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沈阳机床携九款新智产品闪耀亮相CIMT2025
4月21日至26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启幕。公司携九款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亮相展会现场为客户带来交互式的智能制造新体验。
HMU200400PF并联翻板五轴加工中心
该产品适用于铝合金薄壁结构件的高效精密加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响应快的特点,适合中大型零件的多品种、中小批量、高精度的加工应用场景。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配置丰富,可充分满足用户各类加工需求;配置三连杆并联机构,具备刀具姿态的快速调整能力,采用专业定制高刚度球铰链机构保证了整机的高静动刚度与高可靠性;配置双装卸工位及翻板机构,实现零件水平装夹、竖直加工,加工效率高,便于自动化及产线升级;配置柔性机器人刀库,拓展性强。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中大型薄壁铝合金结构件的高效精密加工。
GMC125u/t五坐标加工中心(立卧转换)
该产品适用于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切削材料的精密加工,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高精度加工场景,兼具高刚性、高效率特性。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配置丰富,可充分满足用户各类加工需求;配备整机热控制系统,热刚性强、精度稳定性好;配置柔性机器人刀库,拓展性强;配置双托盘交换系统,加工效率高,便于自动化及产线升级。机床数控系统、传动系统、测量反馈系统、转台、摆头等核心功能部件均实现国产化,可广泛应用于重点领域环形零件及箱体类零件的高精高效加工。
SMC1200u叶盘铣专用五轴卧式加工中心
该产品采用三单元箱中箱结构,配置AB轴双轴转台,具有高精度、高动态特性、高效率的特点,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高精度的加工应用场景。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配置丰富,可充分满足用户各类加工需求;配备整机热控制系统,热刚性强、精度稳定性好;配置50把ATC刀库,可容纳多组姊妹刀;可选配专用CAM软件,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加工解决方案;机床数控系统、传动系统、测量反馈系统、转台、主轴等核心功能部件均实现国产化,可广泛应用于重点领域盘形零件复杂曲面的高精高效铣削加工。
SMU350叶片五轴加工中心
该产品整体采用立式结构,分离轴布局,动态性能好,用于复杂曲面叶片的精密高效切削。产品具备高速度、高精度、高稳定性及高动态响应等特点,具备强大的切削能力,可实现一次装卡完成对叶片的型面、叶冠、阻尼台、缘面、叶根的半精铣、精铣加工。可广泛适用于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切削材料的精密加工。
VMU63P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该产品是面向能源、模具、汽车等行业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产品直线轴快移速度达60m/min、加速度达1g,旋转轴由力矩电机直驱,转速超50r/min;床身立柱采用人造矿物铸石材料整体铸造,具备良好的抑振性与抗热变形能力;高速、高精、高刚的特性,丰富的配置及强大的五轴联动功能,可满足客户各类复杂异形零件的加工需求。
HMU160五轴卧式加工中心
该产品是面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产品直线轴快移速度达120m/min,加速度达1g(Z轴达2g),旋转轴由力矩电机直驱,转速超50r/min;高速、高精、高刚的特性,丰富的配置,可满足客户复杂异形零件的高效加工需求,尤其在汽车的铝合金副车架批量生产中,表现出卓越的加工性能。
GMC2550ws μ动台动梁式龙门五面加工中心
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机床、模具、能源、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等领域。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动台动梁式布局,结构刚性优良;配备自主研制的铸铁一体式淬火滚动导轨,高刚性低摩擦特性为机床直线精度和位置精度提供保障;伺服驱动恒温控制系统保证机床长时间高精度稳定运行;配置自主研制高速大扭矩机械式主轴系统和种类丰富的全自动附件铣头,可选配内冷功能,满足用户多场景使用要求;配置立卧转换式刀库和全自动头库,可选配托盘交换、机器人刀库等组线功能,大幅度节省加工辅助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适用于各种大型结构件、大型模具高精高效加工。
HTC40P高精度卧式数控车床
该产品采用45°斜床身(矿物质复合床身)结构,集成高精度重载型线性导轨、高精度大规格滚珠丝杠、高精度时栅尺以及高精度电主轴,配合整机热对称设计、热控制技术和在线热误差补偿系统,可有效降低产品的热误差;具备零件批量加工精度稳定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汽车、轴承、阀门等领域回转类零件的高精度、高效率加工。
VMC1100P立式加工中心
该产品整机采用龙门框架结构,墙式立柱,整体刚性稳定,适用于模具零件加工。传动及主轴均配备冷却系统,具有极佳的抗热变形能力,搭载热误差自动补偿功能,保证加工精度尺寸的高度一致性,适用于模具、汽车等领域零件的高质量加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徐念沙会长会见国际商会主席菲利普·瓦兰并出席国际商会中外交流会 机械工业 2025年10月9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在北京会见来华访问的国际商会(ICC)主席菲利普·瓦兰,并共同出席国际商会中外交流会。中国机械联秘书长宋晓刚,中国国际商会多边合作部(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局)副部长竺际伟,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处长吴震参加会议。应邀参加活动的还有中国机械工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军、中国三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高级专业师金哲平、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青、中粮集团战略部总监助理郭军平、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明跃、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公共事务副总裁喻敏、奇瑞国际业务事业部ESG总监陈欣欣、诺力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云华、北京博锐开放政策研究院院长靳晖。宋晓刚秘书长致辞指出,本次交流会旨在应对全球投资环境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加剧的挑战,强调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交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频发及信任赤字凸显等全球治理难题,聚焦进出口、企业改革与发展等核心议题,期望通过交流共识、分享观点及汲取ICC经验,实现信息互通与思想碰撞,为全球治理挑战提供新思路,推动贸易繁荣与机会共享。