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电机荣获四项中国自动化产业年度大奖

2025-04-25 11:10    来源:横河电机中国

  横河电机闪耀2025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CAIAC2025)2025年4月16日,在2025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CAIAC)上,横河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与强劲的市场表现,一举斩获四项行业大奖,再次彰显其在自动化领域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本届年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汇聚了自动化领域的众多知名企业、技术专家及行业领导者。横河电机凭借创新技术、可靠产品和行业贡献,荣获以下重磅奖项:

  01、2024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企业

  横河电机集团创建于1915年,总部设在日本东京,是工业控制行业专业的跨国公司,在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6家公司。横河电机是同行业中较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自1965年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以来,已深耕中国市场60载。横河电机创立100多年以来,通过持续创新帮助客户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奖项表彰横河电机在推动中国工业自动化发展中的贡献。

  02、2024年度用户信赖产品——CENTUM VP系统

  CENTUM集散控制系统(DCS)以其卓越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对历史版本的兼容性著称,自推出以来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部署逾30,000套系统。该系统全面支持炼油、石油化工、特种化学品、纺织、钢铁、制药、食品、水处理、电力及天然气等广泛行业,为多种工业应用做出重要贡献。2025年正值横河电机CENTUM集散控制系统(DCS)问世50周年。自1975年首次发布以来,CENTUM系列已发展到第九代CENTUM VP系统。CENTUM VP系统提供了业界较高的、经过现场验证的系统可用性、企业级互操作性、广泛的先进解决方案组合以及第三方认证的深度防御网络安全,提高了生产力并改善了工厂运营。该奖项是对CENTUM VP在流程控制领域贡献的高度认可,也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03、2024年度最具价值解决方案——VoF(Value of Factory)解决方案

  VoF解决方案是横河电机以“数据驱动升级,数据创造价值”为理念,针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战略新兴行业推出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的数据采集和应用系统,并辅以数据可视和AI分析功能,帮助客户实现工厂能源可视化、生产环境零排放、安全生产零事故、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关键目标,满足离散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的核心需求。特别是在锂电池制造、半导体装备等横河电机重点布局领域,VoF解决方案已帮助众多头部企业显著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能耗,实现ESG绩效的全面提升。该奖项彰显了横河电机数字化解决方案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价值。

  04、2024年度最具竞争力创新产品——CQ3000高内涵分析系统

  CQ3000是横河电机的双转盘共聚焦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其配备了业内技术先进的微透镜双转盘共聚焦扫描单元,配备4线程固体激发光源,结合照明均一化调节器,使得视野的照明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图像质量。CQ3000配备高数值孔径空气物镜和水镜,支持同时2台高性能科研级sCOMS相机同时拍摄,可实现2D/3D、活细胞样本的高质量、快速批量拍照及连续记录。CQ3000搭配CellPathfinder(CPF)高内涵分析软件,可对图像数据进行目标的识别、分割、高内涵多参数的分析与统计,并以多种可视化方式展示分析与统计结果。此外,CPF软件具有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功能,拓展了个性化及复杂对象的分析,使分析功能更加强大、便利和准确。该奖项是对横河电机在生命科学及数据分析领域技术创新的激励。

  此次斩获四项行业大奖,不仅是对横河电机百年技术积淀和创新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肯定。2025年恰逢横河电机在华发展60周年,这一里程碑不仅见证了公司与中国工业自动化事业共同成长的历程,更彰显了横河电机深耕中国市场、服务本土客户的坚定承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横河电机将充分发挥其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度融入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本土创新,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构建智能制造新生态,为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贡献智慧力量。六十载风雨同舟,一甲子携手共进。横河电机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技术赋能产业,在“双碳”目标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大潮中再创辉煌!






(责编:hey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