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2.46亿元,归母净利润约5413万元

2025-08-27 09:56    来源:仪表网

  8月25日,康斯特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12.95万元,同比下降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63.74万元,同比下降7.08%;基本每股收益0.25元。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5亿元,同比上升3.9%;归母净利润为3195万元,同比下降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88万元,同比下降6.4%。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3.5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归母净资产为12.3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0%。

  康斯特是一家集机电一体化、软件算法开发、精密制造于一体的高端检测仪器仪表企业,主营业务为数字检测仪器仪表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辅助检测数字化平台,已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性能及高可靠性的压力、过程信号、温湿度检测产品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对产品、技术、工艺参数的验证与分析。公司检测产品主要包括数字压力表、智能压力校验仪、全自动压力校验仪、智能压力发生器、智能压力控制器、压力校验器、智能干体炉、智能测温仪、智能精密恒温槽、智能精密检定炉、温湿度自动检定系统、智能过程校验仪、高精度直流数字多用表等专业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贯彻“区域深耕+风险分散”的全球区域化策略,在复杂的经贸环境与新旧产能切换的背景下实现稳健发展,并为下半年的经营奠定基础。公司以产品力为锚优化市场拓展策略,加快智能化、自动化校准测试产品的应用场景渗透,在重点巩固非美区域市场的增长势能的同时,加强整体成本优化,继续保持了业务的发展韧性与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国际市场实现营收12,749.51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10.3%,主要因素系美国区域市场同期大订单导致的高基数叠加关税政策的反复冲击袭扰影响,以及新加坡运营中心交付能力提升。需求端,国际市场在高压关税政策的冲击下缓慢复苏,叠加去年同期大订单因素,受冲击较大的美国区域市场增速由3月末11.0%恢复至-5.8%,欧洲/中东/非洲区域市场增速由-7%增至8.3%;运营端,公司新加坡运营中心正成为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拓展的重要辐射节点,面对美国关税税率不确定性导致的存量订单交付承压及新增订单增长放缓,公司调整国际市场运营策略,美国区域市场以销售美国运营中心原有备货产品为主,同时在第二季度起加速将非美市场订单分流至新加坡运营中心,2025年1-6月新加坡运营中心承接国际订单占比增至29.3%,其中6月新加坡运营中心订单占比56.5%。

  报告期,国内市场实现营收11,884.49万元,同比增长4.4%,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35.4%,报告期末在手订单转化开始加速,主要因素系下游行业景气度差异化回升,国内市场订单稳步增长并逐步确认收入。在需求端,公司围绕计量检测、电力、冶金机械装备等行业需求以稳增收入为主,围绕仪表及传感器等行业需求以提升市场份额目标;在运营端,公司聚焦优质客户需求,加速推进大客户管理策略,为国内市场下半年的高质量增长奠定基础。

  报告期,公司主营校准测试产品业务销售收入23,555.16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 3%,环比增长20.7%。其中,数字压力检测产品收入17,984.98万元,同比增长4.4%,占检测产品业务收入的76.4%;温湿度检测产品收入4,105.80万元,同比波动-3.7%,占检测产品业务收入的17.4%;过程信号检测产品收入1,464.38万元,同比增长16.0%,占检测产品业务收入的6.2%。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贯彻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的策略,加快压力控制器及全自动压力校验仪等智能化、自动化校准测试产品的应用场景渗透速度,通过优化产品生态实现效率提升。

  报告期,数字化平台业务销售收入为758.66万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5.5%,主要因素系报告期内部分项目完成验收并计入收入。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数字化平台与校准测试产品业务的协同性,以智慧计量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切入点,加速应用场景落地。

  报告期,传感器业务,高端压力传感器项目规划的全部规格型号均已通过验证测试,达到预期性能及精度指标,部分产品已开启小批量生产。产能10万只的延庆自动化产线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计划2025年度实现1万支超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生产目标。

  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为3,670.08万元,同比增长16.9%,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4.3%,主要因素系研发人员薪酬及材料费用增长。研发投入合计3,984.28万元,占总营收的16.2%,总投入较同期波动-3.4%,公司在报告期内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及研发项目管理能力,强化人才牵引效率与平台兼容性开发能力,研发效率提升,总投入位于合理化区间。






(责编:hey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