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上市仪器仪表公司业绩快报出炉,谁是业绩增速王
近期,2024年仪器仪表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披露进程加速,整体业绩表现超出预期,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
步科股份
2月13日,步科股份(688160)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8.45%;净利润4932.04万元,同比下降18.73%;基本每股收益0.59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932.04万元,同比下降18.73%。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5%,但是为保持未来长期发展动力,公司扩充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发费用增加;同时,公司扩充营销团队,加大营销投入,积极开拓市场并与客户建立深度链接,销售费用增加,导致净利润下降。
高华科技
2月24日,高华科技(688539.SH)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55.34万元,同比减少38.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52.42万元,同比减少42.08%;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股。
报告期内,公司受益于航空航天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铁路投资增长、客流复苏等积极影响,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产品需求上涨,本期交付量同比增加,导致营业收入较上年增加。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持续围绕芯片、传感器件及传感器网络系统,扩充研发人员团队,提升研发人员薪酬,新增研发立项,同时设立苏州紫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和北京高星华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加大募投项目——高华研发能力建设项目的投入,导致研发费用增加;公司基于谨慎性和一贯性原则,本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下降。
科林电气
2月24日,科林电气(603050)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40.99亿元,同比增长4.98%;归母净利润为1.78亿元,同比下降40.5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下降40.17%;基本每股收益0.65元。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电网业务方面,深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得到了两网客户的高度评价,多次中标两网集采项目,在国家电网2024年营销项目第三次计量设备招标中,成功跻身行业前20名,刷新该领域历史最好成绩;在南方电网2024年第二批配网集中招标项目中中标3.69亿元,首次进入前三;大型项目方面,公司先后参与国电投、中石油、中电建、中能建等集团大型项目建设,并多次中标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中联集团等数据中心项目,得到了各界客户的高度肯定;国际市场方面,紧抓国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窗口期,积极参与了马尔代夫配电网改造等多个项目,并在四季度与海信集团国际营销中心建立直接对接,精选重点区域开始布局海外营销体系。科林电气的国内/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万讯自控
2月25日,万讯自控(300112.SZ)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10.35亿元,同比下降8.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377.89万元,由盈转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8314.57万元,由盈转亏;基本每股亏损0.25元。
本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7.89万元,同比下滑,主要原因系:1、2024年度,公司的业务发展未及预期。同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使得公司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其中,气体报警器及燃气阀产品业务所受冲击尤为明显,营业收入和销售毛利相较上年同期呈现出一定幅度的下降。2、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影响:2024年度,公司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8,000万元(具体金额待专业评估机构进一步测算确定,并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莱伯泰科
2月25日,莱伯泰科(688056.SH)公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37.20万元,同比增长2.01%;实现营业利润4,523.56万元,同比增长58.92%;实现利润总额4,522.52万元,同比增长59.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71.31万元,同比增长44.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52.86万元,同比增长35.31%。
2024年公司整体经营状态良好,营业收入相较去年增长2.0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稳中有升。在生产上,公司严抓质量,提升效率,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研发上,从产品设计到客户应用,公司不断钻研新技术以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在销售上,公司通过人员能力提升、行业领域扩展以及新客户开发等多维度策略,全力推进业务发展;同时公司在人员储备、团队建设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上年同期因原材料成本上涨、新增生产线投入使用等原因,报告期内全线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本报告期没有新的产能投入,原材料成本也基本趋于稳定,这些影响成本的因素已消除,全年综合毛利率有所回升。同时公司在整体成本费用管理上加大了控制力度,提升了人员工作效率,成功实现了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的平稳控制,未出现上涨情况。
思特威
2月25日晚间,思特威(688213)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108.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2651.81%。基本每股收益0.98元。
报告期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原因系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同时公司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在智慧安防领域,公司新推出的迭代产品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有较大的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较为显著;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多款产品出货量亦同比大幅上升。故公司随着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净利润率显著提升。
四方光电
2月26日,四方光电(688665)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8.55亿元,同比增长23.64%。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下降20.64%。基本每股收益为1.05元,同比下降20.19%。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继续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继续深耕主营业务,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其中公司汽车电子、暖通空调、科学仪器、智慧计量等业务领域的收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工业及安全业务的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受2023年一季度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政策调整使得呼吸支持、肺康复等器械设备需求猛增,而2024年相关需求恢复到正常水平等行业因素所致,公司医疗健康业务领域的销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1)因实施股权激励产生股份支付费用、员工人数增加以及职工薪酬增长,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6.28%,增加2,233.49万元;(2)为加大公司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增加了研发直接投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64%,增加3,260.31万元;(3)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公司持续壮大营销体系人才队伍,同时中介服务、广告费有所增加,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6.26%,增加2,074.02万元;(4)因公司存放募集资金账户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减少,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7.38%,增加892.58万元。
炬光科技
2月26日,炬光科技(688167)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0.32%。归母净利润约亏损1.7亿元,同比下降287.44%。
公司作为上游元器件供应商,工业激光传统领域业务受到较大挑战,业绩结果不达预期,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并购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领域,收入有所增加,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一方面随着其他市场应用占公司整体销售收入比例的提升,工业激光领域的销售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未来工业激光行业激烈竞争情况对公司负面影响将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削弱工业激光行业激烈竞争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
