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采购到“以铝代铜”变压器的法律救济方法
编者按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健康可靠的电力系统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打击假冒伪劣电气设备问题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变压器“以铝代铜”的案例仍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种种迹象表明,变压器等电力关键设备造假直接影响电能传输效率与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
当前,我国正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更安全、更绿色、更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因此,打击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制假售假对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电力行业及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变压器“以铝代铜”案例为例,不仅深究“以铝代铜”变压器给新型电力系统及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种种严重危害,同时提供了采购“以铝代铜”变压器后的法律救济方法,旨在有效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促进创新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变压器“以铝代铜”的典型案例
有变压器制造企业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以隐瞒用户的方式将变压器中的铜绕组用铝绕组替代,然后以铜芯变压器的价格销售给用户。这种以铝代铜的变压器方式多样,如1.高、低压绕组均为铝导线的全铝变压器,但铭牌没有标识;2.高压绕组为铝导线的变压器;3.低压绕组为铝导线的变压器;。4.用铝合金绕组替代铜绕组;5,铜包铝绕组替代铜绕组;。6.干式变压器以铝代铜;7.油浸式变压器以铝代铜等。
“以铝代铜”变压器事件在我国已经不是个例,在我国多个行业中被发现。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市64万平方米大型高端商业项目被发现采购一家知名变压器生产企业的价值300多万元的30台干式配电变压器被以铝代铜。该项目包括城市顶级购物中心,国际豪华影城、时尚室内步行街、万达金街、中心华宅、商务公寓等建筑群,由于造假信息被揭露,上述干式配电变压器全部被当地供电局查封。
案例二、淄博某建筑公司与莱芜某变压器公司签署买卖合同,购买后者S11型变压器一台,价款32000元,质量标准按国家标准。2016年4月,该变压器失火,烧毁变压器、配电房及配电房内的高低压开关柜等设备财产,后被发现该变压器是以铝代铜的变压器。
案例三、某水上光伏发电站项目,采购100台干式配电变压器,每台13万元,合计1300万元,采购后买方发现100台变压器全部是以铝代铜。公开资料显示,变压器成本占光伏电站的2.3%,该项目投资5.65亿元。如此巨额投资给造假产品混入,致使买方损失巨大。
案例四、某民营钢企购买了三台ZSSP35000/35 油浸式电力整流变压器,每台100万元。合同明确规定是铜芯变压器。使用了几年后该钢企停产了,想转让三台变压器时竟意外发现三台变压器全是铝芯的!此变压器供应商竟然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变压器企业,年销售额9个亿以上,他们的产品还远销国外。
案例五、一家知名家电制造企业的干式变压器接头突然爆炸,经检测发现采购的上百台变压器都是以铝代铜。由于该家电企业生产线不能停工,因此更换这些变压器非常困难,不可能同时大规模更换,同时该企业又非常担心这些铝芯变压器再次爆炸或短路,导致生产线停工。这些以铝代铜变压器成为该知名电气制造商的巨大安全隐患。
案例六,北京某电力工程承包商,常年向某变压器制造企业采购变压器,累计采购200多台变压器,合计500多万元。然后承包商将这些变压器安装到北京某地区各种项目。后一国际酒店变压器发生变压器被击穿事故。经检测发现采购的200多台变压器均是以铝代铜。由于这些变压器安装散布在各种项目中,更换极为困难,导致该工程承包商压力巨大,不断进行各种检测,强化各种安全措施,避免这些以铝代铜变压器出现故障或爆炸。
通过对这些以铝代铜变压器事件的跟踪,我们发现这些以铝代铜的制造商并没有受到严格的法律制裁。相反,采购了以铝代铜变压器的用户则陷入两难境地。
如果采取激烈的法律手段应对,用户往往担心后续更换或维护工作没人负责,导致停工停产,所以一般都采取委屈求全的方法,让对方签订承诺书,保证陆续更换,仅此而已。而且用户还担心自己工厂或工程的以铝代铜变压器隐患如被公众或业主知晓,导致不安定因素或不良社会影响,所以一般也不敢轻易将此事曝光于公众。这导致以铝代铜制造企业有恃无恐,甚至还能通过诉讼获得了尾款并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法院支持的理由也很明确,既然你们已经有更换承诺书,就是已经解决了该问题。所以尾款应该继续支付。
这些案例说明,用户没有应对以铝代铜变压器的经验,采取的措施也不是很正确,没有及时行使其应有的权利,最终使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因此,有必要为大家讲解关于应对采购以铝代铜变压器后的法律救济方法。
二、采购以铝代铜变压器后的法律救济方法
1.从刑法中获得救济
首先生产和销售以铝代铜变压器已经触犯刑法,是一种犯罪行为。
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150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140条的规定处罚。
而销售、制造以铝代铜变压器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已有定论。2019年7月19日,辽宁丹东振安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因在变压器中以铝代铜,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所以,用户一旦发现以铝代铜变压器,可以直接向公安局进行举报,公安局在证据确凿情况下,会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并对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嫌疑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在公安局获得足够证据以后将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到法院审理判刑。
