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机床制造商将在CIMT2025上展示创新成果
北京/美因河畔法兰克福,2025年4月21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上,德国将有 176 家企业参展,是参展企业最多的海外国家。4 月 21 日至 26 日,他们将在全新的中国首都国际会展中心A3 展馆展示机床、切削刀具、夹具技术、测量技术、模具制造以及数控系统和软件等领域的尖端创新产品,净展出面积近 9,000 平方米。
“中国是德国机床行业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重要的国外生产中心。因此,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是许多德国制造商及其中国子公司必须参加的盛会。”总部位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DW)执行董事马库斯·赫尔宁博士(Markus Heering)博士解释说。
VDW认识到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成功地在CIMT2025上设立了德国国家馆,以作为德国政府对外贸易展览会计划的一部分。共有 55 家企业将在德国国家馆内展示其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德国制造商在 CIMT2025上寻求新动力
德国机床制造商们正大力加强其在中国的业务。根据VDW的定期调查,截至 2023 年,德国机床制造商在中国境内共有 13 处机床生产设施。中国是唯一一个在2020 年危机年中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反而持续增长的海外生产基地,并且自那以后生产力一直在持续增长。2023 年,中国地区产量激增 23%,达到 10亿欧元。如今,中国约占德国机床制造商国外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
在 “中国制造为中国服务 ”的机床生产模式不断扩大的同时,德国的出口业务也面临着挑战。自 2022 年初以来,来自中国的订单一直在下降,到 2024 年底达到历史最低点。由于时间滞后,出口也呈下降趋势。2024 年,对华的机床出口额下降了 6.5%至 15.4 亿欧元(包括零配件)。二十年来,中国首次失去了德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目前仅次于美国(占 18.4% 的份额),位居第二,占德国出口总额的 16.5%。
“尽管如此,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仍然是高科技制造解决方案的重要市场。德国制造商以其丰富的产品种类和尖端的创新技术享誉全球,在支持机械工程、汽车、航空航天、发电和医疗技术等行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赫尔宁博士说道。尽管市场对“德国制造”先进制造解决方案的需求依然强劲,但这些需求正日益转向通过在中国本土生产而非直接出口来满足。
在北京演示互联互通的未来:umati
此外, VDW还支持在CIMT2025上展示 umati(通用机械技术接口)。umati 是由VDMA(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和VDW联合发起的一项连接倡议,它将彻底改变制造业生态系统中的机器通信和交互方式。
机器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组件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在 umati 社区内开展合作,推动采用开放的标准化接口,实现无缝、安全和高效的连接。该倡议确保了标准化接口的一致实施,为知识交流提供了一个全球平台,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并提供了实际操作演示,让人们了解其益处。
在CIMT2025上,umati将再次向全球行业专业人士、研究人员、组织和网络开放。参观者可以在 A3 展厅 832 号展台探索基于 OPC UA 的标准化接口在各种机械和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该展台位于中国连接倡议 NC-Link 旁边,交通十分便利。
为进一步加强umati与NC-Link之间的合作,VDW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于4月20日,即CIMT2025开幕的前一天,共同举办了一场技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将强调互联互通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关键作用,促进行业对话,并提高人们对开放标准益处的认识。
VDW研究与技术总监、负责umati和OPC UA在机床行业活动的亚历山大·布鲁斯博士(Alexander Broos)说:“我非常期待我们双方此次在北京的技术交流互动,umati和NC-Link将共同展示标准在构建开放高效的工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背景
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DW)总部位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30 多年来一直是德国机床行业的代表。金属加工机床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VDW 与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VDMA)下属的机床与制造系统协会(Machine Tool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 Association)共同拥有约 300 家主要为中型企业的会员。它们约占该行业总营业额的 90%,2024 年的总营业额为 147 亿欧元。
VDW 在国内和国际上代表其成员面向公众、政界、商业伙伴和科学界,是销售市场开发、经济监测和市场数据收集、技术、经济和法律问题、与国际机床行业合作、研究项目、标准化和青年人才招聘方面的合格服务提供商。此外,100 多年来,VDW 一直在为机床行业组织贸易展览会,其质量印章为“A VDW Trade Fair”。
德国机床行业定期在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和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等大型金属加工展览会上向中国客户展示自己。VDW还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为协会会员在中国开展业务提供支持,介绍中国机床行业的最新发展,并在中国代表德国机床行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宋志明副会长带队赴石化联合会开展“十五五”规划调研 石化通用 2025年4月22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规划编制办主任宋志明带队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等领导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座谈会上,孙伟善副会长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石化联合会的总体情况及重点工作,石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及面临的问题,行业上下游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及短板,“十五五”期间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内容。与会人员围绕“十五五”期间如何推动石油石化行业和机械装备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宋志明副会长介绍了中国机械联的基本情况及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的相关工作。他表示,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将加强与下游石化行业用户的沟通交流,精准对接用户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机械装备的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他指出,机械工业与石化行业要集中资源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石化装备的自主化水平和国产化率,降低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度,从装备制造端夯实国家能源安全的根基。石化联合会信息市场部、产业发展部、科技装备部等有关负责同志参与接待,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行业发展部)
-
宋志明副会长带队赴有色协会开展“十五五”规划调研 其他民用 2025年4月21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规划编制办主任宋志明带队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有色协会)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有色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等领导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座谈会上,范顺科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有色协会的总体情况及重点工作,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并表示希望同中国机械联及系统协(学)会、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交流。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动机械装备和材料行业间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策略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宋志明副会长介绍了中国机械联的基本情况及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的相关工作。他表示,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将强化与上游材料行业的供需对接,尤其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机械工业与有色金属行业开展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有色协会副秘书长、规划研究办公室主任林如海,会员部、科技部、轻金属部、重金属部、政策研究室、再生金属分会、稀散金属分会、硅业分会、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等有关负责同志参与接待,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肖立群,中国机械联会员工作部、科技工作部、行业发展部、教育发展中心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行业发展部)
-
一季度机械工业生产、投资稳定增长 机械工业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1%,汽车制造业增长1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4%,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1%,汽车制造业增长24.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4%,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15.4%。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一季度,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18万台,同比增长20.5%;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4.9万套,同比增长26%;发电机组累计产量为7415万千瓦,同比增长75%;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17267万千瓦,同比增长18.5%。(统计与信息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