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0 | 新能源市场贡献金奖!临工重机RTH136矿用车硬核实力
近日,“2024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临工重机RTH136混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以卓越表现斩获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新能源市场贡献金奖。
权威机构与专家严格评选,数十万网友参与投票,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的权威性不言而喻,临工重机RTH136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充分彰显了其强大的技术创新力与出色的市场表现。
技术筑牢优势
性能成熟,安全可靠。临工重机RTH136混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采用矿山专用的一体式刚性焊接车架、全车油气平衡悬架构建底盘框架、液压双缸中举系统及骨架式货箱等经典矿车成熟技术方案,产品性能稳定;搭载多冗余自动安全控制系统、HAC坡道辅助、AutoHold驻车系统及防滚翻中置驾驶室等安全配置,可靠性高、安全有保障。
动力强劲,高效节能
RTH136搭载高倍率长寿命动力电池、矿山专用大功率驱动系统,具备强大作业动力;同时,该车融合了多项智能管理控制技术,如智能能量管理控制算法、集成式智能热管理系统等,可以对能耗进行实时控制,既高效又节能,大幅节省能耗。
适用性强,无惧复杂工况
采用大扭矩传动系,适用于多种工况;智能热管理系统,无论夏季酷暑,或者冬季严寒,均能保持稳定输出。加之智能差速锁,即使面对泥泞路段,也能保障车辆驱动力,增加脱困能力。
实力赢得市场
临工重机在矿山产品开发上一直紧跟潮流,保持前瞻思维。近年来,“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展之势如火如荼,临工重机因而在新能源工程车辆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高精尖力量。RTH136混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就是在综合了传统的燃油自卸车与纯电动自卸车的用户痛点之后,给出的解决方案。
RTH136主要定位于矿用卡车新能源赛道,以大功率串联式混合动力技术、矿山专用大功率驱动系统,在确保动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为客户节省大量的油耗支出。
产品上市以来,凭借对露天矿山设备大型化的发展需求的高度适应性,RTH136混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在各地大型露天矿山开采运输中表现出色,赢得了广大客户的热切关注与一致好评。有理由相信,RTH136混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将成为碳达峰进程中矿山施工的中坚力量!
紧跟发展潮流,坚守产品品质,诚心服务客户,可靠赢得依赖。临工重机将以更好的产品、更优的服务,助力用户开启财富宝藏,赋能绿色矿山发展新生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2025年机械工业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班在德阳举办 机械工业 2025年5月8-9日,2025年机械工业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班在四川德阳举办。此次培训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主办,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杨学桐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杨学桐在致辞中指出,国际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和“国际贸易通行证”,机械工业是最早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行业之一。多年来,机械工业国际标准化工作从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推动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标准化人才是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持续提升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机械工业国际标准化的重要任务。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俊辉致欢迎词,中国机械联副总工程师谭湘宁介绍机械工业国际标准化情况,特邀嘉宾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二十七届主席、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专题授课《标准制度型开放与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内燃机技术委员会(ISO/TC70)经理计维斌、国际电工委员会/企业设备与系统集成分委会(IEC/SC65E)副主席丁露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技术委员会(ISO/TC195)经理刘双,围绕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国际标准编写技巧和国际标准工作程序进行授课。此次培训是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具体举措,也是中国机械联组织开展的2025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之一。来自机械工业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标委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单位的109名国际标准化工作人员和技术骨干参加培训。(标准工作部)
-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带队赴中电联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调研 电工电器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执行副会长、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罗俊杰带队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调研。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等领导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安洪光副理事长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中电联的业务情况,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电力行业“十五五”规划研究工作,并表示希望同中国机械联及系统协(学)会、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交流。罗俊杰执行副会长介绍了“十四五”以来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进展情况以及“十五五”期间推动产业发展的想法与思考,并表示愿同中电联建立常态化的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重大活动、课题研究等领域合作,推动取得更多务实成果。中国机械联与中电联各部门同志围绕如何加强机械工业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共同应对全球市场变化等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双方一致表示,愿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密切合作关系,共同促进行业间的协同发展。中电联副秘书长、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会长丁永福,规划发展部、国际合作部、理事会工作部、会员与企业文化建设部、电力发展研究院、科技中心、人才评价与教育培训中心、电力发展研究院能源研究部有关同志参与接待,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佘伟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沈江、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副主任孟彦辉,以及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展览工作部、科技工作部、会员工作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行业发展部)
-
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张克林出席第21届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 机械工业 5月9日,第21届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简称“郑州工博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同期,2025中国(郑州)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在郑州航空港举行。此次盛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振威国际会展集团共同主办,汇聚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参展品牌,吸引了92618人次专业观众到场,现场意向成交额不断攀升,采购氛围热烈非凡,已然成为推动区域产业链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张克林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郑州工博会历经发展已成为行业盛会,本届展会规模与技术实现双重升级,在人工智能与装备工业深度融合的当下,展会将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郑州工博会全方位覆盖了机床、激光钣金、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工业全产业链领域。东台精机、日本津上、ABB、西门子等众多龙头企业携前沿技术重磅亮相。期间,精心策划的“工业品全球采购对接会”及“中部工业采购节”,精准对接宇通、比亚迪、富士康等超300家采购团,现场签约率较以往大幅提升35%,高端数控装备、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成为采购热点。展会现场签约亮点频出,河南科威腾、河南众力达等企业达成6200万元意向合作。东海裕祥现场签约超400万元且展品全部售罄。中科宏伟与多家行业龙头建立合作联系。展会还吸引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采购团,意大利客户现场下单,充分彰显“中国智造”的国际竞争力。10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首发,日本津上复合磨床等突破性技术成焦点。展会同期举办了包括2025中国(郑州)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在内的多场配套活动,吸引了逾2000人次参与,现场互动热烈,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思路和落地路径。展览工作部副主任蒋晓健陪同出席展会及相关活动。(展览工作部)
-
关于举办“2025中国(山西)智能装备博览会”的通知 机械工业 各相关专业协会、地方协会、企业及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方向,促进数字化转型,助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和经纬达(山西)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5中国(山西)智能装备博览会”定于2025年9月19日-21日在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有关内容通知如下:(展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