奥普特
2月26日,奥普特(688686.SH)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减少2.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减少28.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减少25.13%。基本每股收益1.1374元/股。
2024年度,受新能源行业扩产周期影响,叠加3C行业复苏缓慢、核心客户订单阶段性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营收面临下行压力。但半导体产业复苏及国内半导体设备投资持续加码,推动公司半导体业务板块呈现增长态势,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其他业务领域的下行压力。从整体经营表现看,得益于多元化产业布局和敏捷的市场调节能力和应对措施,公司营业收入波动幅度较小。
2024年,面对下游行业增速放缓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公司继续秉持稳健经营策略,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在盈利指标阶段性承压下,公司通过结构性调整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强度,增强产品技术先进性和工艺精度,全面参与客户新项目,在人员薪酬、研发物料方面的投入增加;另一方面全球化战略布局,扩大海外市场服务团队规模,在海外人员薪酬福利费方面投入增加。上述投入对当期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产生短期影响,但夯实了公司技术储备优势,为后续业务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奥迪威
2月26日,奥迪威(832491)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32.15%。归母净利润约8899万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约8104万元,同比增长11.59%;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同比增长10.53%。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2.15%,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和技术持续升级,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下游市场和客户的认可,订单需求增加;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产品、新应用领域,加强与海外客户的紧密对接,把握市场机遇,经营业绩显著增长。
纳芯微
2月25日,纳芯微(688052.SH)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19.61亿元,同比增长49.5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4.03亿元,亏损扩大;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4.55亿元,亏损扩大;基本每股亏损2.83元。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56%,主要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稳健增长,公司汽车电子领域相关产品持续放量;同时,消费电子领域的景气度持续改善;泛能源的工业自动化和数字电源领域大部分客户恢复正常需求。
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及基本每股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受整体宏观经济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产品售价承压,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 公司在研发投入、市场开拓、供应链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建设等多方面资源投入的积累,使得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上升;3) 公司基于谨慎性考虑,对预计存在较大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使得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会见豪迈集团CEO单继强一行 机械工业 4月24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会见了来访的山东豪迈集团CEO单继强一行。单继强阐述了豪迈集团的整体状况及现阶段发展态势,表达了与中国机械联建立紧密联系的愿望,并诚挚邀请中国机械联领导莅临豪迈集团进行调研和工作指导。罗俊杰在详细了解豪迈集团的发展状况后,对企业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并就集团的多元化经营、科研创新、管理模式和国际化发展等话题与来访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企业要在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方面下功夫,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做好战略规划。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佘伟珍以及科技工作部、机电工业杂志社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见。(机电工业杂志社)
-
《机械工业发展报告(2025)》火热预定中 机械工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ChinaMachineryIndustryFederation,简称中国机械联),是机械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综合性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振兴为己任、以服务为宗旨”的办会方针,秉承“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和企业、服务社会”的办会宗旨。为积极回应业界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关切,中国机械联适时发布《机械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客观数据系统地总结机械工业运行情况、预判未来走势,为行业、企业、专家学者等全面、深入了解机械工业发展情况提供参考。《机械工业发展报告(2024)》图表节选附件:2025年机械工业信息服务资料汇款方式及订阅回执(统计与信息工作部)
-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与市场分析》征订通知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与市场分析》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编发的行业月度信息服务资料。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成为行业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金融与投资、贸易与咨询等机构及时了解与分析研究行业的重要载体,深受行业内外人士欢迎。《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与市场分析》包含《信息资料》和《图表专辑》两个部分。《信息资料》涵盖政策解读、经济运行、行业动态、宏观政策、宏观经济、重大装备与项目、上下游产业、国外动态等八个版块;《图表专辑》集中汇编行业增加值、主要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进出口、价格指数等行业运行情况。欢迎广大新老用户订阅。未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翻印,违者必究。附件:2025年机械工业信息服务资料汇款方式及订阅回执(统计与信息工作部)
-
《安全员》机械行业职业评价规范编制工作启动 机械工业 2025年4月22日,《安全员》机械行业职业评价规范编制启动工作会议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部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主任李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安全生产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安全员作为现代工业安全体系的“守门人”,承担着风险预防、过程管控和应急处置的全链条安全责任。此次评价规范编制将系统构建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对推动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强化行业安全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编制工作汇聚多方专业力量,北京华文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铸造协会、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有限公司、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安全管理领域专家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郭一娟和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专家库顾问专家、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原副校长孟蓬莒共同主持。编写组专家代表北京华文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张彦平老师代表编写组专家在会议上详细解读了《安全员职业评价规范编制技术路线图》,与会专家围绕职业功能模块设计、能力等级划分标准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初步确立了"安全检查、事故处理、事故预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等核心职业能力框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对启动会议进行总结。她指出评价规范编制工作,一是要立足“高质量发展”战略视角,合理设置职业功能和适用范围;二是紧扣《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23版)》要求,坚持编制五大原则,确保标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构建“标准-培训-认证”一体化体系,统筹考虑题库建设、培训教材开发工作,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闭环。根据工作规划,编制组将分阶段完成标准起草、专家评审、意见征集等工作,预计2025年底完成终审。会议圆满完成既定的各项议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评价规范不仅填补机械行业安全领域人员评价标准空白,更将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安全管理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评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