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刷新高时空分辨布里渊显微成像世界纪录

2025-07-15 14:10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杨帆研究员牵头研制成功国际首台高时空分辨布里渊显微镜,相关成果以题为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microscopy with a high-peak-power 780-nm pulsed laser system”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该系统在保持优异成像质量和高频谱特异性的前提下,将布里渊显微成像速度提升两个数量级,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亚毫秒时间分辨与亚微米空间分辨的力学成像,标志着我国在三维力学显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原创突破,为生命科学中的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细胞和组织的力学性质在功能调控、发育过程及疾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现有力学检测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相干弹性成像受限于接触性、浅层成像或空间分辨率不足,难以满足高精度三维力学成像需求。

  近年来,布里渊显微成像作为新兴的全光学、非接触、三维力学成像技术,在力学生物学、眼科与肿瘤诊断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受激布里渊显微镜具备更高的空间和频谱分辨率,但其长期受限于成像速度,典型单像素时间达20毫秒,严重制约了对动态过程的实时观测。

  为突破该瓶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套波长为780nm、峰值功率为267W的高峰值功率、低占空比脉冲光纤激光系统,同时结合高抑噪自平衡探测方案实现超过31dB的噪声抑制。最终系统在30mW平均功率下,实现了每像素仅200微秒的成像速度,大幅领先于现有技术水平。

  研究团队在多个生物样本上系统验证了性能优势:在单细胞、类器官、斑马鱼胚胎及卵泡的成像中,实现了0.49×0.49×2.1 µm³的空间分辨率和7.7 MHz频移测量精度。特别是在斑马鱼胚胎中观测到双布里渊峰,揭示了异质性细胞外基质与腔体中的力学差异;在秀丽隐杆线虫胚胎发育过程中,系统首次实时捕捉到早期细胞分裂中的力学动态变化,展现了其出色的时空分辨能力与生物应用潜力。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齐云研究员为第一作者,杨帆研究员和陈卫标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上海科技大学谢菁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杜久林研究员、蔡时青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夏鹏研究员团队的鼎力支持,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项目资助。






(责编:hey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