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示

    为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和《环保装备制造业(固废处理装备)规范条件》要求,现将拟公告的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公示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7月29日联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联系电话:010-68205364电子邮件:jsc@miit.gov.cn附件: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25年版)
    2025-07-25 14:23
  • 2025年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出口1390.11万美元,同比增长8.99%

    据机经网整理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出口金额为1390.11万美元,同比增长8.99%;出口数量为843台,同比增长4.59%;出口均价为1.65万美元/台,同比增长4.43%。2025年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1-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累计出口金额为8532.49万美元,同比增长14.26%;累计出口数量为2577台,同比下降35.72%;出口均价为3.31万美元/台,同比增长77.96%。2025年1-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累计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2025年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越南、俄罗斯、印度、韩国、埃及、泰国、约旦、土耳其、巴西、孟加拉国,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50.36%。其中,向越南出口最多,金额为163.6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77%。2025年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1-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印度、俄罗斯、越南、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泰国、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土耳其、埃及,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52.06%。其中,向印度出口最多,金额为753.49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83%。2025年1-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2025年1-6月我国挤出吹塑机出口金额占比TOP10国家/地区
    2025-07-22 10:07
  • 2025年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出口1949.45万美元,同比增长38.65%

    据机经网整理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出口金额为1949.45万美元,同比增长38.65%;出口数量为630台,同比下降88.43%;出口均价为3.09万美元/台,同比增长1088.46%。2025年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1-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累计出口金额为10876.84万美元,同比下降9.45%;累计出口数量为4413台,同比下降88.61%;出口均价为2.46万美元/台,同比增长693.55%。2025年1-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累计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2025年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俄罗斯、越南、印度、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巴西、巴基斯坦、土耳其,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11%。其中,向俄罗斯出口最多,金额为661.1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3.91%。2025年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1-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俄罗斯、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埃及、阿联酋、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61.37%。其中,向俄罗斯出口最多,金额为1681.6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5.46%。2025年1-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2025年1-6月我国塑料造粒机出口金额占比TOP10国家/地区
    2025-07-21 14:27
  • 2025年6月我国注塑机出口22300.04万美元,同比增长27.42%

    据机经网整理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为22300.04万美元,同比增长27.42%;出口数量为5365台,同比增长4.48%;出口均价为4.16万美元/台,同比增长21.99%。2025年6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1-6月,我国注塑机累计出口金额为118511.88万美元,同比增长28.77%;累计出口数量为27635台,同比增长22.77%;出口均价为4.29万美元/台,同比增长4.89%。2025年1-6月我国注塑机累计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2025年6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巴西、土耳其、美国,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62.13%。其中,向越南出口最多,金额为4145.6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59%。2025年6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1-6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越南、印度、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墨西哥、俄罗斯、马来西亚、美国,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60.85%。其中,向越南出口最多,金额为19419.9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39%。2025年1-6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2025年1-6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占比TOP10国家/地区
    2025-07-21 14:17
  •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田启昌书记一行莅临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参观交流

    7月16日,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田启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阀门事业部副部长张继伟、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肖艳君、蒋腊芳等一行莅临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参观交流。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维都利阀门董事长夏崇茅、秘书长李丕歌以及慎江阀门,保一集团,美兴阀门等协会代表接待。秘书长李丕歌对田启昌书记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座谈会上,他详细介绍了温州泵阀产业规模、特色优势及发展态势,阐述了协会在服务会员单位、推动行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的助力作用。他特别强调,随着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精湛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深化产学研合作是破解人才瓶颈的重要路径。合肥院作为温州泵阀行业企业的老朋友,素来保持极好的合作关系,以黄明亚教授为代表的合肥院专家团队对温州泵阀产业发展提供的帮助,也得到了温州市全行业的推崇与感恩。会议中大家还就企业人才需求,课程设置,实训用工,校外企业导师,职业德育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理事单位,美兴阀门董事长刘旺德提到:作为安徽来温创业的代表,一则深切的感受到温州优秀的营商创业环境,以及用人待遇方面在全行业也是首屈一指,因此欢迎家乡的年轻人到温州就业创业。二则人才短缺是当前行业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设计,工艺,材料,机加工等等岗位人才缺口巨大,但院校培养的人才有时候并不能适用于企业,这是一个长期矛盾,亟待解决。三则人才流动是一个市场行为,但从源头上,也希望院校企业都加强对于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人才的优秀不单单只是在技术的优秀。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维都利阀门董事长夏崇茅在会上指出,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当结合企业当前发展实际,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产业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尤其在设计工艺,机加工设备信息化,企业生产链的数字化等方面加强“预培养”。充分考虑应学适用,把控“学校语言”与“企业语言”之间的融合程度,提前将对泵阀产业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质即用型人才。此外,他还指出,温州泵阀产业是一个集群效应极其明显的产业,温州的泵阀企业数量众多,每年都需要极多的适配产业的优质用工人员,因此联合以合肥职业学院,兰理工,温职院等院校机构展开合作,是从需求出发解决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可行之路。田启昌书记对协会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表示作为来温调研的第一站,市协会的隆重接待以及开诚布公的交流让这次到场收获甚丰!会上田启昌书记详细的介绍了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师资力量以及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特别是学院在装备制造类人才培养上的深厚积累。他明确表示,希望与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学院在机械工程、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探索“订单班式”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模式,精准对接温州泵阀产业升级需求,为行业持续输送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会后,田启昌书记一行实地走访考察了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慎江阀门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成果及生产一线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
    2025-07-18 09:47
  • 中通协干燥设备分会开展“十五五”规划第二次调研

