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泵车销量全球前三 长臂架泵车持续销量第一
作为全球混凝土机械制造龙头企业、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企业,中联重科始终秉承专业化发展道路,自主创新并研发了一系列广受市场欢迎的混凝土泵车,近三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销量位居全球前三、国内数一数二,长臂架泵车销量持续稳居行业第一。
中联重科泵车“全家福”
1972年,中联重科的前身——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研制出国内首台机械式混凝土输送泵HB8型混凝土输送泵,拉开了中国混凝土机械设备自主研发的序幕,也由此奠定了中联重科在混凝土输送泵领域内的领先地位。而2008年收购的意大利CIFA公司,更是早在1968年研制了全球第一台泵车。2009年“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中联重科,标志着泵车的研发从关键零部件、核心系统顶级的设计和验证手段都将依托于混凝土机械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秉承将产品性能、品质做到极致的产品设计理念,使中联重科迅速成长为全球工程机械的排头兵。目前,中联重科已推出涵盖22米至101米不同米段、适用于不同工况的混凝土泵车。2012年推出的全球最长101米碳纤维臂架泵车,坐拥120项专利,汇集所有高端泵车技术,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56米高精高效4.0泵车则一举摘得首届“湖南省产品创新奖”,并在2017年朱日和大阅兵上大显身手;重磅推出的“凌云”二代系列全球首款55t级70米钢臂架泵车,以可靠的性能优势首屈一指。
近年来,中联重科以“地球村、端对端、孪生平台”为战略发展主线,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独特的基于“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的海外业务独特体系,使海外业务呈现出从局部突破到全面发力、全面见效的强劲增长态势。当前,中联重科产品覆盖140多个国家,海外员工本土化率超80%,一级航空港30多个,二级网点达370多个。凭借着先进的研发理念、雄厚的技术实力、高端的产品配置、先进的管理体系及本地化制造与组装布局的日益完善,中联重科混凝土泵车在泛太澳洲、越南、印尼、新加坡、拉美巴西、中东阿联酋等市场均处于行业前三位置,平均行业市占率均超过30%以上。同时在欧盟、北美等高端主流市场崭露头角,并取得显著的市场突破。
行业专家表示:“‘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将是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智能制造的关键时期,作为混凝土泵车全球领军品牌,中联重科必将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对此,中联重科也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勇于开拓创新,智造极致的产品,打造卓越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制造”逐鹿全球作出更大贡献,为推动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而不懈努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专家委副主任陈斌带队赴中国钢铁协会开展“十五五”规划调研 其他民用 2025年4月29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副主任陈斌带队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钢铁协会)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夏农等领导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座谈会上,夏农对调研组表示欢迎,介绍了中国钢铁协会的总体情况和重点工作,钢铁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表示希望同中国机械联及系统协(学)会、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交流。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动机械工业和钢铁工业间协同创新、绿色低碳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陈斌介绍了中国机械联的基本情况及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的相关工作。他表示,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将强化与上游材料行业的供需对接,尤其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机械工业与钢铁行业开展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中国钢铁协会科技环保部、规划发展部、组织人事部(党委办公室)、冶金设备分会、不锈钢分会、钢铁材料应用推广中心等有关同志参与接待,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肖立群,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科技工作部、机器人工作部、教育发展中心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行业发展部)
-
薛一平副书记带队赴中国文办协会开展“十五五”规划调研 文办设备 2025年4月28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书记薛一平带队赴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文办协会)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中国文办协会理事长焦延和等领导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座谈会上,焦延和对调研组表示欢迎,介绍了中国文办协会的基本情况。秘书长赵直详细介绍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行业发展特点及问题,并就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等。与会人员围绕文化办公设备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薛一平副书记表示,与过往以产品为导向的规划思路不同,文化办公设备行业“十五五”规划应立足技术源头,深度挖掘文化办公设备产业的外延价值与跨领域应用潜力,助力企业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拓宽市场边界。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进:一是鼓励企业紧密贴合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拓展行业应用场景;二是以工艺研究为突破口,深入剖析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引导企业加大在工艺研发方面的投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行业内的融合应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他强调,行业协会在“十五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梳理发展思路,明确战略方向。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石镇山及中国文办协会有关同志参与接待,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科技工作部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行业发展部)
-
探寻航空航天奥秘 汲取科技创新力量——中国机械联组织青年职工开展迎“五四”科普参观活动 机械工业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激发青年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和科技创新活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4月28日下午组织工作总部青年职工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与北航校史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历史与科技的交融中感受航空航天魅力,汲取奋进力量。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陈列的一架架珍贵飞行器、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如展翅的雄鹰,诉说着航空航天事业的沧桑变迁。从长空逐梦到银鹰巡空,从神舟问天到空天走廊,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航空航天人的心血与梦想,勾勒出了航空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脉络。青年职工们认真聆听讲解,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人类逐梦蓝天、探索宇宙的壮丽征程。北航校史馆内丰富的图文资料、实物展品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展现了北航自建校以来,在航空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大家被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所打动,深刻体会到北航人“爱国奉献、敢为人先、求真创新、团结拼搏、担当有为”的优秀品格和实干作风,领悟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激发了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青年同志的使命任务,跑好历史的接力棒,立足本职岗位,挺膺担当,求实创新,为推动机械工业和中国机械联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活动期间,结合中国机械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安排,青年职工还集体观看了《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第三集和《反腐为了人民》第二集的警示教育片。以案为鉴,教育引导大家绷紧纪律之弦,坚守廉洁自律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党委工作部)
-
叶定达副会长出席山东省轴承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暨第九届临清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 机械基础件 4月25-26日,由临清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山东省轴承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暨第九届临清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在山东省临清市举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应邀在轴承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上作报告并在展览会开幕式上致辞。叶定达副会长在活动中围绕机械工业运行情况与走势展望作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今年开局以来,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效应协同发力,宏观政策“组合拳”效用显现,机械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积极、市场预期改善、信心增强,多数行业生产端较快增长,部分行业投资改善向好,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展现出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2025年机械工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持续发挥国民经济重要引擎的作用,增加值增速预计在5.5%左右。叶定达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轴承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零部件,被誉为机械装备的“关节”,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是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是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长期以来秉承“四个服务”办会理念,推动临清轴承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活动期间,叶定达副会长调研走访了临清市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中色正瑞(山东)有限公司、临清市鸿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益矿钻采科技有限公司等临清市重点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诉求,临清市政府、山东省工信厅、聊城市工信局、中国机械联会员工作部相关人员陪同调研。(会员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