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成功交付安徽首台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示范项目
近日,柳工联合安徽省属某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与双碳战略,已成功落地安徽首台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示范项目。
该项目使用的柳工无人电动装载机856HE MAX,不仅继承了柳工电装产品核心优势,更通过搭载车规级高算力域控制器,集成多源融合感知系统360°实时监控作业环境,支持“人工、无人”一键切换;同时,其借助激光SLAM和惯性导航融合进行高精准定位;通过AI动态避障算法实现复杂场景下的自主路径规划,作业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此次交付项目中,柳工设备每年可为客户显著降低综合作业成本。以年产能50万m³的沥青站为例,本次柳工装载机部署的无人系统不仅能精准完成沥青站11个料仓、8个漏斗的自动上料作业,更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不同系列产品生产任务的物料配比切换和原料精准投放,提高原料配比误差,提升沥青成品质量。
柳工自2021年推出首款无人驾驶燃油装载机856H以来,2023年交付首台纯电动无人装载机,2025年交付首台矿山电动无人装载机。柳工始终坚持创新引擎,深度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围绕解决方案智能化、产品全球化、服务生态化三大战略维度持续突破。不仅打造从智能设备到数字施工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更通过技术赋能助力客户新质生产力跃迁,与客户合作推进各行业向绿色智能时代加速转型。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徐念沙会长应邀为中航集团开展法务主题讲座 机械工业 2025年9月2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赴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以“创造法务价值,助力创建一流”为主题,为法律部作专题讲座,集团董事会办公室全员参加,这也是一次党组织共建联建活动。本次讲座是应中航集团法律部邀请并命题,中航集团总法律顾问张华主持。中航集团总经济师、董事会秘书肖烽,以及来自董事会办公室、法律部等30余人参加。讲座围绕四大核心议题系统展开:一是法治风控合规体系的高效运作逻辑,二是法务工作在战略执行中的价值创造路径,三是数字化转型下法务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四是一流法务团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模型。徐念沙结合中外法学思想史、经典案例与企业实践,讲解了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与联系,并强调法务工作不仅要成为企业防范风险的“盾”,也要成为助力业务开拓与价值创造的“矛”,这才是其真正的战略价值所在。讲座持续约两个小时。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提问。问题涵盖法务部门如何更有效地融入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如何落地执行与动态监控、法务工作如何支撑企业战略决策、法律与经济学交叉地带的现实挑战、法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如何有效沟通等多个方面。徐念沙会长逐一作出解答,并通过实际案例进一步阐释了法务在战略规划、合同管理、创新业务模式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法务人员应具备业务思维和战略眼光,在合规基础上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本次讲座内容深刻、视角开阔、观点新颖,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不仅解答了当前工作中的诸多困惑,也为推进法治中航建设、助力打造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产业集团提供了参考。张华副总裁代表集团对徐会长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认为讲座把理论和业务紧密结合,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案例生动,是集团历次讲座中与实践结合最为紧密、将法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讲解最为透彻的一次讲座,是听过最好的一次法律讲座,不仅解答了困惑,更打开了法务团队服务的新思路。肖烽董事会秘书表示,徐会长提出的“盾”与“矛”的比喻极具启发意义,令人联想到“攻势布雷”战术——法务工作应前瞻布局、深入业务前沿,既要防控风险,也要助力博弈。他认为,讲座内容既融通了前沿法治理念,又切中了航空运输行业的特殊属性和需求,为集团未来的法务支持和董事会战略决策提供了思路。为准备此次讲座,中国机械联组织成立了专项写作小组,江西财经大学李晔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廉翔鹏经济学博士,以及中国机械联姚之驹、翟祥辉、赵军平、赵明等共同参与。写作小组成员普遍表示,此次工作不仅自身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专业能力,更扩大了中国机械联的影响力。为今后承担类似的任务奠定基础。(行业发展部)
-
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召开2025年三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商会 机械工业 2025年9月2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在北京组织召开2025年三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商会。会议由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主持,中国机械联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罗俊杰,专家委专务委员蔡惟慈,副会长宋志明、叶定达,总工程师李燕霞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2025年1-8月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会委员专家围重点行业三季度运行特点、存在问题和全年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明年形势展开交流,并就做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工作提出政策建议。会议认为,2025年三季度机械工业延续稳中有进态势,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如期实现。2026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要坚持“谨慎乐观”主基调,切实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稳妥推进机械工业由贸易型出海向投资型出海转变,持续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刘征、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张秋鸿、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超、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宗列、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协会科技部主任邹连阳、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单希强、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明翠新等委员专家代表行业发言。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统计信息部、行业发展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专家委)
-
机械工业“十五五”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 机械工业 9月19日,机械工业“十五五”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绿色制造分会(以下简称“绿色分会”)主办、山东大学可持续制造研究中心协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总工程师、绿色分会副理事长温顺如出席会议,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绿色分会秘书长汪晓光代表《机械工业“十五五”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编写组,向与会专家汇报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编制进展情况。大家围绕行业绿色低碳取得的成绩与问题、面临的新形势、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措施建议等,积极建言献策。专家一致认为,规划框架合理、内容较为全面,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建议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与绿色制造、碳核算、绿色供应链等领域的任务布局,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任务内容,健全标准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任务内容,并增加绿色低碳领域人员教育培训内容。温顺如副总师在会议总结发言时强调:编写组要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结合机械行业特点,聚焦重点领域形成规划亮点,并围绕“锻长板、补短板”,凝练形成“绿色+”的重点方向和任务。会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总工程师温顺如等一行赴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重点考察了企业在装备、制造工艺、绿色低碳技术、绿色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就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绿色制造分会)
-
凝心聚力强管理——中国机械联在津举办资产财务培训班 机械工业 为提升系统单位财会人员专业能力,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挑战,中国机械联于9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举办2025年度资产财务培训班。来自系统事业单位、协(学)会及所办企业的百余名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培训。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段英才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系统单位财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明确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他强调,下一步财务工作要重点筑牢“两道防线”:一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完善防范财务风险;二是通过预算管理和资产优化提升使用效益,并要求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本次培训紧扣“合规”与“实操”两大主题,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就最新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及合规管理等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培训采用真实案例剖析和互动答疑的方式,针对学员工作中的具体难点进行解答。现场学习气氛热烈,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解渴”、“实用”,通过交流研讨,将过去的“隐性经验”变成了可操作的“显性方案”,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拓展视野,本次培训安排学员实地参观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工程实训中心和机械工程学院实训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科技展厅与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实验室,帮助财务人员跳出财务数据看业务,有利于财务人员更好地为业务服务,加强业财融合。培训班由资产财务部副主任王丹心主持,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会议。(资产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