    “十五五”(2026-2030年)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攻坚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化期,也是干燥设备行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窗口期。为科学编制干燥设备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干燥设备分会于7月6-7日开展第二次专项调研。本次调研在第一次调研常州地区行业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行业痛点、技术趋势、市场需求及政策诉求,旨在为分会编制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与方向建议。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分析+座谈交流”三维联动模式,走访江苏、河北两省6家重点联系企业,为编制科学、前瞻的行业规划奠定基础。调研团队采用“点面结合”方式,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地考察智能生产线、数字化应用场景;面向中小企业发放电子问卷,覆盖产能规模、研发投入、市场布局等核心指标;组织现场座谈会,邀请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现场座谈,确保建议兼具代表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既是协会服务行业的“下沉行动”,更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基石工程”,这种“自下而上”的调研模式,既保证了建议的代表性,又增强了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为行业规划编制提供了“接地气、有深度”的实践范本。未来,中通协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政策、技术、市场合力,以科学规划引领产业升级,助力通用机械行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通用机械方案”。
    2025-07-17 13:50
  • 中通协成功举办振动分析与故障诊断技能提升研修班

    为满足更多学员的培训需求,推动振动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在通用机械行业的深入应用,提升从业人员实操能力。7月9-11日,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主办,‌无锡市厚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承办的“振动分析与故障诊断技能提升研修班·第二期”在无锡市厚德仪表技术研究院成功举办,培训以“理论授课+机器实操+现场诊断”为主线,吸引了来自行业企业和用户单位的40余学员参加培训。“振动分析需要“仪器+经验”双支撑,培训希望通过真实设备操作和现场案例诊断,让学员不仅懂理论,更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本次研修班由中通协组织举办,无锡厚德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包括高端检测设备及授课讲师团队,联合企业开展培训,正是希望通过“产协合作”模式,将前沿技术与实操经验深度融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随着第二期研修班的圆满落幕,中通协积极探索“协会+企业”联合培训途径,“产业链协作”培训模式实现从首期到二期、从理论探索到实践深化的跨越发展。两期培训累计覆盖学员超100人,覆盖用户单位、装备制造等行业重点企业,构建起“理论筑基-实操赋能-诊断精进”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回顾培训全程,三大亮点尤为突出:一是“产协协同”的强强联合——中通协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将课堂引入企业生产试验现场,将现场诊断检测与案例分析判断引入教学,为学员搭建了“学用一体”的高质量平台;二是“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从基础理论到仪器实操,再到真实案例诊断,学员不仅掌握了振动分析的核心技术,更具备了“数据采集-分析判断-故障定位”的全流程解决能力;三是“实战导向”的成果转化——通过模拟实验室与生产现场结合的诊断实践,学员真正实现了“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中通协将持续发挥行业平台优势,持续聚焦行业技术痛点,联合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继续携手行业伙伴,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技能培训项目,共同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推动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通用机械行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2025-07-17 10:40
  • 陕鼓集团董事长任矿一行到访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

    7月14日,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矿、常务副总经理刘海军等一行6人到访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中通协会长黄鹂代表协会对陕鼓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任矿董事长介绍了企业近期发展情况。双方就企业和行业发展、协会工作等方面交换了意见。中通协名誉会长隋永滨、秘书长孙放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见。
    2025-07-16 14:26
  • 内蒙古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

    目前,内蒙古氢能装备制造业正快速发展,初步构建了覆盖制取、储存、运输、加氢及应用五大环节的全产业链布局,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区重点实施的9个氢能装备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28.02亿元。内蒙古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禀赋,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驱动和产业生态构建,加快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氢能装备制造业已涵盖储输氢材料、碱性电解槽、PEM电解槽、制氢电源等,制氢链条装备齐全,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包头等地区。全区已形成年产制氢设备650台套、固态储氢装置产能2200套、储(贮)氢材料产能3300吨、储输氢管材产能5000吨、制氢电源50台、纯化分离装置产能15台套的氢能装备制造生产能力。内蒙古将继续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目标,从政策协同、场景应用、技术攻关、招商引资等多维度发力,通过强化政策协同与要素保障、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协作生态、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创新招商引资及产业协同机制,推动氢能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规模化、安全化方向迈进。
    2025-07-15 13:41
  • 中通协减变速机分会团体标准起草工作会召开

    为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深海装备关键部件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减变速机分会于7月2日在杭州前进齿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深海行星减速器装配技术条件》团体标准起草工作会。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等单位的10余名专家代表参会,该项团体标准的制定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按照《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对团标制修订的规范与要求,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了《深海行星减速器装配技术条件》团体标准的编制背景、核心框架及关键技术指标。与会专家结合深海极端环境对减速器装配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多项针对性建议,明确了标准修改方向。起草单位将根据本次会议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稿进一步完善,尽快形成报审稿提交减变速机分会审查通过后报中通协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定。中通协充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团标建设中以“标准引领、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为主旨,在标准起草中承担了组织协调、技术把关、产业对接的关键角色。中通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编制《深海行星减速器装配技术条件》,旨在破解深海行星减速器装配标准缺失的痛点,通过组织召开此次起草工作会,明确标准框架、分工及进度计划,确保编制工作高效推进,切实保障标准既符合技术前沿,又贴近产业实际需求。
    2025-07-14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