国际商会主席瓦兰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全球贸易、气候变化与数字化挑战,需聚焦三大议题推动改革:贸易方面强调WTO改革、数字标准统一及中国数字化经验推广;气候议题聚焦碳市场机制完善与气候适应行动;数字化领域则呼吁解决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缺失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贸易效率。他重申ICC推动开放贸易与投资的百年使命,呼吁通过多边合作实现全球包容性可持续发展。随后,参会企业代表分别就近期国际贸易投资业务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的情况、希望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或平台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企业如何参与等主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企业代表一致认为,近期国际贸易投资业务遭遇市场准入壁垒与关税壁垒等多重困难且根源在于政策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供应链韧性不足;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需积极开展碳足迹追踪、绿色供应链建设及碳市场项目,通过ICC平台主动深化国际合作;国际商会应积极推动WTO改革、统一全球数字贸易标准、协调跨国碳定价机制及电子贸易标准化进程;企业可通过加入ICC专业委员会、参与规则制定流程及定期参与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实现深度参与。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处长吴震就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情况交流发言。他指出,过去五年中央企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及三大倡议,在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共建国家创造经济、环境、社会价值。当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达9.6万亿,业务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重大基建项目超200个,清洁能源项目近300个,有力促进了当地绿色发展,央企在境外雇佣当地员工超百万,实施供水、医疗、教育等民生项目惠及民众。未来将持续深化与ICC等国际组织合作,在人才、商业规则、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交流,助力中央企业“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及“一带一路”建设。徐念沙会长最后做总结发言。他强调,中国企业呈现“多元主体、分工协同”格局: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95%以上,贡献55.5%外贸总额;中央企业资产超90万亿元,国有公司均遵循公司法及公司治理基本原则规范运作,上市公司按持股比例实施分红;外资企业持续优化结构,2024年新设立超过5.9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8,262.5亿元人民币。当前,企业国际化是发展核心。他指出,ICC作为百年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结算规则和国际贸易术语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为全球贸易活动所遵循。其在贸易仲裁与纠纷调解方面经验丰富,值得中国的商会和企业借鉴和学习。ICC要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国企业也需更主动参与其规则制定与活动,利用好ICC的强大国际网络与国际伙伴建立更多联系,实现更多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开放的国际经贸环境。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各方之间的了解与协同,也为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贸易数字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绿色能源合作,以及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际合作部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国际合作部)
-
叶定达副会长出席第十届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 坛 机床工具 9月25日,中国铸造协会主办的第十届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宁波举办,中国机械联副会长叶定达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大会上围绕机械工业运行情况与展望作专题报告。本次论坛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近700名行业代表参加。叶定达指出,今年以来,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效应协同发力,宏观政策“组合拳”效用显现。一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展现出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二季度受到关税波动等因素扰动,主要指标增速略有放缓,运行总体趋稳;进入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放缓的走势,但仍高于工业和制造业增速。总的来看,机械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预计下半年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叶定达在报告中重点分析了机械行业发展面临问题,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这些政策文件中的真招实策,为机械行业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秉承“四个服务”办会理念,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开展技术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凝聚行业发展合力,破解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助力机械工业在技术创新、绿色转型、质量提升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持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会员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