有用户应对以铝代铜变压器的案件往往是按合同欺诈罪名立案,这是不正确的。由于方向不正确,往往导致事与愿违。
2.通过民事和解获得救济
许多用户往往不愿意采取刑事立案的方式解决以铝代铜变压器事件。有的用户是不知道可以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向公安局立案。有的用户是有诸多担心。
首先担心按刑事案件处理时间长,或违约企业法人或相关负责人被抓或该企业破产,没人处理该以铝代铜变压器,自己因此遭受更多损失。
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企业首先是要考虑自己的安全生产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导致自己遭受更大损失,这是企业一定要避免的局面。因此,民事和解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但方法必须得当,才能消除危害、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首先,必须正式地给对方发律师函,指出生产销售以铝代铜变压器是触犯刑法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我方随时准备向公安局举报立案。但考虑到变压器更换的复杂性及技术性,可以通过民事和解的方式处理此事。但必须严格按照用户要求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签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1)立即用合规的铜绕组变压器更换以铝代铜变压器若干台,更换工作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切因更换工作产生的费用由变压器制造企业(以下简称:违约企业)承担。
2)制定其他以铝代铜变压器更换计划(适用于采购量比较大的项目,所有变压器同时替换很困难),如在某时间节点完成若干台的更换工作,直至全部更换完毕。一切因更换工作产生的费用由违约企业承担。
3)对暂时未更换的以铝代铜变压器进行监测产生的额外费用,如采购额外监测设备的费用,因监测产生的额外的人工费用(按每天元/人计算),由违约企业全部承担。
4)如果在监测中,发现某以铝代铜变压器工作状态异常,可能导致故障或危险发生,用户可以要求违约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以铝代铜变压器进行紧急更换。违约企业应立即履行更换义务。一切因此产生的额外更换费用由违约企业承担。
5)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用户同意不再更换某些以铝代铜变压器,由用户自己对该变压器的保修和维护负责,则该变压器的结算价格应为在原变压器价格基础上减少30%。
6)在处理此次事件期间和履行本和解协议期间发生的有关的运输费、检测费、鉴定费、相关设备保管费、律师费(以律师所发票为凭证)均由违约方承担。
7)更换以铝代铜变压器或以铝代铜变压器故障导致的停工停产,按每天(元)计算损失,由违约方支付给用户。
8)用户未支付的尾款和保证金,全部转为本和解协议的保证金,如违约方未履行本协议或中止履行本协议,或未按本和解协议严格履行,则用户有权立即没收该保证金,作为对违约企业的违约行为的赔偿金。
在违约企业未全面完成本和解协议义务情况下,违约企业无权要求返还该尾款或保证金。
如违约企业没有尾款或保证金在用户处,用户可以要求违约企业为本和解协议提供合同金额一定比例%的保函。以保证本和解协议的执行。
有一个用户就因为和解协议没有关于尾款的规定,导致违约企业索要尾款,经法院判决,被要求用户支付该尾款。因为法院认为既然违约方已经签署了更换协议,虽然还没有全部更换,但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支付尾款是应该的。
9)不论何原因,如果因本和解协议进行了仲裁或诉讼,所有仲裁或诉讼费用、相关执行的费用、保全费、律师费用由违约企业承担。
10)如果违约企业不能全面履行本和解协议,构成根本违约,用户可以单方以书面形式终止本和解协议。届时,违约方应赔偿用户全额货款、及所有直接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运输费、检测费、鉴定费、相关设备保管费、律师费(以律师所发票为凭证),停工停产损失费,监测费、仲裁或诉讼费、相关执行的费用、诉讼保全费用,还包括为了采取补救措施而发生的财务费用如增加贷款等费用等。另外,违约方应支付给用户合同总额的20%作为损害赔偿费。
11)本和解协议应在用户规定的时间期限内由双方商定并签署,如在该期间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用户则应立即采取向公安局报案的方式处理。
12)建议和解协议的争议解决方式采用仲裁。仲裁一裁即终裁,可以减少诉累,同时如果和解协议规定明确,对用户而言仲裁能更好避免意外的干扰因素。
3.民事和解未能达成的救济方法
如果双方没能在用户指定的时间内按照用户的条件达成民事和解协议,说明违约企业没有能力或诚意进行民事和解。则用户应立即终止与对方谈判。立即启动自救程序。
1)立即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即查封违约企业账户。保全金额包括合同总价(如果合同全部是采购了以铝代铜变压器)和各种直接费用总额及20%合同金额的损害赔偿。同时在保全措施采取后的7日内提起诉讼。
2)在诉前保全措施到位后,立即向公安局报案。报案罪名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公安局也会采取查封措施,但公安局的重点是在扣押与犯罪有关的赃物,如以铝代铜变压器、相关铝材等,但对用户提出的损害赔偿,公安局一般认为不在其职责范围内。所以,为了避免用户的损失,最好在向公安局报案前向法院提起诉前保全。
3)当法院得知公安局立案后,这时违约企业账户已经被查封。法院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就会中止该案的诉讼活动,等待刑事案子审理时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处理。
4)在公安局立案后,立即请其他变压器厂对以铝代铜变压器进行必要的替换,对暂时不能替换的变压器制定替换计划,对不得已在用以铝代铜变压器采取监测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上述替代行为产生的差价或财务费用,保留相关凭证,一并向违约企业索赔。
