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加速期

2025-04-18 14:07    来源:内蒙古国资委

  日前,内蒙古召开储能企业座谈会。会上,明确要求聚焦储能产业集群,狠抓龙头企业招引,狠抓延链、补链、强链,狠抓人才培养,狠抓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施好助企行动,进一步做大做强储能产业。

  这场座谈会释放出内蒙古进一步做大做强储能产业的积极信号,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储能技术是解决电力规模存储及调度的关键技术,对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风电、光伏发电上网规模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将面临较大的波动。储能技术能够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发挥平衡供需的作用,极大地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的可靠程度。

  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内蒙古提前布局新型储能产业。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内蒙古编制了储能产业链全景图和招商引资远景图,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锚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广泛宣传自治区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政策支持情况。目前,上海电气、纬景储能、卧龙等企业纷纷落子布局,一批强基础、补断点的重点装备制造项目启动实施,全区储能全产业链已经基本成型,储能系统生产能力可满足1950万千瓦时的装机需求。

  2024年,新型储能规模快速增长,内蒙古新增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708万千瓦,同比增长246%,累计建成装机达到1032万千瓦,成为全国首个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区。

  在扩大新型储能规模的同时,内蒙古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坚持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储能产业创新高地,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目前,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网主动支撑型百兆瓦级混合储能技术”项目已成功入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广域纯新能源电力系统并(离)网稳定运行的构网型储能一体化装备成功入选国家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鄂尔多斯实验室“百兆瓦时级长时高效高温流态化工业热储能示范装置工艺包”技术具备工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条件。

  新型储能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首次将新型储能纳入法律体系,明确其作为电力系统“关键调节资源”的法定地位。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新型储能正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责编:hey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协会 资讯