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推动未来丨山推全新品牌暨AI战略全球发布
山东重工集团作为我国装备制造领军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中国装备迈向世界一流。6月18日,以“跨越山海·推动未来”为主题山推股份公司全新品牌形象暨AI战略在山东临沂发布。山东重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志坚,临沂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苟宏水,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院士骆汉宾,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等出席。山推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士振向全球发布AI战略,全面解读新品牌形象和AI技术路线。来自全国各地行业专家、央企国企大客户、媒体记者及知名高校、投资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和在线观看全球直播盛况的数万人,共同见证山推用全新品牌定义AI时代价值,实现行业首例从“智能设备”到“AI实体”的华丽质变。
王志坚在致辞中表示,山推作为山东省工程机械产业链“链主”企业,全面拥抱工程机械人工智能时代,是山东重工加快数智化战略转型的新举措。他指出,山推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发布AI战略,这不仅是山推品牌内涵和形象的一次全新升级,更是对未来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山东重工将坚持“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方向,进一步整合全球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客户创造价值,引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迈向世界一流。
苏子孟对山推再次以先行者的姿态,开启AI智能作业工程新篇表示祝贺。他指出,数字化浪潮正重塑产业格局,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当前已迈入“数智融合”的新发展阶段,要以AI技术筑牢安全底线,破解复杂环境施工难题;以智慧平台提升产业链效能,推动“单机智能”向“系统智能”跃迁;以绿色创新响应“双碳”战略,加快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王志坚、骆汉宾、苏子孟、李士振及中建八局亓立刚、烟台万华集团刘明忠等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山推全新 L0G0及A战略启动按钮,宣告山推正式迈进品牌与技术升级的新时代。
重塑品牌:山推logo标识换新升级
全新山推标识不仅是一次审美的重构,更是品牌精神内核的再定义;新LOGO以AI为核心设计元素,传递三大核心理念:一是AI深度融入全产品线和运营体系,推动制造向智能化升级;二是原有"黄金三角"内核经AI赋能后扩展至全系产品,强化差异化优势;三是延续品牌经典橙色,彰显山推坚持自主创新和智能转型的决心。新形象展现了山推73年发展积淀与AI战略的深度融合。
定义未来:全球首台AI推土机交付
山推股份总经理张民将象征科技与未来的AI钥匙郑重交予客户,山推首台 AI 智能推土机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山推从“智能设备”到“AI实体”的质变。该产品涵盖智能整机与AI智能助手两大模块,并围绕客户需求打造了9大智能系统,覆盖动力优化、施工安全、协同作业等核心场景。山推目前技术已达L3级,未来将向完全无人化的L5级迈进,致力于构建“AI智能助手+施工机群”的协同生态,推动全行业告别低效时代,迈向智能化未来。
强基赋能:山推临沂综合试验中心启用
王志坚、苟宏水、骆汉宾、苏子孟、李士振、亓立刚、张民、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施秦晴等共同推杆为“山推综合试验中心”启用。作为“综合性、多功能、实战化”的试验平台,山推按照产品正向研发全流程要求,进行模块化建设,共设有5大功能区(定置试验区、负荷试验区、坡道试验区、牵引力试验区、行驶试验区)以及维修车间,能够对多种产品进行全工况、全过程的试验与测试。这里诞生的每项测试数据、每个验证结论,都将转化为更可靠、更高效的产品与服务,惠及全球客户。试验中心将成为山推不断创新、突破自我的孵化基地,为行业技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山推在智能施工技术的探索中持续领航。
永不懈怠,永立潮头,永争第一。山推股份将秉持“让施工更简单”的使命,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卓越品质为基石,以一路厚道为承诺,与全球伙伴携手跨越山海,共同开启工程机械的AI新篇章,为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贡献强大的“山推力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央视新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前七个月我国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机械工业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汽车制造业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实现平稳增长。在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48万台,同比增长13.9%;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4.7万套,同比增长32.9%。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同时,清洁能源装备生产高速发展。前七个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47396万千瓦,同比增长19.6%;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稳步提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产品产销稳定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特别是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机械行业企业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产业链各环节,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
李奇副会长会见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李舜一行 机械工业 8月21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会见了来访的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李舜一行。双方围绕2026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合作事宜展开讨论。李舜副主席表示,在5月份召开的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期间,中国机械联领导与湖南省及长沙市领导交流了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项目,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希望引进2026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落地长沙,并希望双方就该项目保持长期合作,共同培育。李奇副会长指出,长沙从产业基础、展会硬件条件、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及会展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条件和优势,并且双方就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等项目已奠定了深厚的合作基础,中国机械联愿意与长沙就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项目开展新的合作。会上,李燕霞总工程师对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的总体内容进行了介绍,段英才总会计师对去年项目运营情况进行了说明。会上,双方就合作意愿及合作模式达成了共识,并就下一步工作的积极推进提出了方向和目标。中国机械联展览工作部有关同志参与交流。(展览工作部)