综上,本文建议的民事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保护用户,使其能够避免遭受更多损失的条件下,将以铝代铜变压器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但达成民事和解的前提是,必须让对方充分认识到问题性质的严重性,如果违约企业不按照用户规定的时间和内容与用户达成和解协议,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而且,违约企业依然逃脱不了赔偿的法律责任。
有人或有疑问,既然违约企业已经触犯刑律,为什么还采取民事和解的方法处理。这样不是让犯罪方逃脱了应有的法律惩罚吗?
这主要涉及工业产品的复杂性和技术性问题。以铝代铜变压器一旦被安装,如果发生爆炸或恶性事故,受到损害的就不仅仅是用户。因为变压器往往是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可能被安装在公共场所。如果以铝代铜变压器不能被有效监控、处理、替换,其危害对象包括用户也可能包括公众利益。
因此用户与违约企业一同处理,并以渐进的方式处理以铝代铜变压器是安全、合理的方法,也是比较经济的方法。违约企业最了解该以铝代铜变压器性能。如果换其他企业进行更换工作,因为不了解其性能,除非全部替换,否则很难做出切实有效的维护、监控或逐步替代方案。
如果采用刑事处理,可能导致以铝代铜变压器没人处理,用户在此领域并非专业,可能时间延长,成本升高,危险积累,用户损失加重。
因此,从社会治理合理性的角度,在刑事处罚的威慑下,如果违约企业能够真心悔改,并接受上述足以消除以铝代铜变压器危害和保证用户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和解协议情况下,民事和解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而且上面建议的和解协议条款本身具有惩戒作用,让违约企业付出沉重的、必要代价,使其不敢再继续销售和制造以铝代铜变压器。
作者:罗洪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合规促进部副主任
2025年9月16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机械工业 10月16日下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于2004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2届,今年由台方主要承办。此次会议以“智能机械升级与AI深度融合”为主题,汇聚了包括四十余位台湾代表在内的近150位两岸机械工业领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工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本次会议得到了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的大力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秘书长宋晓刚,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庄大立、秘书长许文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牛辉、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专家委主任侯睿、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崔鹤松、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副会长殷和平、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监事长邸敏洁以及中国锻压协会等行业专家,南通市台办主任陈鸣华以及南京市台办等地方台办代表出席此次活动。2025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大合照徐念沙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形势面临诸多挑战,但大陆机械工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大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为两岸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台湾企业坚定信心,抢抓大陆发展机遇,共享政策红利。他强调,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与AI深度融合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两岸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他同时指出,中国机械联打造了智库、标准、国际合作等多个平台,愿为陆台企业搭建桥梁,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两岸行业交流和企业务实合作,促进两岸机械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徐念沙会长致辞庄大立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连续举办二十余载不曾间断,已成为两岸机械工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两岸机械工业不断进步和融合发展。当下,智慧机械升级与AI深度融合正引领时代潮流,在此背景下,两岸机械工业更应紧密携手、深化合作。他衷心期望与会代表能够借助交流会搭建的优质平台,共同探寻智慧机械与AI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开创两岸机械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庄大立理事长致辞会议延续历年惯例,报告两岸机械工业产业发展情况。中国机械联宋晓刚秘书长和台湾机械公会许文通秘书长就两岸机械工业发展概况、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两岸产业智能化升级与融合发展提出建议。随后,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睿主任就机械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与实践进行分享,希望推动两岸机械工业绿色协同发展,实现减碳共赢。宋晓刚秘书长做大陆机械工业发展报告许文通秘书长做台湾机械工业发展报告在大会的交流环节,两岸机械工业领域的四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做专题演讲。