实践进行分享,希望推动两岸机械工业绿色协同发展,实现减碳共赢。宋晓刚秘书长做大陆机械工业发展报告许文通秘书长做台湾机械工业发展报告在大会的交流环节,两岸机械工业领域的四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做专题演讲。大陆方面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小艳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磨床制造领域的应用探索,宁波海天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胡炳谦博士分享了企业在智能化升级和AI探索方面的经验和思考,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台湾方面上银科技公司总经理张云杰就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发展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华物联网自动化事业群副总经理蔡奇男分享了AIoT驱动场景革新的最新成果,展示了智能装备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两岸行业企业代表进行专题分享会后交流晚宴上,两岸代表热络交流,增进了解,探讨合作。活动期间,台湾代表团还参观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机械工业企业,实地了解了当地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和科技创新成果,为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合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