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波央视《对话》畅聊海外增长新曲线

2025-10-15 14:58    来源:三一集团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出海多年后,出口额于2024年突破500亿美元大关,整个“十四五”期间增长超1.5倍。

  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出海”,从“走出去”转向“走进去”,10月11日,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亮相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与工程机械领军人物共同解读这条“海外增长新曲线”背后中国企业出海的新策略与新成果。

  节目亮点纷呈,一起来看向文波如何金句频出!

  出海必要性:不出海就出局

  有一句话叫“不出海就出局”,我认为这是对的。如果当初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没有早期布局海外市场,那么应对中国的经济周期可能会非常困难。  

  另外,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大家都讲“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产生大量世界级企业,完全依靠国内市场,这种模式是难以为继的。

  拒绝内卷,品质改变世界

  低价竞争我认为那就是比谁死得更快。三一的答案就是:我们要往高端、差异化方向走。我教育我们的员工两个解决办法,一是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二是给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

  我们一直坚信这个道理,品质改变世界,必须以极高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去打造中国制造的世界形象。

  面对挑战:严控风险,全力开拓

  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我认为有八个字应对挑战:一是严控风险,就是要守住底线;同时要全力开拓。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要全力去开拓。  

  现金流很重要,有时候一个决策失误,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在努力的时候,你必须量力而行。三一这几年投入几百亿去搞智能工厂升级和改造,这当然也是有挑战和风险的。但这种风险是我们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即使失败,不至于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那就必须大胆去尝试。

  技术革命:宁可试错,不可错过

  谈到未来技术革命有一句话:宁可试错,但不可错过。新的技术革命来了,比如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三次能源革命。如果我们不顺应时代要求,那就会被时代淘汰。

  挑战就是机会。比如说在两大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在智能化和绿色低碳方面取得竞争优势的话,这就是穿越周期的机会。

  企业家精神:每天都是迎难而上

  作为企业家,就是要去解决(政策陌生、环境陌生)这些出海难题。任何一个企业从创业到成长,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正是因为企业家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才在竞争中成长、发展起来了。  

  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你既享受早九晚五的生活、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你又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这根本不可能。

  全球足迹:中国制造随处可见

  最近我几次出国,都发现一个现象:中国的工程机械已经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存在。以前看到的是很稀罕的,上次我在埃塞俄比亚的机场转机,在我住的酒店里往下一看,楼下就有一台三一的泵车在施工。

  以后你们在出国的时候只要稍微留意,都可以看到中国工程机械的身影,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忽略或者随处可见的存在。

  新目标:卖更好的产品+惠及全球

  一个就是要卖更多的产品,并且往卖更好的产品去努力,特别是抓住两大科技革命,一个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人工智能(AI)、大数据,另一个就是新能源革命,朝这两个方向去提升我们的产品竞争力,甚至引领产业发展。  

  另外一个,要惠及全球。我们要重构供应链,在海外去开展研发、制造等等,给世界各地带来更多的利益,让人家一起来分享中国发展的机会。所以,去带动非工业国家的工业化、帮助他们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我觉得这也是企业的重要使命。

  下一个目的地:月亮或者是火星

  (三一出海)下一个目的地可能是月亮或者是火星,因为现在地球上有挖掘机需要的市场,基本上我们都已经到了。






(责编:lxh)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