-
精彩预告|特色活动:WCCEE2025氢能技术装备发展形势会议 机械工业 为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定于2025年9月16日至18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主办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WCCEE2025)。WCCEE2025以“绿色新能源智造新未来”为主题,举办1场主旨大会,1场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N场专题会议活动。当前,氢能产业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发展阶段。一方面,中国与全球氢气产销量持续增长,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旺盛,绿氢替代空间巨大;另一方面,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着成本高、技术成熟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次氢能技术装备发展形势会议的召开意义重大。为深入探讨氢能技术装备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方向,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把握政策走向,研判发展趋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在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期间,召开“氢能技术装备发展形势会议”。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机械联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承办,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会议期间,政府部门相关领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领导及行业权威专家将围绕着“氢能行业形势分析与未来展望、国内外氢能先进前沿技术、标准引领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下,氢能与多能源协同发展以及氢能行业应用案例分享”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会期将近,届时诚挚邀请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科研人员、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等相关组织代表等共襄盛会。获取更多信息及注册参会,请扫描二维码。
-
发展智慧风电,推动产业升级——2025(第五届)风电装备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机械工业 2025年8月15-18日,以“发展智慧风电,推动产业升级”为主题的“风电装备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在湖南省韶山市召开,该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论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湖南科技大学、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风电机组运行监测与智能诊断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高校的2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同行出席会议,围绕风电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及产业升级路径展开深入研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他提到,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513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平均利用率达93.2%。并对做好“十五五”风电产业升级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十五五”规划;二是创新引领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是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四是提高运维能力,保障风电场高效稳定运行。韶山市市长邓望军在致辞中表示,韶山作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正以红色基因赋能绿色发展,已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构建了从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到储能运维服务的完整风电产业链。目前,三一(韶山)风电获评全球首座风电行业“灯塔工厂”,并汇集了风渡新材、众翔重装等一批技术领先的上下游企业,为红色热土注入了绿色发展新动能。大会主席、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风能利用不充分、机组运行效率低、恶劣环境下性能下降及维护成本高等技术与科学问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届论坛以“发展智慧风电,推动产业升级”为主题,期待通过进一步增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交流,提升风电装备设计及关键技术应用水平,推动风电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湖南科技大学赵前程副校长在致辞中介绍,湖南科技大学依托机械工程等优势学科,深耕风电领域十余载,构建了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跨机械、信息、土木等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坚持开放交流,合作共赢的思想,跨十年举办五届风电论坛,聚集行业精英,通过持续交流为风电产业发展贡献新的方案和思路。大会共设置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和青年报告共计46个。土耳其埃尔吉耶斯大学MustafaSerdarGENC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万德成教授、重庆大学魏静教授、重庆大学王宇航教授、四川大学戴靠山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明明教授、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技术中心刘红文主任、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龙辛专家做了特邀报告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会议期间,会务组还组织参会专家学者赴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参观调研。(科技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