大陆方面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小艳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磨床制造领域的应用探索,宁波海天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胡炳谦博士分享了企业在智能化升级和AI探索方面的经验和思考,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台湾方面上银科技公司总经理张云杰就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发展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华物联网自动化事业群副总经理蔡奇男分享了AIoT驱动场景革新的最新成果,展示了智能装备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两岸行业企业代表进行专题分享会后交流晚宴上,两岸代表热络交流,增进了解,探讨合作。活动期间,台湾代表团还参观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机械工业企业,实地了解了当地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和科技创新成果,为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合作部)
-
关于召开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CRIC2025)的通知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各有关单位: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装备、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得力助手。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机器人整机产品性能质量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应用场景从工业主导到向千行百业加速渗透、多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区域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产业综合实力实现大步跨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智能机器人”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创新平台构建、关键部件研发、应用场景开放、金融人才支持等多要素共同发力,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更是布局智能机器人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于11月10-12日在上海组织召开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会议地点: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2739号)报名咨询:戴应奇13758030699商务合作:朱函18500968033扫码报名参会详见通知正文:(机器人分会)
-
叶定达副会长出席2025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 会暨第十九届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讨会 机械工业 10月16日,由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暨第十九届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讨会在浙江宁波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叶定达副会长应邀出席并致辞。会议以“工艺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二级巡视员韩行,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理事长王西峰,中国工程院院士焦宗夏,宁波市原副市长陈炳荣等领导,机械工艺协会理事,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叶定达在致辞中指出,工艺技术是机械工业的“筋骨”与“血脉”,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韧性、效率与可持续性。工艺创新是打通产业链堵点,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可或缺的途径。机械工业制造工艺必须顺势而为,一要强化创新主体意识,加大研发投入。要坚持长期主义,突破关键工艺“卡脖子”环节,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要注意产业链协同,把工艺创新作为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有力支撑。二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打造开放共享的工艺创新生态。要积极打造研发平台,特别是充分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艺数据实时共享,促进设计、生产、服务全链条高效衔接,成为机械行业创新的沃土。三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节能减排贯穿工艺全生命周期。在碳中和目标下,节能减排不是成本负担,而是竞争力新源泉。行业组织和企业要积极参与和推动构建节能减排工艺标准,让绿色创新成为产业链升级的鲜明底色。叶定达表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机械工业的综合性行业协会,高度重视制造工艺创新,将加强与工艺协会等机械系统行业协会密切联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系统单位作用,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为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叶定达副会长在会上围绕机械工业运行情况与展望作了专题报告。(会员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